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肢体 激发创造
王世芳
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戏剧传统源远流长,百花齐放,各具风采的繁多剧种和表演都属于戏曲体系,而话剧、电影表演则只有百年历史,电视表演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我国最悠久的传统艺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早已形成整套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和内容,全面而科学的“四功五法”至今仍在丰富提高。而影视、话剧是比较年轻的表演形式,它没有要求演员执行传统的固定模式和过硬的童子功,表演如同“生活”一般。然而看似平常“生活”的表演,却在生活的海洋里有着无边无际奥秘,让人探寻不止。
电视演艺专业形体课教学从心灵和躯体出发
表演艺术创造的材料和工具是演员本身。它不仅是演员的躯体,也不仅是演员的心灵,而是心灵和躯体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才能创造出准确、鲜明的人物形象。
近些年来,许多有建树的演员正在寻求和尝试“从体现到体验”的创作方法———即通过外部形象的步态、神态、手势、姿态等形体动作的手段,诱发和刺激人物的内心活动。他们反对孤立地从动作出发,而主张从感觉引发出动作。有意识地安排、设计、选择、提炼、构思所扮演的角色在特定的规定情境之中的形体动作,以此来加深和加强人物性格形象的“情与形”或“形与情”两者交融的展示。
当今的观众对影视表演艺术、舞台话剧表演艺术的观赏,已不满足于只像生活那样自然、朴素。他们需要的是比生活更强烈、更富有美感、更具有鲜明的表现力、能赋予直觉感染力的艺术。这就使演员尤其是影视演员要具备敏锐的感觉、恰当的适应鲜活的表演。
苏联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说:“在人类的一切创作中都有情绪,但能称之为真正的情绪活动的,只有艺术的———形象的创作。”艺术感觉中包含着情绪因素,情绪和感觉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感觉是情绪的主要载体,它不但是过去情绪的唤醒者而且是未来情绪的催生者。这就提醒我们:影视、话剧的形体教学必须从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出发,极力探索相衬于镜头前、舞台表演的知觉感官、而又有有效的形体基本功夫,即心灵和躯体的完美结合。
我国影视话剧的演员学员的形体训练方法与内容多半是从借鉴其他艺术的训练方法开始的。建国初期,中国戏剧高等院校及各省市艺术院校、专业团体为培养演员学员,大都设置了形体训练课。开始从日本、苏联请进专家上芭蕾课,加上民族化的中国戏曲的做功和武功课及中国的古典舞、民族舞。为了适应世界名著的上演,形体训练又加进了欧洲代表性舞蹈和各自的礼节等,随后又引进了苏联的舞台技能技巧训练。接着人们又开始将这些西洋的、中国的、古典的、现代的包括舞蹈、戏曲、体育、武术、杂技等的训练融为一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形体训练的内容愈来愈丰富,汲收其他艺术的门类也愈来愈广泛,但演员和学生面对如此庞杂的内容却越来越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于是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借鉴和汲收的课题。比如芭蕾训练中的舒展、挺拔、控制;戏曲训练中的凝练、夸张;体操武术训练中的灵活、敏捷、过硬的技巧;中外舞蹈训练中的优美协调和不同风格、礼仪、神态、气质等,都值得在形体教学中借鉴和吸收。但是这种借鉴和吸收决不能取代影视、话剧表演艺术特有的创作规律,一切借鉴和汲收都应该做到为“我”所用。
形体训练应该解决的几个前提问题
教好影视话剧学生们的形体训练和教学课程,首先要端正对该表演形式的形体训练的认识。对于是否应该有形体训练,恐怕现在不会有人持否定意见。但是对于形体教学和形体训练在整个影视话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采用的手段和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在认识和实践中出现了不尽相同观点。
我认为在进入影视表演艺术的舞蹈形体与肢体语言形体训练前,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紧紧地围绕培养实用性人才,这是学生的择业和社会的需求。我们是演艺职业学院,而相对于舞台话剧表演艺术来讲,影视表演艺术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学生的择业机会明显多于前者。因此,绝不能以教师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来制定教学大纲。而应该运用戏剧表演的规律,着力于影视表演。
二、基本功训练应包含哪些内容
如前所述,形体训练的门类及内容十分广泛,所以必须要有扎实的、可行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形体教学纵向的贯穿线。要使学生养成当一辈子演员、练一辈子基本功的良好艺风。
基本功要担负解决技巧和技能所需要的形体素质和能力的任务,进行摔、爬、滚、打等技能技巧训练,是为了丰富和增强演员、学生塑造人物的能力和手段;同时通过五项素质(灵敏、力量、柔韧、节奏、耐力)的训练使学生的身体能达到灵活自如,轻巧协调,得心应手,继而掌握塑造人物性格外部形象的形体动作能力。
①关节灵活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身体某部位关节活动的能量,懂得动作的变换是和某些关节不同方位、不同程度运动相关联的。
②身体控制训练。对学生进行动作速度,节奏变化的训练。
③增强肌肉力量和弹性的练习。使学生懂得人的体态、姿势在运动中是怎样靠肌肉来维持的等。
基本功素质训练同其他姊妹剧种训练相比,在技术上具有同一性。我们应该采用芭蕾、古典、民族舞的基础练习,来规范学生的体态、姿势、柔韧及动作的力度、幅度。尤其是第一学期的地面练习、把上练习和中间练习,采用芭蕾的基础练习来规范学生体态的挺拔,肌肉的弹性,动作的力度,姿势的优美。这一训练不容忽视,必须严格要求。
三、减少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戏曲、武术、杂技和舞蹈基本上同属童子功。在舞蹈院校,一种门类的舞蹈要学3~6年。而在职业艺术学院,一般影视戏剧形体基础教学只有四个学期,每学期18~20周。课时少,教学内容很丰富,也很庞杂。如何从实际出发,组织好每学期、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必须思考的。因为教授学生的每一个练习目的性都很强,因此采用的手段方法内容力求丰富多样,避免重复教学。
