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的美剧迷们所迷恋的对象——美剧承载的美国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剧通过互联网在中国内地的“隐秘流行”,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过程。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依靠自己的代码和编码、解码方式,而且同时也了解并参与对方的代码和编码、解码方式,它是一种互动的传受活动。[39]同时,由于信息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传播,因此它也强调在信息编码、解码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因素。而价值观念系统或价值体系,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部分将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着重探讨美剧迷们在接受美剧时,即当他们生长、浸染其中的本土文化与外来的美国文化相接触和碰撞时,他们对于美剧中所蕴含、传递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呈现出了怎样的认同状况,以及收看美剧对美剧迷们的价值观念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
(一)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观
文化认同是个人或群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以同一情感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建构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辨识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环节。就个人层面而言,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引导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民族文化,从而保存和维持广大民族文化并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民族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辨识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40]由于“文化”这一概念外延广阔、内涵丰富,因此,文化认同包含很多内容,如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41]本部分主要探讨美剧迷对于其中最为核心、重要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总体呈现,处于国家认同的最深层,是民族认同的精神核心[42];它是针对文化方面的价值认同,指可用来分辨个人言行的标准与思想观念,也是人类内心不成文的法律。[43]美国主流的文化价值观源自三个传统:一是新教传统,即自我改善、劳动致富、 自我约束和职业道德;二是古典自由主义,即个人主义、个人自由、机会均等、政府民治;三是边远地区传统,即自力更生、创新精神、乐观进取。不同的学者对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看法与归纳,但究其基本内涵而言,包含了强调个人、 自由精神、功利主义、天命论、种族优越论及人权观等重要方面。[44]尽管有诸多的面向,但个人主义又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学者萨姆瓦曾指出:广义地说,个人主义的概念是描写这样一种学说,认为个人利益是,或者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行动和利益。美国人认为,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只有具备了这些,也才不负作为一个人而受到关注和尊重。在他看来,个人主义价值观主要包括自主动机、 自主抉择、 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的具体内容。[45]
每一个国家的影视作品都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本国文化价值观的烙印,并且发挥着对内凝聚共识、传承文化,对外传播本国文化、树立本国形象的重要作用。美剧作为高度发达的文化工业下的成熟内容产品、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典型代表之一,更是以其高超娴熟的手法,将美国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融入影像故事之中,以娱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其观众输出美国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与价值理念。
