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彝剧的发展与剧目创作的分析介绍

彝剧的发展与剧目创作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一阶段的彝剧主要以业余方式活动,因此它在剧目创作和表演艺术等方面难以积累和提高。

彝剧的发展与剧目创作的分析介绍

三、彝剧的发展与剧目创作

1949年后,彝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得到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1952年人民政府派出医疗队到永仁县进行防病治病,当地彝族业余文艺爱好者配合医疗队进行宣传,编演了演唱节目《赶快医治好》。此后,一些彝族村寨也出现了用传统歌舞填新词演唱宣传时事政策的节目。1956年合作化运动时,彝族村寨普遍建立了农村俱乐部。大姚县昙华区麻杆房民办教师杨森,看过当年罗守仁、李凤章编演的《委员下乡》等,印象颇深。于是同俱乐部的一些骨干,仿效罗、李两位教师的做法,创作演出了初具戏剧特征的《狼来了》、《牧羊在林中》、《半夜羊叫》、《两个犁手》、《谁是医生》等剧目。

1954年4月,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建州大会上,大姚县昙华山麻杆房俱乐部业余剧团演出了经过修改,具有戏剧特征的剧目《半夜羊叫》,同年12月,文化部大理召开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大姚县红旗人民公社业余剧团到会议上演出了《半夜羊叫》等剧目,受到与会代表和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首肯,至此彝剧被确认为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

彝剧诞生后不久,就被舆论界介绍到省内外。1962年1月云南省举行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楚雄州彝剧代表团加工演出了四场彝剧《半夜羊叫》,创作演出了三场彝剧《曼嫫与玛若》。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的《少数民族戏剧选》、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兄弟民族戏剧的花朵》,分别将以上两个剧目收编入集。但这一阶段的彝剧主要以业余方式活动,因此它在剧目创作和表演艺术等方面难以积累和提高。彝剧自1962年全省民族戏剧观摩演出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发展缓慢,活动范围仅限于大姚县昙华山区。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彝剧艺人遭受迫害,业余彝剧团被解散,彝剧演出活动停止。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彝剧的发展得到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彝剧业余演出活动由原来的一个县发展到全州各县,有七个县的专业文工队纷纷创作演出彝剧。

1977年以后,特别是1980年以来,楚雄州举行全州农民业余文艺会演,大姚、永仁两县演出了《山林青青》、《核桃树下》等彝剧剧目,率先使用了汉语彝音(用彝话音调讲汉语),打破了以彝语为舞台语言的局限,扩大了观众面和交流面,使彝剧演出影响扩大到邻近地州县和省城。1982年9月彝剧《歌场两亲家》、《查德恩答》被选拔参加云南省戏曲现代戏调演。

彝剧的剧本文学,彝文典籍《指路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及叙事诗《赛玻莫》等主要以五言体作为其唱词格式,同时有的作者也采用一些散文体、七言体、十言体,并多采用彝族擅长的比较新的手法来润饰剧本。音乐上以各县彝族所属各支系的民歌为素材进行配曲或创作,如【过山调】、【梅葛调】、【玛嫫若调】、【嫁调】、【阿噻调】、【左脚调】等。同时,也将民间曲调改编为器乐曲作为剧中幕间的间奏等伴奏音乐。表演上广泛吸收借鉴其他地方剧种的表演技巧,并结合彝族的生活动作,从彝族舞蹈的各种跌脚步法,衍化出欢快步、愁烦步、迎客步、摧马走场、劳作登山等步法。剧目上大多是反映彝族现代生活的现代戏,也有少数根据彝族民间传说或叙事诗改编的故事剧。这一阶段由于专业文工团队的积极编演,彝剧出现了一批较有成就的编导演员。(www.xing528.com)

在兄弟剧种的影响下,彝剧演员开始有意识地吸收地方戏曲的“四功五法”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在形式上由原来的广场演出或简单的大团场,发展为适应于舞台表演特征、具有布景和舞台虚拟式的表演,使彝剧表演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戏剧特征,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跌脚表演系列”,形成了彝剧表演的独特风格。

1983年云南省文化厅批准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剧团,经过筹备,于1984年3月在原大姚县文工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编制45人,建制为州属县管,州县两级文化部门双重领导,以县为主,团址设在大姚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剧团成立后,先后创作演出了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咪依鲁》改编的四场彝剧《带血的马缨花》,参加了1984年楚雄州彝剧调演,同时还创作演出了《跳歌场上》、《春满彝山》、《篾独尼闹店》,这三个剧目在同年12月又参加“云南省第二届民族戏剧会演”,获“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演出观摩”的演出奖。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剧种,彝剧在创作、演出、观众等方面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仍然应该得到保护和发展,因为正是这一个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剧种,才使我们的戏剧艺术更加多姿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