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建构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建构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剧通过互联网进入中国内地,属于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因此,本书除了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探讨美剧迷——这一类新型受众的身份建构外,还将在文化场域中,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探讨其文化认同状况。供应方面,美国以其国际语言、市场力量及完善的制作管理,生产出迷倒全球观众的文化产品。文化认同是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建构

本书对于美剧迷的研究,采用了麦奎尔有关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视角,在受众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双重领域中展开。观展/表演范式偏重于新媒体环境下,新型受众的身份构建。但必须注意到:美剧对于中国内地的美剧迷来说,是一种异国异族的文化产品。美剧通过互联网进入中国内地,属于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因此,本书除了运用观展/表演范式来探讨美剧迷——这一类新型受众的身份建构外,还将在文化场域中,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探讨其文化认同状况。

(一)文本的全球化流动与在地化接收/表演

阿伯克龙比和朗斯特在观展/表演范式中,也注意到了文本的全球化流动与在地化接收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当代的扩散受众既是在地的,同时也是全球的;受众的实践表演是在地的,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却是全球化的。受众接收来自全球化流动的媒介影像,并将之转化为在地的表演。

全球化被视为现代性的扩展,是使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整体的过程。[14]它作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它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给各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不管愿意与否,民族国家都纷纷被纳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

从文化的角度看,全球化意味着一种全球文化的诞生。这种所谓的全球文化,更直白地说,其实就是美国文化的全球化。美国文化的优势,在于供也在于求。供应方面,美国以其国际语言、市场力量及完善的制作管理,生产出迷倒全球观众的文化产品。而在市场需求方面,美式电影具备暴力、天真、活力及天马行空的性格,所以风行全球。[15]仅以电视剧为例,欧洲国际电视数据公司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电视剧分别是《犯罪现场鉴证》《绝望的主妇》和《勇士与美人》,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美国电视剧。[16]新华网有关美剧的专题报道显示:2011年,美国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出口总额是143亿美元,畅销100多个国家。美剧在全球电视剧市场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在今天,可以说世界各地的人们(或大部分)都成了美国影像、声音、观念、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对于迅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中国的实践代表了建设网络社会的一个独特模式,中国既具全球性,又具民族性和地方性。它是一个网络社会,因为它已经完全融入了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因此,正在经历社会结构深刻转化。它的传播产业,尤其是电视产业,正在日益全球化,使得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正在日益与全球文化交汇。”[17]

图3.2 全世界都看美剧
来源:http://fms.news.cn/swf/PcNxMovie_2015/index.html

媒介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主要体现在它对于意识形态的涵化功能上。随着媒介接受系统的分布与扩张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因接近和使用电子媒介而成为全球化的受众。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意义的全球化流动大开方便之门。新技术为文化工业提供了将其媒介文化产品扩展到全球市场的方法,而使用这些技术的人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全球受众的体系之中。受众在接收全球化文本的过程中,尽管避免受到其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受众会被动地、毫不反省地全盘接受。

关于受众对于全球文本的在地化接收,学者已经进行了丰富的相关论述。鲁尔(Lull)指出:就像电视节目、电影、流行音乐不会在任何单一的社会之中,将个别的消费者弄成被动的傻瓜一样,将资讯传递于世界各地的力量,也不至于在任何一个国族或任何一个文化的层次上,直接导致自动的模仿或顺从。在地与地域性的影响力,并不会在进口文化的表面下消失,而受众也会运用这些信息, 自行建构或结合各种论述。[18]洪美恩也认为:“全球媒介确实会造成影响,但无法控制在地接收的意义。”全球媒介的影响力并非所到之处就形成了世界大同,而是因地制宜。受众对于全球文化的接收,也不是用简单的“纳编/抗拒”的两分法就可以概括的,而是呈现出一种混杂的状况。这种混杂性并非否认认同,“而是肯定差异以及认同的体现,是同时吸收与颠覆、限制与解放的过程”。全球媒介与在地意义之间的关联异常复杂,呈现出混杂性(Hybridity)与多样性(Diversity)的特点。这种多样性“并非从在地自主性的观点,而是从在地重新创造与挪用的角度来看”。内容的全球化并非要抹除在地文化,创造出一个毫无差别的均值的全球文化,而是提供在地创造新文化的丰富来源。所以,受众在接收这种全球文本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入自己的诠释与创造,因而多样化与差异性不可避免。

