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实性电视剧从纪事到纪人的分析介绍

纪实性电视剧从纪事到纪人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长期以来对所谓现实主义主题先行的误读是分不开的。纪实性电视剧的长处在于对道具、环境、服装等细节方面的真实感。事实上,这一问题决非电视剧独有。可喜的是,近年来一批创作者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各自的作品中加以改善,使纪实性电视剧中真正出现了一些感人又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

纪实性电视剧从纪事到纪人的分析介绍

第二节 从纪事到纪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就在纪实性美学的探索在电影界此起彼伏之际,便有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自20年代便萌生的纪实性电影理论,几乎是先天性地存在着不完善或者说是不容易避免的弱点,这就是它忽视了电影是‘人学’的艺术之一。”[10]而说到“人学”,我们很自然地便想到了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创造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由是,如何把追求“纪实”与“人学”二者结合在一起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一点对纪实性电视剧来说同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电视本身所具有的新闻媒体属性不能不对电视剧理论产生影响。因此,长期以来理论界不自觉中形成了纪实性电视剧=新闻+戏剧的观念,如“纪实性电视剧,虽然被称为‘电视剧’,但它依然有相当的新闻性”[11];“纪实性电视剧是一种介乎新闻纪实与常规电视剧之间的艺术样式”。[12]当时甚至还有一些人天真地认为,许多观众看了某事的新闻之后,觉得还不过瘾,还想了解更多情况,于是选择了观看由这些新闻改编的纪实性电视剧。“纪实性电视剧是适应这么一种需要产生的:生活中有一些著名的人物和重大事件,人们很想具体了解它,又嫌新闻报道太简单,希望在了解的同时又得到审美的享受。”[13]如此一来,许多电视剧为了追求纪实性,往往把重点放在了对事件进程与发生背景的交代和记录上,极力地想在时间、场景、过程等元素上实现如新闻般的真实,而人物却相对地被弱化了。最为典型的当数四川台制作的,完全以长漂、南极科考和火箭发射这些重大新闻事件为核心构建的所谓“三长剧”了。关于这一点,连《长城向南延伸》的导演唐毓椿自己也承认,“这一部剧有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在人物刻画上着力不够,或者说不够完备,不够生活,对典型的理解过于迁就主管门的理想,颂扬的意图反而损害了纪实片的最大优势——真实。”[14]

到了《九·一八大案纪实》那里,真实似乎已不成为问题了,也没有了明显的颂扬和拔高,但纵观全剧,“除了跌宕起伏的案子和对烦琐冗长的破案过程的叙述之外,我们并没有更多地感受到形式和人物身上透出的意味和情感,还无法满足观众对情感审美的需求,而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达不到一种有‘意味’的境界,就不能称之为上品。”[15]桑塔耶那曾指出,“知识判断是一种事实的判断,而审美判断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事实的判断须靠观察和观念,价值判断则依靠欣赏和感情。这二者的区别与艺术和科学的区别是一样的,科学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故只要求真实;艺术则满足人们娱乐的要求,所以不仅仅只要求真实。艺术的真实性虽是引起愉快的因素之一,但不能满足审美的一切要求。若把如实再现作为艺术的惟一准则,那是以事实代替价值的表现。”[16]就电视剧创作而言,创作者同样不能仅满足事实的呈现,而应有自己的审美判断。否则便把艺术作品降格为了新闻资料。当然,艺术表现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人为本,以人的形象感染人,则是现实主义的最主要的创作手段。这里需着重指出的是导演张绍林。他的艺术实践为这一原则作了最好的注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故事为人物服务,动作为人物服务,一切为人物服务,这是不能变的。相反如果人物完全为故事服务,那就只是浅层次的。”[17]

