首页 理论教育 照片的介绍,摄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照片的介绍,摄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照片与世界的关系是通过灵韵来完成的。所谓灵韵,是指照片所具有的感染力,即照片的灵魂。照片不一定具有灵韵,没有灵韵的照片不能反映被拍摄物的本质,至多只能反映这个被拍摄物曾经以照片上的姿势存在过,而不能得出被拍摄物是这样的而非那样的结论。具有灵韵的照片对人会产生独特的影响力,而这往往是文字的力量难以达到的。

照片的介绍,摄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第三节 照片

摄影艺术的产生使形象艺术完成了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制作的过渡,也使图像不再是少数画家雕塑家的专利,而很快成为被普通大众所掌握和拥有的艺术形式。人们不再仅仅通过文字认识世界,而更愿意接受照片中世界的真实性,人们很快便熟悉了这个将世界显影并固定下来的玩意,并成为“照片”中的一分子和手持相机制造照片的人,尤其是伴随着简便傻瓜相机的出现,摄影不再是一门专门的职业,而日渐成为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摄影术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生产,为艺术与大众找到了恰当的结合点,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大众影像时代,摄影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语言

摄影,又称为照相,俗称拍照,英文photography,是由希腊文Phos与Graphy的结合字,Phos是光,Graphy是描绘,即利用光来描绘的意思。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窗外一瞥》完成于1862年,由法国摄影术和印刷制版发明者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在实验室中制作,他于1824~1826年间用化学方法把摄影暗箱中的影像加工成第一批永久性的纪录片,展示了照相机成像的可能性,因而被称为摄影的发明者。世界摄影史上真正辉煌的日子是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银版摄影技术”正式问世,并于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学会上宣布了他的傲世发明——“达盖尔照相术”,达盖尔的银版照相法在法国获得专利并获法国国会颁发的“帝国勋章”,国会很快便将这个发明公之于世。(12)

摄影术有着明显不同于印刷术的特点,它有更加完善真实的能力,而且成像快捷,操作简单并便于复制。相机,现在几乎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设备;照相,也成为生活中犹如吃饭和睡觉一样最普遍的活动;照片,成为所有人生活和记忆的一部分,也成为人们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宣泄情感的窗口,自此,照片充满了整个世界,而世界也被折叠成了一本本相册。那么,摄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摄影总是把我所需要的本质集中到我所看到的事物上面去;摄影是绝对的‘个别’,是极端的‘偶然’,是‘某一个’,简言之,摄影不疲倦地表现的是‘时机’,‘机缘’和‘实在的事物’”(13)。摄影就是在摄影师的手指按下快门的瞬间将被摄物的灵魂吸入并固定到影像中去,影像的魅力便是一种偶然的附着关系,是被摄物生命气韵的一种附着。没有了附着,照片就没有了生命,就无法反映所拍事物的本质,观看者也就无法在照片与被摄物之间建立完善的联系,照片最终引起的类似感动的东西便会消失。“照片似乎总是携带着自己的拍摄对象,两者遭遇一样,都陷入了固定不动之中……照片属于那类成层的物品,你无法把两层东西分开而不使物品损坏”。(14)总之,摄影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偶然性、个别性、瞬间性的附着,是曾经存在的明证,是消失世界试图复活的努力,是建构在凝视基础之上的过去与现在的关系。

照片与世界的关系是通过灵韵来完成的。所谓灵韵,是指照片所具有的感染力,即照片的灵魂。照片不一定具有灵韵,没有灵韵的照片不能反映被拍摄物的本质,至多只能反映这个被拍摄物曾经以照片上的姿势存在过,而不能得出被拍摄物是这样的而非那样的结论。影像世界充满着很多没有灵韵的照片,这些照片也仅仅是一张纸的存在,不会对世界和人产生任何影响;影像世界也存在着许多充满灵韵的照片,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集体记忆中的纪念碑,也成为社会图景中永不消失的瞬间,甚至影响或者扭转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具有灵韵的照片对人会产生独特的影响力,而这往往是文字的力量难以达到的。罗伯特·卡帕,这个匈牙利出生的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以他享誉全球的《诺曼底登陆》和《士兵之死》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战争的真实状况,他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战争中最惊惧的表情和死亡的瞬间,是摄影让这个具有表情的战争本质显现出来,成为世界的历史和永不忘怀的记忆。1969年越战爆发,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卫·伯内特便奔赴越南战场,回报给世界那张著名的《受难的越南难民逃离家园》(1972年),伯内特将相机对准了被燃烧弹吓坏和烧伤的孩子们,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孩儿哭泣着从镜头前奔过,照片很快被《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发表,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是那些照片促使越战提前结束。

摄影师是掘矿人,挖掘生活中所有具有意义的事件,照相机则是挖掘的武器,极力射中任何不容错过的瞬间,那些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的照片则成为个人、社会和历史的注脚,永远存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照片不仅揭示真实,而且展露欲望;不仅追击伤痛,而且表达欢乐;不论是公众生活还是私人空间,在今天的相机面前,都已经成为被公开的照片,可以说,人类生存的各种状态和情感在镜头面前都已无法逃遁,并固定在影像中成为生活的凝缩版。摄影师是照片的创造者,如同今天的影视导演是影视作品的创造者一样,是对照片负责的人,同样也应该是对照片中的历史负责的人,这便是照片对人的意义和价值,过去的东西可能已经逝去久远,而附着在照片中的过去依然存在,依然具有灵韵,依然对世界发挥着影响。看一下影响世界的久负盛名的一些照片:凯文·卡特的《饥饿的苏丹》(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饥饿的苏丹》,凯文·卡特,1944年

