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与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5.6.1 建筑艺术的概念
建筑艺术是通过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这种审美处理是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
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能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艺术,其根本原因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造成的。 以建筑的功能性特点为标准来划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多种类型。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5.6.2 建筑艺术的特征
(1)科学性
完美的受力结构是建筑之美的根本。 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着建筑的形式,如坡屋顶便于排水,尖顶利于除雪。著名建筑遗迹展示着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如金字塔与哥特式教堂为表达各自追求而展示出建造技术的极限。
(2)适用性
建筑以结构和形式创造各类空间,从而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
(3)艺术性
人类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通过建筑形体的组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各民族由于社会、宗教、文化情趣的差别,呈现出风格迥异的各类建筑。 如哥特式教堂表现为无限向上升腾的效果,中国宫殿建筑表现为向四周扩展的秩序空间。 再如西方古典园林以人工图案为美,试图控制自然秩序,呈理性之美;中国古典园林则表现出对自然形态本真之美的欣赏。
(4)文化性
一个时代最重要的建筑往往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明和社会状态。各时代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的变化带给现代人一份关于历史的画卷。 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创造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如古希腊神庙轻快明朗、古埃及神庙沉重严峻。 全球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广泛交融与碰撞的现代建筑。建筑不仅仅是特定类型的房屋,同时也是国家实力、时代精神、建筑技术、传统文化的体现,如金字塔、空中花园、布达拉宫、吴哥窟、印加古城等。
5.6.3 建筑艺术语言
(1)形体
远观建筑的整体形状会影响我们的审美判断。 我们会权衡其高低宽窄、比例是否得当等,如故宫太和殿宽大的台基和重檐屋顶便构成了鲜明的形体特征。
(2)比例与尺度
建筑物的各部分、各构件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建筑空间给人的感受。 当它们符合古希腊人说的“美的比例”关系时,就会给人以美感。
(3)均衡
均衡(并不限于对称)给人以稳定的美感。高耸与平面铺展的有机结合,往往能创造丰富的空间效果。
(4)节奏
建筑的节奏表现为单元的重复出现,如一连串的空间、重复的院落、组合的柱子、门窗等。运用节奏的目的是为了构成和谐的模式。
(5)色彩与质感
色彩能体现建筑的不同风格(鲜艳明快或庄严肃穆),质感更是影响着建筑的性格。 例如,石砌建筑厚重沉稳,木构建筑温暖亲切,金属与玻璃轻盈精致。(www.xing528.com)
(6)环境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依山傍水的民居、盘踞山顶的堡垒、密林深处的古寺等,在自然环境的衬托下往往显示出非凡的感染力。
5.6.4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目的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用”。 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到举行纪念仪式时具体的人流活动的要求。对于其他各类艺术来说,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的美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 建筑的实用性这个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 也就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对美与丑的感知,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取决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美丽奢华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倒,那么无论色彩如何鲜艳、如何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认为它美。 相反,如果这座楼房的实用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体验。
耐久性是建筑的物质功能性的另一表现。建筑是工程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战争破坏等原因,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或历史遗忘或丢失。比如像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等,当初建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纪念。但是,到了后来,这些建筑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侧重点可以不同。 有的侧重审美功能,甚至审美功能占主要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侧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侧重使用功能,如仓库、厂房、桥梁等。 但即使是侧重实用功能的建筑,在建设时也要考虑审美观念,比如前面所说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位置、高度等因素是否合适,也就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建筑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附录图5.26、附录图5.29)
2)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人们是在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审美感受。 就好比在室外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我们只能看到三个面;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这座房子的五个面。如果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必须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
正因为建筑的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甚至有的完美形象要依靠环境才能构成。 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随意移动,除非特殊情况。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这一类的事件,而一旦建筑物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会随之改变。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要在埃及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才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如果金字塔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想象会带来什么样的视觉体验。(附录图5.28、附录图5.30)
3)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说建筑艺术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形象只能是一般的社会生活,而不可能出现如悲剧式、颓废式、讽刺式、伤感式、漫画式等形象。 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辨别不出什么是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就像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而今天天安门不仅是国徽上的图案,更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同时,天安门所塑造的这个形象既是正面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由线、面、体等几何形状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是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体形、尺度、比例等建筑艺术语言营造的一种意境与氛围。它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 正因如此,建筑艺术常通过象征、隐喻、模拟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比如,古希腊曾有人认为人体各部分都体现着理想的美,故而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精华——多立安柱式建筑就以粗壮狂放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男子挺拔雄健的体形特征。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又一审美特征是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附录图5.27、附录图5.31)
[拓展阅读]
故宫三大殿
北京城里的故宫中间,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是整个故宫的重点,“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以整个故宫来说,那样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的体形风格;那样处理空间的艺术;那样的工程技术,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的统一的整体,无可否认的,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它是一组伟大的建筑杰作,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
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白石桥,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列铜鼎等。 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 这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尺度的庭院围绕起来的。 广庭气魄之大是无法形容的。 庭院四周有廊屋,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四角有小角楼。 这样的布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常见于美丽的唐宋壁画中。
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全个殿内外立着84根大柱。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 瓦顶,全部用黄色的琉璃瓦,光泽灿烂,同蓝色天空相辉映。底下彩画的横额和斗,朱漆柱,金锁窗,同白石阶基也作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殿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已有255岁,而结构整严,完好如初。 内部渗金盘龙柱和上部梁藻井上的彩画虽稍剥落,但仍然华美动人。
中和殿在工字基台的中心,平面为正方形,宋元工字殿当中的“柱廊”竟蜕变而成了今天的亭子形的方殿。屋顶是单檐“攒尖顶,有多种形式,其共同点是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上端用渗金圆顶为结束。 此殿是清初顺治三年(1646)的原物,比太和殿又早五十余年。
保和殿立在工字形殿基的北端,东西阔九间,每间尺度又都小于太和殿,上面是“歇山式——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qiànɡ)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组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殿顶,它是明万历的“建极殿”原物,未经破坏或重建的。 至今上面童柱上还留有“建极殿”标识。它是三殿中年寿最老的,已有337年的历史。
三大殿中的两殿,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略为低小的单位所造成的格局,是它美妙的特点。要用文字形容三殿是不可能的,而同时因环境之大,摄影镜头很难把握这三殿全部的雄姿。深刻的印象,必须亲自进到那动人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得到。
资料来源:摘自《林徽因文集,建筑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