利贝斯和凯茨在《〈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一书中就曾指出:美国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某些主题与规则具有普遍性或者说原始性,使得节目具有心理上的可接近性,所讲述的许多故事具有价值方面的多元性或者开放性的潜能,是其中两大重要原因。而在一篇被广泛转发的、名为“美剧为什么这么牛?因为美剧就是美国”的帖子中,作者高度评价美剧为:“作为最广阔世界的描述者,美剧在人物、技巧、美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都在做最大的探索。”
(二)美剧迷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多元认同
美剧迷这一类主要由都市中青年构成,且掌握了较多媒介资源和文化资本的新型受众,他们对于美国式的生活、文化颇感兴趣,而美剧正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美国社会的窗口。如某位粉丝所说的那样:“美剧提供的文化背景包含了生活的每个方面:政治、历史和人们的生活,这些让美剧很独特。当我第一次看《老友记》时,我发现其中有很多美国历史知识,而且显示了美国的快速发展。这比课本或其他方式有趣多了。”问卷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看美剧对自己了解美国有所帮助,且在了解美国的历史、政治与科技方面的帮助最大。而进一步深入到美剧中所蕴含、传递的文化价值观,美剧迷们的讨论则主要围绕个人主义价值观、婚恋观和国族形象这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分析深访资料和美剧论坛/贴吧的帖子,我们发现,美剧迷的认同状况呈现出了复杂的多重性,兼具认同、协商与抵抗等多种情况。
1.美剧迷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中最为基本、重要的价值观,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群体取向为基础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截然不同。后者注重维护群体利益,保障群体团结,实现群体目标。具体表现为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在群体取向的影响下,提倡凡事以社会、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应该融入集体利益,必要时可以忽略或牺牲个人利益。群体取向进一步延伸就变成他人取向,具体表现为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重“面子”。[46]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美剧迷,对于美剧中所传达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出了高度的认同。豆瓣网的“美剧fans”小组曾经围绕“大家看美剧时,觉得给自己观念冲击最大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粉丝们的跟帖中, 自由平等、个性自由、尊重他人等观念被提到的次数最多,也得到了粉丝们的普遍认同。
“我觉得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它是)言论等各方面的自由,追逐自己的生活的自由。”
“我觉得他们个性很独立,不是远离人群的那种‘独’,而是真正的心灵上的。”
有粉丝通过对比中美的价值观,认为:
“国人重视的是工作好不好,嫁得好不好,一个月挣多少,开不开心完全不重要”;(美剧中的)三观与国人完全不同,美国人追求自己开心最重要,而国人在乎的是别人眼里的自己怎样,面子最重要。”
这两条跟帖尽管没有使用直白的词语直接表达态度,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相比“开不开心完全不重要”和“面子最重要”的国人,作者更赞许和认同的是美剧中所体现出的重视自我、追求个性自由的价值观。
平等和互相之间的尊重,一方面体现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之中,比如,有粉丝谈到:
“美剧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尊重,对自己、对他人,时时处处。这种尊重不是表面的礼节礼貌,而是对人、对人性的爱和善意。”
“朋友之间互相扶持,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是劝解,而不是强硬灌输。不合即分开,分手亦是朋友,价值观非常豁达。”
“在美剧中,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对你有意见就直说,也可以互相开玩笑。”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家庭关系之中,而这更令美剧迷们羡慕不已。
“应该是在一个家庭中、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让我非常羡慕。不会说这是长辈就要一直毕恭毕敬、生分得不得了。”
“家庭之间的那种平等、和睦,父母真的跟孩子就像朋友一样,真好。”
“我觉得是家庭观,觉得他们辈分的概念很模糊。不会有那种‘我是谁谁谁,你居然这样说话’的句子,感觉每个家庭成员都被当成人一样尊重,很好。”
“懂得推己及人,尊重他人的独立和自由,体现在各种方面,亲人之间互相理解、尊重,长辈不会干涉和打压晚辈。”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47]而美国文化提倡平等,不太重视社会等级。美国人的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在日常的社交中较少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的差别也不例外。[48]美剧迷们以都市中的青年人居多,处于传统等级关系的下方,所以他们对平等、尊重等问题格外在意。从自身位置出发,他们更加欣赏、认同美国文化中的平等观念,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地位的等级差异颇为抵触,将其视为“生分”“干涉”“打压”。