影视演员舞蹈形体训练
在影视表演专业中开设舞蹈形体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开发表演潜能、塑造形体气质,并且其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影视院校的舞蹈形体教学形式在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因为它既不是单一的形体训练课程,也不同于专业院校“纯舞蹈教学”。因此,如何在舞蹈教学与影视表演教学的共性中发挥舞蹈艺术在表演教学中的个性优势,并且通过舞蹈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新问题。
1.通过舞蹈教学激发学生的表现意识
表现意识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对于演员来说,表现意识如同生命一般,它能够激发演员表演的真实与活力。在形体的舞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激发学生的灵感。要指导学生在表现意识的支配下,用身体表达情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所要表现的角色中。这种主动意识下的积极配合,可以使学生们不仅获得身体的自由,同时也掌握了表演的方法,获得了思维的解放,并能将舞蹈表演的规律广泛地运用到其他表演中去。
有些学生在舞蹈课中,表现意识还没有觉醒,不能适应动作的要求,很难进入舞蹈中要塑造的人物性格与环境中去,总是在角色之外徘徊。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意识淡薄和压抑,反映出一种消极被动的情绪。在学习中单纯地反映出你教我学,即使学会了许多动作和组合却不知道怎样用身体去表现,仍然徘徊在角色的门外。这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了越学越被束缚的无所适从感,成为被动地等待老师支配的机器。出现这种学生不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教学情况,舞蹈在表演教学中的价值自然地降低了。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通过对艺术魅力的宣扬,点燃学生的艺术心灵,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使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影视表演中存在的艺术再创作甚至三度创作一样,舞蹈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模仿与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因此,通过舞蹈教学来实现这种创造价值是完全可行的,这也是舞蹈教学的意义所在。
舞蹈教学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形体气质,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不能始终都采用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舞蹈教学,如果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方法授课,则可能禁锢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他们只是一味地模仿前辈的做法,而对自己的能动作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在表演艺术中是万万不可行的。
我们深知,学生动作的模仿永远不能代替舞台上的创造,学生学习中的被动也不会带来表演中的主动。舞蹈也好,表演也罢,所做的动作都是内心情感的表现。失去了内在情感的动作,只能成为纯机械的模仿。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如果老师把自己和学生都视为一项创造性活动的参与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精神,那就抓住了舞蹈在表演教学中的核心命脉,真正体现出影视艺术院校舞蹈教学的价值。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和表现的空间,大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激发灵感的各种方法,使他们最终能够按自己的意志创造具体情境中的动态形象,这种形象无疑便有了自己独特的“神韵”和“灵气”。(www.xing528.com)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舞蹈中的“即兴表达”“动作小品”来加以训练,用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同学们通过对音乐理解,用舞蹈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及对客观事物的模拟。
比如做这样的即兴练习:“五鼠觅食”和“动物生活一瞬”。同学们对动物习性的理解和模拟,时而活泼乱跳、哇哇玩耍,时而伸着大懒腰……哪怕有一点儿动静它都会做出迅速反应。还可以用同一个主题:“青春到来时”来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态度。经过实践检验,我发现每个班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创造,让我感动。这时动作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的创作激情,集体创作的氛围,情感的释放让人兴奋。他们在创作中形成了主动意识,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这就达到了形体教学和表演的互动性要求。
3.通过舞蹈教学完善学生的文化积累
前面所提到的表现意识、创新意识最终是由一个人的独立品格和文化积累所决定的,这种独立品格和文化积累包含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对价值以及对情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塑造角色以外,还要给学生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的含金量。
有时可以听到这么一种声音:“舞蹈形体课,不就是蹦蹦跳跳呗!”