(二)文化认同理论

随着互联网将世界“推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社会里,身份认同,尤其是文化认同的建构、协商、维系甚至解体的问题。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文化理论,用于指称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文化认同是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19]在全球化社会中,文化多元与文化认同的同时存在,反映出了文化同质性与异质性,或文化多元性与殊异性两股矛盾对立势力之间拉锯的、既辩证又对话的关系。[20]

文化认同的形成,来自于内在自我和个人所属团体之间的互动与谈判协商。文化认同是社群沟通系统在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一个特殊性:它经由沟通,互动者彼此协商、挑战与强化的过程而产生的。科利尔(Collier )认为,文化认同有七个特征:(1)它是一个自我宣称的认知作用;(2)它经由符号与规范来表达;(3)它建立在个人的社群的联接关系形式基础上;(4)它是既持久又高度动态性的;(5)它经由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表现,来反映该社群所思、所感与所说;(6)它浮现在人们互动信息的内容与关系层面; (7)它在不同情境下,显现出不同的鲜明与异变的程度。

除此之外,文化认同还具有五大特性,即:(1)时间性,是经由历史的发展所生成的;(2)空间性,是一群人在维护或宣称的一个具有意义的特殊地理空间内形成的;(3)对照性,是一种意义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社群不同的集体意识;(4)互动性,它因社交互动而生,同时存在于个人、团体与双重关系之间;(5)多样性。

文化认同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个人并没有意识到文化认同的存在,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亲朋、报纸杂志所言照单全收。在此阶段,表现出文化认同的诸如文化刻板印象、文化偏见、文化褊狭或我族中心主义等狭隘与排外的倾向。(2)搜索期。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个人开始对自己与环境加以反思、比较甚至批判、强化,持续接受、怀疑或挑战自己的文化认同的现象由此产生。(3)完成期,即对自我文化认同的信心与肯定。在这个阶段,个人有可能成为“多元文化人”,即内心具有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心胸也变得更开放,随时保持着迎接变化、挑战的状态。[21]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性,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后天的和可变的,文化认同也因此具有相对的可变性。一般而言,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对于个人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和不可选择的,但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却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而这些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因此,文化认同的核心就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22]它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的传承。

美剧迷主要集中在社会中间阶层,属于社会的主流人群。从他们的年龄分布以及在网络中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发帖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美剧迷正处于第二个阶段搜索期,并未形成稳定的文化认同。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这一类主流新型受众在接受美剧的过程中,进行着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建构,这一问题不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美〕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2]Alasuutari, P, “Introduction: Three Phases of Reception Studies” , In P. Alassutari (ed.), Rethinking the Media Audience: The New Agenda, Sage, 1999, p.9.

[3]Ruddock, A., UnderstandingAudiences: Theory and Method, Thousand Oaks, Sage, 2001.(www.xing528.com)

[4]N. Abercrombie, B. Longhurst,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Sage,1998, p.3.

[5]〔美〕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6]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7]鲁曙明、洪浚浩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8]陈晨:《缺场交往——身份认同新方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20日。

[9]林思平:《通俗新闻——文化研究的观点》,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84页。

[10]黄光玉:《再探“主动的阅听人”之核心意涵:质化与量化的异同》,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研讨会论文

[11]〔美〕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2]幸小利:《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转换与创新》,《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9期。

[13]N. Abercrombie, B. Longhurst,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Sage,1998, p.39.

[14]陈韬文:《文化移转:中国花木兰传说的美国化和全球化》,(中国台湾)《新闻学研究》2000年第66期。

[15]“边界追寻:传播、国家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来源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 md9908/01.html。

[16]《去年全球最火电视剧揭晓美国三部剧集最受欢迎》, http://yule.sohu.com/20070617/n250619236. shtml。

[17]曼威·卡斯特:《中国、传播与网路社会》,(中国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第6页。

[18]J.Lull,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A Global Approach, Cambridge, 1995.

[19]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0]陈国明:《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会议论文。

[21]陈国明:《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会议论文。

[2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