除此之外,美剧迷们对于美剧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讲求竞争、 自我实现,以及与之相关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等,也有较高的认同。有粉丝就感慨道:
“看《实习医生格蕾》时,觉得他们每个人都那么热爱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工作,从年轻的到岁数大了的,都在全力以赴,查资料,创新技术;可是反观自己,总是想着远大理想,却不付诸努力,光等着天上掉馅饼,还把不能改变的现状叫作稳定。”
美国职业剧中所展现的人物对生活、对工作的热爱与投入,引发了不少粉丝的共鸣与感佩。在另一篇名为“职场女性究竟什么样?中美电视剧原来差这么多”的长帖中,作者将同属于职业剧的《傲骨贤妻》与《翻译官》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国产剧《翻译官》选择了翻译官这一精英化且对观众来说颇有神秘感的职业,题材讨巧,由当红偶像明星杨幂、黄轩担纲主演,在国内一线卫视播出,且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应该说是近年来的一部热门剧集。但该帖子的作者却认为,尽管同为以女性为主角的职业剧,但《翻译官》与《傲骨贤妻》差距甚大,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人物形象及其所传达的价值观之间的差距。作者表示很难认同《翻译官》中的女主角乔菲,而盛赞《傲骨贤妻》是他迄今为止看过的最棒的职业女性片:
“我很敬佩(《傲骨贤妻》)剧中人物的职业精神。我理解的职业精神就是专业、独立,工作就是工作,私人就是私人。……如果要说乔菲和Alicia (《傲骨贤妻》女主角)的区别在哪里,我觉得最大的是专业素养。如果没有那么多阴差阳错,没有霸道总裁横空出世,(《翻译官》)这部剧恐怕难以进行下去。每当遇到重大挫折和转折点时,乔菲或许有运气和霸道总裁的帮助,而Alicia此时往往最是众叛亲离,只能默默自己解决一团乱麻的关系。这个时候往往是最体现一个人专业素养的时候,也是最催人成长的时候。难怪Alicia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逐渐变得铁石心肠,甚至众叛亲离;而有外界庇护的乔菲才能守护住自己天真、善良、单纯的心。乔菲的成长更多的是如学生般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自然而然地变懂事的;Alicia是被迫在一次次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迅速心理成熟的。所以每次看到乔菲,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想去保护这朵娇嫩的花朵;而Alicia,则给人一种气场强大、独立自主、坚韧、不可侵犯的现代女性形象。……现实中万事离不开一个‘利’,这正是我们越来越觉得‘玛丽苏’‘白莲花’假的地方。真的职场,除非你的职业素养够高,能为公司带来利益,否则你再‘玛丽苏’‘玻璃心’,也只能被淘汰。”
国产剧《翻译官》中的乔菲还是属于柔弱的、受保护的传统女性,编剧也并没有重点凸显她所具有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趣的是,《傲骨贤妻》( The Good Wife)如果直译过来应该是“好妻子”,但剧中的女主角Alicia却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妻子。该剧主要表现的是职场而非家庭,从Alicia身上,观众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从逆境中奋起,历经激烈竞争、严峻考验而最终成长为独立、强大的现代职业女性。尽管有不少该剧的粉丝批评,上述帖子的作者也有提到:后期的Alicia似乎变得铁石心肠、冷酷无情,但即使是这样,也并不减粉丝们对这个角色的推崇和喜爱。因为在真实的职场上,专业素养是硬通货,通过拼搏进取、坚韧不拔来实现自我价值,远远比“玛丽苏”“白莲花”来得更加真实、更值得尊敬。
2.美剧迷对婚恋观的认同状况
作为美剧的粉丝,也不代表他们会对剧中的所有价值观念不加思考、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认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剧中所表现的自由开放的性观念,常常引发美剧迷的热议。由于它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差异巨大,很多美剧迷都表示很难想象和接受,更不会去效仿。同时,还有不少粉丝对美剧中的性观念和婚恋观进行了区别和分析:
“对于性方面的开放,并不代表他们对于感情不尊重, 中国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这种文化。”
“身体先于心灵, 因为本能和欲望本来就先于情感需求,一个来得快、去得快,一个绵长持久。所以他们对性非常自由,喜欢、crush,就会勇敢追求欢愉,不会压抑人性, 自欺欺人、扭曲闷骚。而一旦深爱、建立relationship,又无比严肃认真忠诚,不会‘家里红旗不,外面彩旗飘飘’。”
“我个人是比较反对把一类人用一句话概括掉的。美国人的婚姻观其实大部分还是很传统的,希望找个人安定下来。只是在性方面更开放一些,但也主要局限于结婚前或离婚后单身的约会阶段。”