这种声音显然不是科学严谨的。舞蹈形体课的训练价值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身材、形体、气质等审美训练,它暗含的更为重要的价值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精神的培养和文化的补充。学生通过对不同形式不同艺术风格的舞蹈的练习,可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精髓、艺术风格及美学特征。如:在学习有代表性的西班牙民间舞“保来罗”组合时,同学们需要了解西班牙文化,诸如这个国家独有的地理位置,受到了哪些国家和宗教的影响及渊源等;在学习“波罗涅滋”舞蹈时,同学们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爵位的设置,礼节的运用,对待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应采用什么样的礼节等。
影视演员身体语言形体
影视专业的舞蹈形体教学和表演教学,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根据舞蹈艺术自身的特点,结合表演的特有规律,培养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影视话剧人才。
1.什么是演员身体语言的训练
演员的身体语言的训练,也叫肢体语言形体动作训练,简称“形体训练”。它是为具备艺术创作能力和提高表演技巧而对演员的身体进行系统专门训练的专业基础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形体素质基本训练,目的是改变演员形体动作原始状态,提高形体灵活性,增强形体可塑性。
②形体技巧训练,提高形体表现力。
③专门性形体动作技能训练,丰富演员形体塑造手段,增强动作素养。
比如,给同学们提示一个“顶”字,大则顶天,小则顶一张纸。用人体的各个部位去顶。在规定情境中采用模拟的方式,配合节奏鲜明的音乐,时而用手、时而用头、时而用脚、时而用胯、时而用背等,同学们在用心地运用自身的肢体来完成“顶”的任务,柔韧、控制、力度、节奏都解决了。将形体素质基本训练、形体技巧训练、专门性形体动作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丰富了同学们的肢体语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影视演员形体训练的宗旨
影视演员的形体训练有着更多的灵活性和宽泛性,应该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尤其是汲取舞蹈艺术人体语言训练的精华,与表演融会贯通。
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说:“形体、台词是表演艺术的两大支柱。”任何一个演员,不可不在心理、形体和气质的塑造上打好灵活运用肢体的基础。要从生活和艺术中汲取肢体语言的丰富素材,去适应不同人物角色的塑造。
我们不妨改变一下传统形体训练的观念,除了用把杆上的芭蕾基础来培养演员的艺术体态和基本素质以外,把形体训练变成演员肢体语言的“表演”训练,将富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感受的“动作小品、哑剧表演”融入其中。让演员自觉调动肢体和大脑的每个艺术细胞参与训练和创作,让他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部位都充满表现力,让他们“由衷地”用身体语言来“诉说”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从而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创作能力以及身体语言的塑造表现能力。甚至锻炼他们达到一种用感知和身体语言将“内心体验”自然、流畅、鲜明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境界,以使内心体验与外观体态达到一种生命本质意义上的真正融合。而这正是影视演员形体训练的宗旨。
3.影视演员身体语言包含的内容
①要注重挖掘身体的动作储量,开发身体每一个细小的部位,包括手指尖和眼神的表现力。
事实上,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宝库一样,储存了无穷无尽的肢体语言。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思绪等(内在因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节奏、力度、质感、秩序的动作。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部位都有可舞性,就看能不能开掘它。在教学中,要善于随时启发学生挖掘身体的动作储量,让他们学会根据不同情景,变换动作的质感和节奏。
②注重身体警觉和敏感的性能,在训练中彼此刺激反应,产生相生相克的各式动作。
就动作的节奏、速度、力度、方向和情绪的变化,教育学生要引起自身身体的警觉,也要产生相应的改变,这就是彼此的刺激和适应。例如,在形体训练中的“感应练习组合”……
③注重对空间的想象。
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空间,学会对空间的调度和对空间的艺术想象。例如,“感应练习”中的“身后一堵墙是怎样形成的?”动作小品:两个小和尚过河,河水有多深?能走过去吗?
④注重身体的各种感觉练习。
对酸、甜、苦、辣、冷、热、静、闹、走、跑、跳、喜、怒、哀、乐等各种身体感觉及肢体语言的训练,不仅要有准确细腻真实的心理感觉,还要有生动形象夸张的外部肢体语言的表现。例如,在形体训练中的“意念与行动”,“摔的组合”等,虽然是素质和技巧的训练,但在编排和情节上,已融合了身体感觉及肢体语言的表达。
⑤要讲究动作的力度和质感。
所谓动作的力度和质感,就是动作的投射线,如手电筒一样照射出来,传达给观众。力度和质感是动作的核心要素,它们的改变可以直接引起动作情绪的变化。所以在表达动作的情绪性时,必须要有鲜明强烈的动作力度和质感。
例如,动作小品《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孩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养鹤。她爱鹤,每天都要与鹤嬉戏玩耍。有一只鹤不小心掉进了沼泽地里,女孩为了救鹤奋不顾身的跳进了沼泽地里,鹤被救了上来,而这位小女孩却永远留在了沼泽地里。故事情节反差极大,从欢乐喜爱到悲伤绝望,其中动作语汇和节奏情绪都要跟随故事有鲜明强烈的变化,造成一种情绪与旋律表现上的落差,达到感情表达的特殊目的。
大学的学习生活毕竟是有限的,影视表演的形体教学所要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很多。有些门类对我们有益处,如果正课时间不够用,还可以利用选修课进行。
通过形体教学为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艺术道路,是这门课教学中应该切实思考的问题,而且这种思考应该贯穿在教学之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