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晶体形态与集合体形态的分析介绍

单晶体形态与集合体形态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晶学主要是研究理想的晶体形态。所谓理想晶体是指外形为规则的几何多面体,面平、棱直,同一单形的晶面同形等大。图2-9-4为金刚石在不同形成条件下,晶体形态和表面微形貌示意图。图2-9-7阳起石的放射状集合体图2-9-8水晶晶簇2.隐晶质集合体根据其外部形态和成因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分泌体为隐晶质或胶态物质由外向空洞内充填所形成的集合体形态。

单晶体形态与集合体形态的分析介绍

结晶学主要是研究理想的晶体形态。所谓理想晶体是指外形为规则的几何多面体,面平、棱直,同一单形的晶面同形等大。但实际上晶体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常常不能按照理想的条件发育。即使在晶体形成之后也还常受到外界的溶蚀和破坏。

一、晶体的结晶习性

一种晶体具有一定的成分与结构,一定的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反映到外形上,常具有一定的晶体习性。宏观上看一种晶体的单体习性,因其在三维空间延伸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

1.一向伸长

即在三维空间只有一个方向特别发育而呈柱状、针状或毛发状等,如电气石、金红石,如图2-9-1(a)所示。

2.二向延长

即在三维空间有两个方向特别发育,晶体呈片状、板状,如重晶石等,如图2-9-1(b)所示。

3.三向等长

即在三维空间发育基本相同,晶体呈粒状,如石榴石、金刚石等,如图2-9-1(c)所示。

图2-9-1 宝石矿物的晶体习性

二、晶体的形貌

按照晶体外形发育的完好程度可分为自形、半自形和他形3种,其晶面也有不同的纹饰。

1.自形

自形是指在形成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晶体可自由生长发育,形成完好晶面包围的多面体形态,如图2-9-2中的磷灰石、黑云母。

图2-9-2 矿物的自形程度

ap.磷灰石;pl1.黑云母自形;a.角闪石
pl2.斜长石半自形;or.正长石;q.石英他形

2.半自形

半自形是指晶体被一部分的晶面包围,而另一部分晶面受阻,晶面不完好,如图2-9-2中的角闪石、斜长石

3.他形

他形是指晶体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或无自由空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晶体,如图2-9-2中的正长石、石英。

4.晶体表面微形貌

晶体表面微形貌是指晶体由于生长或溶蚀,在晶体表面留下的纹饰。有的晶面花纹肉眼可见,有的则需要借助于光学仪器才能见到。

(1)晶面条纹。晶面条纹是在许多晶体上肉眼可见的条纹,具有一定方向排列,宽狭有所不同。如图2-9-3(a)为石英晶体在六方柱面上常有的横纹,它是由六方柱和菱面体}交替生长的结果,可称聚形纹;图2-9-3(b)为黄铁矿晶面的聚形纹;图2-9-3(c)为电气石晶体柱面纵纹,是由平行C轴方向由细小的晶面所组成,这些又狭又细的相邻晶面略有倾斜,构成条纹,这些小面又称临接面。

图2-9-3 几个宝石矿物晶体的晶面条纹

(2)生长层。生长层是在晶面上常有厚薄不一而平行的堆叠层。这是晶体生长时晶面平行向外推移的结果,也是晶体按层生长、晶面平行向外推移理论的验证。图2-9-4为金刚石在不同形成条件下,晶体形态和表面微形貌示意图。

图2-9-4 金刚石在不同形成条件下,{111}(上)和{100}(下)面的表面微形貌(据Sunagawa,1986)

(3)生长丘。生长丘是指在晶面上稍微突起的小丘状体,在同一晶面上具有相同的小丘成堆出现,如石英菱面体上的三角形丘及白钨矿晶体上的三角形丘等,如图2-9-5所示。(www.xing528.com)

图2-9-5 α-石英晶面上的生长丘

(4)蚀像。蚀像是晶体形成后,因受溶蚀而在晶面上留下的凹坑。这种溶蚀坑往往能反映晶体的对称,并有助于识别单形和对称。如图2-9-6所示为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晶面的蚀像等。

图2-9-6 方解石和白云石菱面体晶面上的蚀像

以上单晶的晶体习性、晶面条纹、晶体形貌除反映晶体的内部结构、对称之外,也都反映了晶体的生成环境及形成后的环境变化,有助于对宝石矿物晶体进行研究和鉴定。

三、集合体形态

同种成分的许多矿物晶体或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集合体。矿物集合体在自然界最为常见。根据其结晶程度和大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肉眼或在放大镜下能辨清颗粒界限的显晶质集合体,另一类是由于结晶程度差、颗粒太小、肉眼或在放大镜下不能辨清颗粒界限的隐晶质集合体。现分别叙述如下。

1.显晶质集合体

如果颗粒为粒状,颗粒直径大小在5mm以上可称粗粒,在1~5mm之间称中粒,小于1mm为细粒。也有呈柱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的显晶质集合体,如阳起石(图2-9-7)。在岩石的空洞中或裂隙中,可形成同一底盘的晶体集合体,称为晶簇状,图2-9-8为水晶晶簇。

图2-9-7 阳起石的放射状集合体

图2-9-8 水晶晶簇

2.隐晶质集合体

根据其外部形态和成因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种。

(1)分泌体。分泌体为隐晶质或胶态物质由外向空洞内充填所形成的集合体形态。有的充填满,有的未充填满,还可在中心保留空洞。如图2-9-9(a)中,玛瑙有充填满的,也有未充填满的。

(2)结核体。结核体是与分泌体相反,为围绕一点由中心向外生长而成,如图2-9-9(b)所示。图2-9-10为绿松石的结核剖面,结核大致为一球状体或不规则状体、瘤状体等。其结核内部往往呈放射状或同心圆状。

图2-9-9 分泌体及结核体的生长程序

图2-9-10 绿松石的结核剖面

(3)鲕状集合体和豆状结合体。它是由胶体溶液围绕悬浮物(细砂、气泡、有机物等)聚集到一定大小时,便沉于水底,由于水体流动还可在水底滚动而继续增大。其外形大致呈圆粒状,大者如豆可称豆状体;小者如鱼子称鲕状体,如图2-9-11所示,其内部往往具同心层状构造,个体之间亦为相同物质所胶结。其主要产于浅海处。

(4)钟乳状体。钟乳状体多是由胶体凝聚或真溶液蒸发层层沉淀而成,呈圆锥状或圆柱状、葡萄状、肾状等。图2-9-12为孔雀石的肾状集合体,图2-9-13为方解石的钟乳状体、葡萄状体。其内部剖面亦呈放射状或同心层状结构。

(5)块状体。块状体由很多细小颗粒所组成,其界限肉眼及放大镜都不能看出,形状不规则、呈任意形状的块体出现者称块状,在自然界甚为常见,如石英块体、各种玉石块体等。

图2-9-11 文石的鲕状集合体

图2-9-12 孔雀石的肾状集合体

图2-9-13 方解石的集合体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