从这些帖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粉丝们虽然不认同美剧中过于开放自由的性观念,但通过区别、比较,他们也寻找到了其中能够认同的地方,即美剧的婚恋观仍然是非常“严肃”和“保守”的。美剧迷的这些反应,正如主动受众的理论视角所暗示的那样:处于社群和历史中的受众,如若不是颠覆文化产品所承载的意义,那就是积极地去调和它。
3.美剧迷对国族形象的认同状况
在面对美剧中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时,美剧迷们对于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出了很高的认同度,并常常通过中美之间的对比,发现我们自身还存在诸多不足,而美国文化中有很多观念更适应现代社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然而,当涉及国家、民族的形象问题时,之前的谦虚、 自省和对于美国文化的推崇便迅速消退,(他们)自觉形成了一个异常团结的群体,并积极建构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49]
虽然中国观众并非美剧的目标观众,但美剧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中国元素。其形式又可以分为具象的和抽象的两大类。具象的中国元素,主要包括中国菜、中国人、中国服装、中文对白,等等。抽象的中国元素则是指暗含在故事情节、人物对白之下所涉及的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形象的呈现,包括对中国经济、政治、科技乃至国际地位的看法与评价。事实上,美剧中的中国元素,无论是出现频率还是时长都极为有限,但美剧迷们对这些内容却非常敏感,往往还会引发他们热烈的讨论。比如,百度的“美剧吧”中就专门有粉丝发帖号召大家“盘点美剧里面的中国元素”。再如,《生活大爆炸》在中国异常火爆,除了搞笑的剧情以及演员别具一格的表演外,中国元素在剧中的广泛运用也成为了吸引中国观众的一大亮点。“生活大爆炸吧”中就有:“【求参与】一起来找《生活大爆炸》里的中国元素”“有没有发现《生活大爆炸》里经常谈到中国?”等帖子,往往也都得到了粉丝们的积极响应。
不管是深访还是论坛/贴吧中的发言都反映出,虽然有不少中国内地美剧迷对国内目前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持有负面的看法,但是作为深受民族主义、国族观念影响的中国人,他们总是在美剧所呈现的文化景观中努力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建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在“有没有发现《生活大爆炸》里经常谈到中国?”的帖子下面,就有不少粉丝表示:
“中国的国际认知度提高了,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
“他们需要我们,重视我们。”
“突然感到很欣慰啊!”
“我是一看到有中国的部分就特别激动。”
“每当看到说中国的时候,我都有注意感情色彩,发现他们并无贬义。”
“貌似《生活大爆炸》每集都有中国菜,值得骄傲的还是我们中国的美食啊,遍布全球啊!”
而实际上,这些中国元素的加入,很可能只是为剧情增添一些色彩,或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或是出于商业化的目的。无论编码者的目的何在,作为解码者的中国美剧迷却在其中建构了自己的民族想象,并且由一种自豪感加深了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从而开始对本国的诸多领域进行重新审视和认同。[50]
相反,当与中国相关的角色形象和评价趋于负面时,便会被视为一种文化压迫,遭到粉丝们的反对与抵抗:
“好多美剧‘黑’ 中国啊,很讨厌这一点。”
“为什么美剧总是‘黑’ 中国、朝鲜跟俄罗斯啊?!”
“不太喜欢剧中有时会有歧视中国的话,拿中国人开涮。”
其中最激烈、影响最大的一次抵抗活动是在2008年底,美剧《波士顿法律》在最后一季的第12集和第13集中,通过其中一个主人公雪莉的台词说出了很多有损中国形象的言论,充斥着对中国人权等问题的恶意攻击,导致中国的美剧字幕组集体拒绝翻译。在此种情况下,美剧迷的国族意识被唤醒,他们对外来的扭曲与黑化进行抵抗和反击,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形象与尊严。
当前,在遇到美剧中出现“黑”中国的情况时,美剧迷们除了表示不满和抵抗之外,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比如他们认为:
“美剧连自己国家都‘黑’,其他国家更是‘黑’得不遗余地啦,不过也都是调侃而已。”
“美国人‘黑’美国也是无下限的啊, 白宫都被炸多少次了?除了总统,各种参议员都被‘黑’到不行了。”
“其实我们不必这么敏感,理解为调侃很好。老美自己还调侃自己的总统呢,不能说他们都不满自己的政府吧。”
“这就是美剧惯用的套路,另外反映了将中国作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回头一想,也对。中国现在牛了,成为老美的眼中钉, 当然时刻贬低你。最起码,俄罗斯和中国在美国眼里是个对手,别人还没资格呢。”
“‘黑’得很犀利,美剧吐槽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挺犀利的……其实感觉看美剧就是用另一双眼睛、另一个视角来反观我自身,只听一种声音会变狭隘、变愚钝的。”
可以说,上述帖子基本上代表了当前美剧迷的三种典型态度。而无论是将其归结为美剧的惯用套路,还是认为这反映出了中国日渐强大的国际地位,或是建议以更加开放、宽容的心态来看待批评,都反映出经由中、美的比较,美剧迷们一方面不认同美剧对中国形象的负面描述,另一方面则强化了自身对本民族国家发展壮大的自豪和骄傲,积极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三)美剧对于中国内地美剧迷的影响