说到现实主义和典型人物的关系,我们无法回避历史上所走过的一段弯路。过去理解现实主义,常常陷于片面和失实。具体表现为违反艺术规律,不从现实本身出发,而是从既定的理论观念,即对象的“本质”出发进行创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现实主义作品推出的一些典型人物更多地成了概念化的符号,尚算不上具有审美品格的艺术形象。往往是“英雄人物,必定是完美无缺,功德圆满……谈到阶级敌人,必定是反动透顶,十恶不赦。”[18]由于纪实性电视剧中不少是以生活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改编的,因此很容易在不同程度上重犯这样的失误。上面谈到的《长城向南延伸》导演检讨自己塑造人物失败的例子也决非个别和偶然。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长期以来对所谓现实主义主题先行的误读是分不开的。它对艺术创作的最不利之处在于一切服从某种主题要求。比如,要表现一心为公,死而后已的主题,主人公必然要带病上岗,还一定要隐瞒病情等等。尽管这一切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但观众仍有理由要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答,人物行为失去了真正依据,有时让人感觉无法理喻,真实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那么,这种依据在哪里呢?我以为这种依据就在人物心理,因为一切行为都是某种心理变化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心理真实似应超越表象的真实,成为我们努力表现的重点。巴赞一直都被认为是电影纪实美学的理论之父,是影像本体论和电影现象学的大力鼓吹者。但鲜为人知的是后期的巴赞却来了个思想大逆转,转而投入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怀抱,开始信奉“内心生活是最真实的存在,外部生活只是内心生活的‘投影’,外部生活的真实性要以内心生活的真实性为基础。”[19]这种转变应该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纪实性电视剧的长处在于对道具、环境服装等细节方面的真实感。但创作者常常忘记了真正决定一部影片真实感的是内容,是对人物心理世界的真实展现。如果人物性格是概念化的,心理空间是苍白的,你纵使让他们生活在真实的环境里,对每一件道具都作真实的考证,剧作结构也打破冲突律,镜头也不再作意念的分切而采取长镜头……虚假的毛病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这一问题决非电视剧独有。回顾中国电影史,即使是像《沙鸥》这样的纪实性电影美学代表作,也不能完全幸免。以沈大威这个角色为例,他依然还是那种“积极向上、无私无畏的好青年”的化身。从功用上看,他只是导演用来安排激励和教育沙鸥的道具,“没关系,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战斗。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目标最终是否达到,而在为达到目标的奋斗之中。”这样说教式的台词使他的性格描写失去了观众的信任和喜爱。正如张艺谋在评价自己的《秋菊打官司》时所说的,搞形式造型感很强的片子其实很容易,而要拍纪实性很强的戏剧却非常难。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批创作者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各自的作品中加以改善,使纪实性电视剧中真正出现了一些感人又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比如,剧作家周锴曾经谈过这样一段经历:最初,他根据一个15岁女孩子与癌症作斗争的真实材料,写成了剧本《萤火虫》。可是人们读后,却感到不可信。原因就是作者忽略、筛除了人物活生生的思想斗争和丰富情感变化,就是说,没有捕捉到事物的本质,结果写出来的艺术形象,是一个‘超人’,使人感到不可思议。后来,作者有意地揭示了女孩子内心那种巨大的痛苦和矛盾,使剧本成功地提供了通向艺术真实的基础。”[20]

张绍林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定位为“平民英雄”。我以为,这种定位是符合纪实性电视剧美学规律的。因其是英雄,所以有了表现的价值;又因其是平民,英雄才显得可信。《好人燕居谦》就成功地体现了这种创作理念。在笔者向张绍林问及该剧的成功之道时,他着重谈了对燕居谦得知自己患了胃癌之后回到家中这场戏的设计。在这场戏中,导演非常细腻地呈现了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表现:燕居谦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门口;费力地停好自行车;刚跨进门便无力地倚靠在门板上;女儿两次问“爸,你怎么了?”他都愣愣的好像没听到……所有这些动作,都真实地呈现了燕居谦作为一个常人面对死亡时天然的惶惑与恐惧。“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铺开人物如何坚持与病魔作斗争的‘壮举’才让人觉得真实可信。”[21]

【注释】

[1]符葵阳:《纪实性电视剧之我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2]王维超:《关于纪实性电视剧的思考提纲》,《纪实性电视剧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3]符葵阳:《纪实性电视剧之我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4]蔡桢:《也论尧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5]刘宏球:《论电影影像的幻觉性与陌生化》,《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6]陈育新:《黑槐树:与陈胜利对话》,《中国电视》,1994年第3期。(www.xing528.com)

[7]滕守尧:《审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8]罗慧生:《现代电影美学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页。

[9]陈玉通:《也论纪实性电影美学》,《电影文学》,1985年第12期。

[10]陈玉通:《也论纪实性电影美学》,《电影文学》,1985年第12期。

[11]李稚:《纪实电视剧的美学认识》,《中国电视》,1994年第1期。

[12]符葵阳:《纪实性电视剧之我见》,《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13]李稚:《纪实电视剧的美学认识》,《中国电视》,1994年第1期。

[14]《纪实性电视剧初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15]刘婷:《影视剧纪实美学探微》,《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81页。

[16]转引自袁义江、赵廉:《论桑塔耶那的自然主义美学》,《社科纵横》,1995年第3期。

[17]资料来源:笔者对张绍林的采访。

[18]汤学智:《新写实:现实主义的新天地》。

[19]罗慧生:《“总体现实主义”剖析——关于巴赞的电影美学思想“总体现实主义”剖析》,《文艺研究》,1984年第1期。

[20]姚莉:《论电视剧艺术的假定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6期。

[21]资料来源:笔者对张绍林的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