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度的思辨性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之处在于它具有高度的思辨性。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的深度报道在诞生之初就负载了过多的思想性追求。作者总是以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价值判断统摄自己的作品,力图寻找本质的瞬间。这一点很自觉地被《新闻启示录》的创作者所领悟并使之贯彻到自己的作品中。该剧导演对此并不讳言,并旗帜鲜明地指出“《新》剧不强调减少对话,按传统的观念动作,而恰恰想通过大量尖锐的答辩,大段哲理的对白和叙述及描写性旁白造成政论的色彩”。[16]
开篇第一场戏,记者叶忠到火车站接站就显示了这一特点。叶忠一边接新来的实习生闵婕出站,一边发表着关于改革的评论,从凤阳改革的意义谈到中国开放政策与现代化的关系,再到改革的参照系等等。难怪闵婕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真像个思想家。”这场戏也给全戏定下了一种政论的基调。纵观全剧,类似这样的段落可以说比比皆是。
这种评述除了出现在剧中人物的对白、旁白之中外,创作者还利用了其他一些方式加以表现。片头在一段新闻片段之后,用黑底白色字幕,以打字的效果显示出:
未来学家指出:21世纪国际舞台的大趋势,是对于教育的激烈争夺。人才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是普遍的基本策略,教育将为强者服务,决定一代文明的兴衰。中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作了清醒的预测,他们早在五千年以前,便在古典教育的实习王国,艰难地奏起了改革的号角……
《新闻启示录》这种强化思辨手法的运用还为后来的作品树立了典范,可见这种纪实与新闻政论的进一步融合决非个别现象。其中与之最为接近的是1987年由蔡晓晴导演的《大角逐序曲》(第八届“飞天奖”短篇三等奖)。该剧以清华大学生到东风汽车厂作社会调查为线索,表现大学生如何为国产汽车事业作贡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主题。为表明汽车业与国外的差距,创作者一开始巧妙地设计了一段两人广场数车的戏。当年青人告诉那位长者数了一共有651辆车,其中国产车仅6辆时,长者一脸严峻地说:“要记住这个不可容忍的数字。”紧接着,一行字幕出现在屏幕上:(www.xing528.com)
赤裸裸的现实和沉重的忧虑萦绕着我们,我们把这段经历告诉朋友们,因为它引起我们的思考……
还有一场戏是学生们参观完车间之后,要求让东汽工程师亲自驾车带他们兜风。这里用了大段的旁白来表达学生们的所思所想:
对着这些数据,我感到一股巨大的冲击波,撞击着我的心,一行灼热的音符闯进我灼热的心田,我想唱,我想喊,沸腾的情绪把我推进勇敢的激流。
汽车并不是奢侈品,而是现代生活需要的工具。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六十多年前就预测,汽车必将与现代生活结下不解之缘。美国已经成为当今装在四个轮子上的国家。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决不能永远落在落后的深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