美剧的目标受众是美国人,而非中国人,美剧的制作公司和电视网几乎很少考虑中国观众的看法。美剧里的情节和故事,似乎也与普通中国观众的日常生活有着相当的距离。故而有学者认为:很难期望中国受众的观念、态度能够在看美剧的过程中有非常大的转变,但是,他们对外国和国际关系的态度却有可能改变。早期的研究发现,和那些不看美国电视节目的学生相比,收看美国电视节目的学生很明显对待美国文化的态度不同。但是,看美国电视节目并没有明显改变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针对美剧观众的问卷调查也显示,60%的美剧观众对美国以及美国文化的印象较好。[51](www.xing528.com)
无论是美剧迷在论坛/贴吧中的白我表述,还是针对其进行的深访、问卷调查,都反映出美剧对于粉丝的影响仍主要集中于日常生活领域的个性方面,进一步强化而非彻底颠覆了他们既有的观念。通过收看美剧,粉丝或是受到鼓舞,或是有所启示,在单纯的娱乐之外还有更多的收获。就像剧迷在深访中所说的那样:
“看了一段时间美剧,我发现角色的性格也开始影响我了。很难描述,不过我觉得从他们身上发现另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擅长使生活简单化,我觉得这是我需要从美国文化中学习的。”
“多年的美剧积累让我学会对人、对事持坦诚的态度……无论是好的、坏的,尴尬的、骄傲的,甚至令人惊愕的,没有什么是无法启齿的……摘下面具,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坦诚相待。”
有粉丝在《傲骨贤妻》的剧评中这样写道:
“在我郁闷写不出稿子的时候看;在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在一切的进度都不顺畅,好像周围所有的人都不给力,项目完全无法按照预计schedule推进的时候看;在我觉得很多的诽谤、非议就是熬不过去的时候看。每一次,它都会让我坚定,让我振奋,让我接着走,再难都往前走……这部剧在我成长中最重要的五年,用一种极其坚硬的方式塑造了我重要的一部分价值观,包括自立、不依赖婚姻、得体、拼搏……它让我学到的最多的事,便是:接受所有的非议,接受所有的不公,直视和面对所有的指责和委屈,也正视所有的才华、卓识和拥有。不羞怯,不抗拒,不低眉顺眼,不咄咄逼人,只在岁月中,拔擢出一份独有的自得。”
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同样如此,当问到“观看美剧对您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受访者在对学习/工作的态度、与人交往的方式、对家庭的看法、对爱情的看法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非常明显且正面的影响,但在对于政治的看法和对于性的看法等方面的影响却非常小。这也呼应了美剧迷对于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其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得到了美剧迷们普遍的高度认同。正如冯应谦在《关于中国流行音乐迷群——“周杰伦粉丝”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那样:“面对外来的文化观念以及对外国文化产品的消费,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是新一代中国受众接收的主导逻辑,他们在其中放入自己的政治理想、社会道德和‘自我批评’与反思这类问题。而外来的流行文化文本总能创造出符合地方性‘快感结构’的文化语境。”[52]
美剧迷的媒介消费与文化认同状况,同样也反映出了这样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主流文化对美剧迷这一类属于社会主流人群的新型受众正在形成的认同才采取了保守退让的态度。一方面,新的认同可以促进消费,有利于经济增长。粉丝经济在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内地的美剧迷群终究是一个文化群体,他们的组织与行动基本上囿于文化、娱乐领域,很少产生政治上的压力,对权力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就像问卷调查中所显示的那样,中国粉丝们尽管喜爱、沉迷美剧,但美剧对他们的政治观念影响很小。同时,美剧迷们属于比较理性和成熟的观众,且颇具自我审查意识,他们在网上论坛中也很少有针对政治的过激言论。
【注释】
[1]〔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英〕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主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40页。
[4]卢岚兰:《阅听人与日常生活》,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06页。
[5]〔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 《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6]卢岚兰:《阅听人与日常生活》,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08页。
[7]D. Thorburn, H. Jenkins, Rethinking Media Change: The Aesthetics of Transition, The MIT Press, 2004,p.283.
