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于互联网的介入而给观众的收视行为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中,最明显的便是新技术赋予了观众更大的自由度,极大地丰富了观众可以选择的内容和接收的渠道。内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由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带给观众全球化的观看体验与想象。互联网为观众收集、整理和再创作内容大开方便之门,观众因而也获得了更多的内容主权。除此之外,大量网上电视剧社群的形成和繁荣,也尤其值得注意。实际上,在欧美国家,这种以电视剧为核心的网上观众社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迅速地繁荣起来了。
在传播研究中,受众与文本的关系,以及传者与受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值得探讨。但过去的研究较少涉及这一领域,因为学者们普遍认为,收视发生于家庭的内部,“看电视,却无可争议的是一项私人活动”。[1]观众之间彼此分散和独立,难以形成群体。学者和业者普遍关心的是,受众如何诠释文本,并从中建构出意义和愉悦,以及传者如何且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受众的行为。麦奎尔曾经指出:受众经验中具有社交性。②尽管受众有时也会互相分享、讨论电视的内容,但是大多局限在家人、朋友或同事的小范围内,而且这种分享与讨论也只是偶然发生的行为,并未形成习惯,也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所以,麦奎尔也认为:“构成群体所要求的一些条件,例如彼此互动、有规范调控和有边界这样一些条件,现代社会都越来越难以具备,更不用说以此来界定受众了。”③因而,受众呈原子化彼此分散,相互之间少有稳固的联系,他们之间的互动,仅仅偶然发生在一些小范围的熟人内部而已。但是在今天,随着网络的介入,尤其是进入Web2.0时代,这种状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Web2.0时代,互联网的基本单元从过去承载内容的网页,演变成连接关系的“个体”。互联网的重心从内容向“人”迁移。个体、连接、分享是Web2.0的三个要素。基于“连接”和“分享”的“个体”间产生了种种“关系”,并且这些关系连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2]当前,我们看到大量以电视剧为核心建立的观众社群出现在网络上,通过参与这些社群,受众得以彼此关联,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日益频繁。对于传播研究而言,这一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詹金斯甚至认为:媒介工业的研究者们仍然倾向于强调受众个人的变化,但是最突出的变化却是发生在消费群体内部。这个变化可能就是从单一个人化的媒介消费向群体的媒介实践的转变。[3]
实际上,群体性也正是电视迷们突出的行为模式之一。[4]兰卡斯特( Lancaster)就曾指出:迷文化是由创造性的自我表达和社群活动组成的。[5]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迷群就已经存在了,并受到学者的关注。在早期的迷文化研究中,迷的群体性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我们最好将媒介迷视为某种集合体——一个有意识地共享多少受到强烈吸引的感情的群类。当然,也有一些个体的媒介迷存在,但似乎很难有孤独的媒介迷。[6]粉丝们创立了超越小圈子的社群和组织,他们形成社群,甚至介入到集体行动中。[7]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创造了迷群,而只是进一步跨越时空的界限,促进了迷群的扩大和繁荣而已。当前,访问相关网站、参与网上论坛的讨论分享等等,在过去被认为是典型的电视迷的行为特征,而这些行为现在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普通观众的身上,迷与普通观众的界限似乎已经不是那样泾渭分明了。尤其是那些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上网和收视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这种由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粉丝开始使用网上社区交流互动。如南希·贝姆(Nacy Baym, 2000 )、史蒂夫·贝利(Steve Bailey, 2005 )、莱安诺·伯里(Rhiannon Bury, 2005)的研究,就着重分析了这种网上迷群(论坛)是如何通过讨论节目的内容而使剧迷们彼此关联的。[8](www.xing528.com)
通过对美剧迷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受众并非完全是呈原子化的分散状态,彼此独立且互不关联,收视也不再完全属于难以观察的个人私下的行为,仅仅发生于私人空间之内,而是在经由互联网向公共空间中延伸,其中的某些部分逐渐清晰可见起来。在网上美剧论坛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剧迷们多姿多彩的展演活动,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迷群对于个体行为、态度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阿伯克龙比与朗斯特在观展/表演范式中论及受众之间的关系时肯定了受众社群(Audience Community)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这只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中的社群而已。在“白日梦”中,人们需要想象他人的存在,这些人构成了自我日常表演的观众群。在这个想象的社群中,受众互相作为彼此的镜子,相互反映。但是,今天这种受众社群已经实际地浮现于互联网上,观众之间的关系也远非仅仅是彼此映射那么简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