这样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卡特虽以一个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但他却目视女孩死去,因此,在获颁一生最高荣誉的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

《美国模范监狱》,亨利·卡雷尔·布列松,1975年(www.xing528.com)

那些伸出铁栏的消瘦的腿脚和手臂有力地诉说着所谓“模范监狱”的真实,布列松如此锐利地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发现了隐藏的问题和矛盾,并能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同时认识出现象和本质,又能快速地把有含义的形式严密地组合起来,这是一种使自己的头脑、眼睛、心灵同时集中在同一个轴心上的活动”。(布列松语)

再看伊朗摄影师阿巴斯的《被革命卫队处决的伊朗王室的将军们》。

《被革命卫队处决的伊朗王室的将军们》,阿巴斯,1979年

照片上几个躺在装尸柜中的将军们的尸体,成为画面最残酷的中心,被照片固定下来的这个残酷场面的意义改变了很多人对于所谓革命的看法……让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有关海啸灾难的照片频闪于网络和各大报刊媒体,每个照片都显现着一种表情,每个表情都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它们都以“视觉的延伸”,以“决定性瞬间”的姿态直视生活,逼近心灵,以小小静态的固定影像参与了历史甚至改写了历史。照片本身的重量是微不足道的,但照片的意义却是惊人的!照片的灵韵不在于照片的形式,而存在于那个震撼人心并对世界产生意义的“表情”。

原始图腾时期的图像以其负载的神明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史前人类精神的凝缩,它模拟生活但决非生活本身,它是物质现实和精神想象的合体,它经由人的手工操作完成,跟现实生活是一种指射性关系。摄影术的出现将图像从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将它变成一种机械制造性产品,现实与图像的关系也由绘画时期的“现实—人—图像”变成了摄影时代的“现实—照相机—影像”的关系,直接制造图像的不再是人,而是照相机。人们更愿意相信机械面对光影时的客观态度,认为照相机比人更加诚实,因此,凭借照相机、利用光化学原理完成的照片似乎从一开始便割断了影像的人为性差异而拥有了无限接近存在的真实性特征。照片是真实的存在、是历史的见证、是消逝的复活等描述无不在强调照片的真实性,真实性也确实是照片最显在的特征,但照片也显然并不等于真实本身,照片可以真实,也可以撒谎,真实性至多只能表达“这个存在过”这一事实,并不等于就是真实本身,因为真实并不仅仅是“这个存在过”的外在现象,而是本质上的存在,况且,摄影机提供的还仅仅是某个角度的“真实”而已。

照相机的参与使照片成为人们心目中较少受人为干预的“真实所在”,随着摄影的普及以及随处可见的照片,人们对照片的需求逐渐变成对“真实性”的需求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信息需求。然而,事实上,摄影提供的照片只是从现实世界抽离出来的一个片断,它更多的是一种呈现,而对它是否真实的价值判断还有赖于对照片本质特征的更深入了解。摄影可以展露真实,也可以掩盖真相,因为“在一个由照片统治的世界中,所有的界线都是任意指定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和其他事物分离开来……照片映照出由互不相连、独立的微粒组成的世界,而历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则成为一个各种插曲和社会新闻的陈述。现实变得渺小和‘易于操纵’,同时也变得晦涩难懂……严格地讲,人们永远无法理解照片的内涵,人们仅仅被诱使着对照片进行幻想和猜测”(15)。照相机这个机械本身确实具有客观性,但是照相机背后仍旧有一双操控的手,它按动快门的动作包含着人所构成的一切社会因素、商业因素和艺术因素的复杂运作,只是这种复杂运作已经被按动快门的程序化操作所掩盖,因此,照片不等于真实本身,它只可能是某种角度上的真实。世界的本质是连续的,并不是照片所呈现的孤立断面,摄影者和照片控制者总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和瞬间,其他没有被拍摄或被删除的世界的断面,我们无法从照片上得知。从另一角度而言,摄影术并非完全采取一种纯客观方式对世界进行记录,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则从一开始就向摄影的客观真实性提出了挑战。超现实主义摄影否认世界的逻辑性,他们更喜欢用荒诞主义来重塑一个臆想中的世界,而这个臆想的世界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他们以此来拒绝现实的概念。超现实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曼雷(Man Ray)最初利用多次曝光等技术,使照片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我看到让我感兴趣的容貌时,我会把它捕捉下来……我之所以使用相机,因为这更直接,而不用像画家和其他艺术那样麻烦,另一方面,我的梦想以及我脑中产生的其他联想,我不可能把它拍摄下来,通过这种方法(蒙太奇手法),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把我们的梦想拍下来,其目的就是想把各种思想表达出来,而摄影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它给世界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曼雷及其他一批优秀的摄影艺术家通过蒙太奇手法,摒弃了照片的外在真实性,给人们展示了一系列变形、夸张甚至怪异的影像,并借此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如果说超现实主义摄影并没有改变世界生活的话,它至少改变了摄影艺术的风格和摄影的本质,摄影艺术不仅仅能记录真实的瞬间,它同样可以改变瞬间的真实,因为影像最终属于人类的精神。

摄影是一种语言,照片是一种符号,摄影可以记录真实,但不一定必然与真实对应。照片代表着“这个存在过”的事实,而这个“存在”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则更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照片是静止不动的,它终归与现实运动的世界还隔着一层,而“正常的,就像生活一样”(罗兰·巴特语)的影像则让我们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靠得更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