[8]H.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U Press, 2008, p.18-19.
[9]H.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U Press, 2008, p.18-19.
[10]卢岚兰:《阅听人与日常生活》,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08页。
[11]鲁曙明、洪浚浩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15页。
[12]卢岚兰:《阅听人与日常生活》,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77页。
[13]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第3期。
[14]周宪:《文学与认同》,《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5]〔法〕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编著,高凌瀚译:《种族主义源流》,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0页。
[16]谭文若:《网络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的建构途径——以“绝望主妇”迷群为例》,《新闻界》2012年第17期。
[1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12页。
[18]卢岚兰:《媒介消费——阅听人与社会》,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42页。
[19]卢岚兰:《阅听人与日常生活》,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79页。
[20]N. Abercrombie, B. Longhurst,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Sage,1998, p.148.
[21]张玮玉著,政见众包翻译组译:《粉丝公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40731。
[22]张玮玉著,政见众包翻译组译:《粉丝公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40731。
[23]张玮玉著,政见众包翻译组译:《粉丝公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40731。
[24]张玮玉著,政见众包翻译组译:《粉丝公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40731。
[25]陆洋、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26]蔡骐:《粉丝型受众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2期。
[27]蔡骐:《粉丝型受众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2期。
[28]林丽鹂-:《卖娱乐卖内容卖商品卖服务“粉丝经济”有戏没戏?》, http://media.people.com.cn/ n1/2016/0812/c40606-28630414.html。
[29]柳珊:《媒介迷群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以美国电视剧〈越狱〉的中国网络社群为个案》,《传播与社会学刊》2010年(总)第14期。
[30]李立峰:《范式订定事件与事件常规化:以YouTube为例分析香港报章与新媒体的关系》,载于《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第9期,第184页。
[31]鲁曙明、洪浚浩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15页。
[32]张玮玉著,政见众包翻译组译:《粉丝公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40731。
[33]张玮玉著,政见众包翻译组译:《粉丝公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40731。
[34]H. Jenkins, The Moral Economy of Web2.0, 2008, http://www.henryjenkins.org/2008/03/the _moral_ economy_of_ web_20_ pa.html.
[35]H.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U Press, 2008, p.20.
[36]Sharon Marie Ross, Beyond the Box :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Blackwell, 2008, p.176.
[37]Henry Jenkins, Fans, Bloggers, and Gammers: Media Consumers in a Digital Age. NYU Press, 2006, p.137.
[38]K. Ross, V. Nightingale (ed.), Critical Readings: Media and Audience,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p.285.
[39]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 2008年复 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9页。
[40]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41]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年第3期。
[42]黄惠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 2008年暨南大学博士论文,第13、 14、28页。
[43]黄惠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 2008年暨南大学博士论文,第13、 14、28页。
[44]黄惠玲:《美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霸权之研究》, 2008年暨南大学博士论文,第13、 14、28页。
[45]袁永和:《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几点思考——以美国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7期。
[46]邓红:《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观之比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7]杨春苑:《中美文化差异述论》,《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48]郭华:《中美文化差异探讨:从价值观到社会生活》,《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第11期。
[49]邓惟佳:《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页。
[50]邓惟佳:《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页。
[51]曹书乐、何威:《谁是美剧迷?——互联网上中国观众的美剧观看与接受》,《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9期。
[52]Fang, Anthony Y. H. (2009). “Fandom, Youth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2 (3), 285-301.转引自柳珊:《媒介迷群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以美国电视剧(越狱〉的中国网络社群为个案》,(中国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第1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