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剧等。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5.2.2 戏剧艺术的分类
①按表现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
②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
③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现代剧。
④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喜剧、正剧。
5.2.3 戏剧艺术的特征
1)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剧本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在舞台范围内高度集中。在小小的舞台上,几位演员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上几圈就可以表现跨过了万水千山,转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以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和场的变换集中地在舞台上得到展现。
通常,剧本中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及情节。 “幕”指的是情节发展的一个大的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而“一场”指的是一幕中发生代表空间变换或时间相隔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也不能频繁地转换。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能表现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而戏剧作品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更加尖锐突出的矛盾及冲突。因为戏剧这类文学形式就是为了集中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了戏剧。另外,剧本受篇幅长短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浓缩。
剧本的矛盾冲突大体可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 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该吸引观众,矛盾冲突的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剧情最吸引观众,也最扣人心弦。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舞台说明两个方面,主要的语言是台词。 台词,也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独白、对话、旁白。独白就是剧中人物抒发个人情感和意愿时说的话;旁白则是剧中某个角色背对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所说的话。 剧本主要通过台词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身份及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了,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的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及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道具、服装、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和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简练、明确、扼要。这部分的内容一般会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5.2.4 戏剧艺术美
当我们坐下来把戏剧当成美的对象来欣赏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戏剧究竟美在哪里呢?(www.xing528.com)
1)直观之美
一般来说,直观美有这样的两种含义:一是指美的事物有可感可触的具象性特点,在生活中自然形象的美便是其很好的体现,由直接可感的直观美表现;另一种则指的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语言)描写出的文学形象的实在性或者具体可感性,读者通过配合才能感受到,它表现为间接可感的直观美。另外,戏剧艺术的直观美,是指综合了以上两种形式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一种多侧面的直观美。
首先,自然形象即目力可见的特点,在戏剧艺术里是完全实现了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舞台人物所构成的不同的场面与情景,戏剧都可以变成众目睽睽之下的直观存在,包括人物内心活动也可通过戏剧手段变得可见可感。 其次,戏剧的艺术主要靠人物的台词和动作来表现,且动作更为重要,不同于小说主要是由作者来客观地叙述的,这便使得戏剧的直观美又具有了一种形象的生动性。 另外,戏剧还不同于绘画及雕塑等仅再现一个静态直观的形象,而是表现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对“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此外,戏剧的直观美又可吸取语言文学的直观美的一些特点,让观众们在对人物台词的品味中得到一种间接的直观美感。在西方,有人称戏剧为“剧诗”,道理亦在于此。
2)表演之美
戏剧以其他艺术难以替代的当众表演之美立于艺术之林。例如,京剧虽同属戏曲表演体系的范畴,但表演风格上却各有个性。仅就旦角表演来说,梅(兰芳)派表演规范、端庄,唱腔不甚雕琢且甜美大方;程(砚秋)派的表演如行云流水,重内心且讲含蓄,动静合度,尤其以水袖表演艺术倏忽的变化见称于世;荀(慧生)派的表演细腻深刻,性格鲜明,出神入化且唱腔柔媚低回,风韵传情……派别所独具的表演之美,的确令中国观众引以为豪。
3)传奇之美
戏剧的传奇之美包括如下三项内容:①急剧变化;②奇巧迭出;③新颖独特。 要知道,观众和读者审美鉴赏的心理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戏剧是一种直观的艺术,是一次性的艺术,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鉴赏同时进行。观众在看戏的过程中,不可能像在读小说、散文那样断断续续、反反复复,更不能倒过来看。所以,如果想让戏剧能顺利根据既定的次序演下去,就不得不注意传奇之美了,这应该是戏剧艺术魅力中一个主要的因素。
4)综合之美
从广义上讲,所谓“综合之美”,是指两种以上美的事物有机融合而构成一种新的美感对象。我们说戏剧是“第七艺术”,即戏剧是在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建筑、舞蹈六种艺术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综合艺术,至少说,戏剧综合了以上六种艺术的美感特长。 戏剧塑造出的舞台形象,不像绘画只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单独存在;也不像音乐,只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存在;更不像文学艺术,主要作用于读者心理的想象。 戏剧应是一种全感官的艺术形象,不但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也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中,是需要鉴赏者调动其视、听、触、味等多种感官去感受的一种艺术。
[拓展阅读]
《暗恋桃花源》
——冲突下的闪光点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 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 其后两人不约而同地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也已濒临病终。 《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渔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的疯女人呼喊着男友的名字从剧场中跑过……
一个舞台,上演着完全不同的两出戏,这不是某种巧合,而是冥冥之中的定数。 《暗恋》作为一部悲剧色彩的剧目,在与《桃花源》形成了强烈艺术风格的反差下,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而且化腐朽为神奇,使舞台达到了喜剧不喜、悲剧不悲的相融效果。 同时,将严肃与荒诞、内敛与夸张、悲伤与欢乐、梦境与现实的冲突一一化解开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从而使影片的美感更加强烈,让人欲罢不能,难以割舍。
赖声川的东西很有力量,批判的现实色彩从未被略去过,《暗恋桃花源》也是隐性的代表之一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舞台剧在最后,居然在交错中,串了台词;在内心与现实交融中,成为最经典的错位。由它,成就了整部《暗恋桃花源》的精华所在……
两出剧目最后能巧妙地拼在一块,是因为深藏在其中的意义都相差不大,大家都在寻找一份永恒感情的同时,却陷入了苦苦挣扎的结局和摆脱不了的命运。 或许是春花跟袁老板的结合,或许是找不到相思之人的江滨柳,他们都始终没有办法去改变故事的结局。 所以最后,两出剧目一闹一笑,就这样用大笔的留白结束了,带给观众的是无限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两个剧组在一个舞台上划界同台飙戏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这也是导演一种高明的掌控手段。因为,这种效果的运用,不但没有造成场面失控,反而成为了一种经典的戏剧美……
《暗恋桃花源》的梦想与现实冲突不停。其实不管是《暗恋》也好,《桃花源》也好,单独起来的两个故事,并不会有多出彩。 但是多出的、在剧外的一个痴情女子,她神奇般地在这两个剧目里穿行,也穿越在不同的时代,寻找着她的生命中牵挂最深的刘子骥。 这样的两个剧、三个层面的情节,相互交错,顿时把戏剧的内涵变得丰富而多元,让有限的舞台变成了广阔的时空,让想象力无限地大放光彩,从而使全剧意味更加深重。
资料来源:节选自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