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景观艺术家玛莎·施瓦茨:现代景观艺术大师

美国景观艺术家玛莎·施瓦茨:现代景观艺术大师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玛莎·施瓦茨玛莎·施瓦茨是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作为哈佛大学教授,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另一方面,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波普艺术对她的影响。此外,具有敏锐艺术视角的施瓦茨又将后现代的艺术思想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等。

美国景观艺术家玛莎·施瓦茨:现代景观艺术大师

玛莎·施瓦茨

玛莎·施瓦茨是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作为哈佛大学教授,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

1950年,施瓦茨出生在美国费城,作为一对建筑师夫妇5个女儿中最年长的一个,在美学的氛围下成长,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她的双亲都具有俄裔的犹太血统,施瓦茨家的姑娘们全都受到设计艺术方面的熏陶,按照建筑师、设计师和画家的成长方式接受教育。现在她们当中有教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玛莎从小到大也在艺术的各个领域挥洒自己的青春,她会钢琴长笛,还学习芭蕾、参加艺术讲座。起初,她在费城艺术学院选修课程,后在1973年就读于密执安大学艺术系并获得学士学位。这时她开始接触熟悉大地艺术,因此开始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最初的兴趣。1974年转入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系学习。然而,在那里环境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这与施瓦茨感兴趣的艺术的物质形式和艺术构思截然不同。在第一年的学习结束时,她参加了SWA组织的在加利弗尼亚的暑期活动,并且在那里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彼得·沃克。“彼得是第一个与我谈到艺术和景观联系的人,于是我想,这也许是我可以做的事情。”两人对艺术与景观的共同追求,施瓦茨带着这样的想法又在密执安大学学习了一年,获得了景观设计硕士学位,并于1977年进入SWA公司,在沃克手下工作。1990年,为了两人各自事业的发展,施瓦茨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从1992年起,她就成为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兼职教授,也被许多大学邀请为客座评论人。几年来,不管是个人还是合作,施瓦茨设计了众多偏离主流观点及表达方式的作品,她非常喜爱使用特殊的材料以怪诞的表达方式进行设计。而她的这些“非主流”作品使那些习惯了老奥姆斯特德教诲的专业人士坐立不安,也常成为保守传统、恪守准则的人的众矢之的。

为什么玛莎·施瓦茨的作品总是引起争议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设计的作品不仅挑战了景观的设计准则,也挑战了景观的定义。现在我们意识到景观是一个可以拓展的词汇。J. B. Jackson提供了描述施瓦茨作品中景观的新的定义:景观是一个人造的或人工修饰的空间的集合。它是公共生活的基础和背景,表明了我们的身份和存在以及我们对历史的强调。

对于施瓦茨设计的景观作品,我们可以从它的本质和其设计的表现形式上分别进行分析解读。她的作品披着现代主义的外衣,但本质上却是面向大众的、平民化的,可以这么说,她的作品其出发点或者根本的内涵是现代主义的,而在表现形式上却突破了传统的枷锁,对原有的专业原则的超越,展现了她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革命精神,对景观这一词的自然化联想进行了批判。

首先,从施瓦茨的作品蕴含的现代主义的本质精神上可以了解到,她把园林看作是建筑印记以外的任何事物,可以是道路、高速公路、停车场等,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并不一定只是划分完整的一块土地。

其次,从施瓦茨的作品中材料的应用方面来说,她认为景观是一种文化的人工制品,理所当然地应该用现代的材料制造,并且能够反映出现代社会的价值和需求。不仅如此,施瓦茨还常常使用那些十分廉价的材料,她认为无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预算的角度考虑,选择这些材料都是十分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低档的材料运用得当并且创造出独特的效果出来更是她作为一个设计师所必须追求的,这不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而是社会持续性发展的考虑。如一些屋顶花园,承重问题限制了植物的使用,这里就需要考虑用廉价的人造植物代替天然植物。

另一方面,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波普艺术对她的影响。波普艺术的元素在她的设计作品中随处可见,如玻璃、陶土罐、五彩的碎片、瓦片、人工草坪,还有那些鲜艳的色彩,也许就是波普艺术中对于色彩的大胆应用组合正好与她在孩提时代就形成的对鲜艳色彩的偏好不谋而合。此外,具有敏锐艺术视角的施瓦茨又将后现代的艺术思想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行为艺术等。

达达主义是在1915~1916年间产生于瑞士的一种艺术思想,它的行动准则是破坏、否定、打倒一切,其主张艺术与生活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这不禁会使人联想到施瓦茨的最初的面包圈花园,将甜甜圈这种非常生活化的食物作为组成园林景观的一部分,用廉价的、易维护的、不需要阳光的且经过海焦油涂抹之后的具有防水特性的面包圈来营造一种家庭的温馨感,用一种看似十分怪异的表现手法营造出家庭的和谐氛围,将生活与艺术紧密相连。(www.xing528.com)

面包圈花园

超现实主义则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脱离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为宗旨,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受到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施瓦茨在1987年建成的西雅图监狱庭院中搭建了一种犹如梦境、舞台布景般的场景。场地全部用混凝土和彩色陶瓷片构筑,为来此探访的亲友和律师提供了一个温馨快乐、容易养护的交谈场所。

西雅图监狱庭院

当然,施瓦茨的设计也受到了行为艺术和大地艺术的影响,从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临时性景观或者部分地使用临时性的材料构建可以看出。她不仅仅是为了最终所设计出的成品,更是将景观的建造过程也看成是自己景观艺术的一部分,这种景观的稍纵即逝的时效性,使人将时间这一要素纳入景观的体验之中,体现了它独一无二的对审美价值的考量。如前面提到的面包圈花园,使用面包圈这种材料创作临时花园,目的在于创作过程本身,并不是将其作为持久的景观。

作为施瓦茨的丈夫兼同行,彼德·沃克作为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之一,对于施瓦茨的职业生涯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时候他就像是一个冒失顽童的完美父亲。当然,很多时候他们设计中也互相影响和借鉴。“我们都把对方作为衡量的标准,每个人的意见对对方都十分重要。我们既渴望又害怕对方的评价。”沃克说,“但是我们很难在一起工作,我们的灵感无法综合,玛莎和我都不肯处于从属地位。”于是,外界的专业人士常常把施瓦茨的作品看成是沃克作品的对应物:沃克喜爱使用昂贵的材料,施瓦茨却常青睐廉价的人工材料;沃克的色彩简单柔和,而施瓦茨的色彩夸张跳跃;自然植物素材是沃克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对于施瓦茨来说,似乎并非是不可缺失的东西;沃克的许多作品是公共机构委托的主流领域,而施瓦茨的多为边缘地带,沃克热衷极简,而施瓦茨兴趣在于波普,如迈阿密国际机场隔音墙。具体来说沃克的景观设计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几何形状的、注重功能的、现代感的,但它主要是受到了极简主义艺术的影响,并不是说他就是大众化的,在其简单的背后支撑着的是昂贵的材料、精湛的工艺与对细节的苛求,并不是代表现代主义为大众的基本精神的。而施瓦茨恰恰相反,她的作品虽然色彩丰富绚丽夺目,但却都是极其廉价的材料,艺术形式是大众化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像施瓦茨自己所说的那样,她的作品是现代主义的、平民化的。

迈阿密国际机场隔音墙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玛莎·施瓦茨在哈佛等几所著名高等学府任教的同时,通过自己的事务所和菲利普·约翰逊等多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进行合作,完成了纽约雅克博·亚维茨广场、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曼彻斯特交易所广场、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庭院、德国慕尼黑的皇家侍卫队指挥部、亚利桑那MESA市艺术娱乐中心等很多经典作品。施瓦茨非常在意和看中一个成熟的作品对于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人工的现代技术手段而不是自然的标准或者预设中的自然演变的方案,她极其偏爱将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材料相结合,而且对当下的潮流十分敏感,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的舆论相冲突,从而很容易招来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美者还是反对者,都无法否认她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对于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的孜孜不倦地探索以及对景观设计高度的艺术化的追求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总而言之,玛莎·施瓦茨是一位勇敢伟大的拓荒者,她将对艺术的敏锐大胆实践在自己的景观设计中,用独特的审美眼光审视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她的作品在本质上是体现现代主义精神的大众艺术,在细节上是发掘城市细微空间的装置艺术,在内涵上是关注基地文脉的后现代景观艺术,在价值上是充满隐喻、关注人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在表达上是享受景观变化的行为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