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傣剧剧目创作
初建的新城戏班,由干崖第二十世土司司暑直接管理。曾移植演出过《三进碧游宫》等剧目,1966年,州傣剧队全体人员参加“社教”,业务活动停止。1969年,州傣剧队全体人员又参加州直属机关学习班,机构随之被撤销。1972年,恢复德宏州建制,重建州歌舞团,在团内设立一个傣剧小组。这时期,专业和业余傣剧组织主要是移植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的选场一类剧目。1978年,根据州委决定,在州歌舞团内成立了傣剧队,对演员有计划地排练一批新剧目。同年,潞西县举行全县农村文艺会演,演出了傣剧《娥并与桑洛》、《海罕》等剧目,受到广大傣族群众的欢迎与喜爱。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9年11月,潞西县召开了全县文化工作会议,会上宣传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各民族艺人致力于发展边疆民族文化艺术,并为在十年动乱中受到迫害和打击的傣剧艺人恢复了名誉。与此同时,其他县也抓了落实政策的工作。从此,各县业余傣剧演出活动又迅速开展起来。
1981年,州歌舞团傣剧队与潞西县文工队联合排演了根据花灯剧《孔雀公主》移植的傣剧《郎推罕》;1982年州歌舞团傣剧队又排演了《海罕》,均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全州的业余傣剧团、队得到迅速发展。仅盈江县就发展到一百七十多个,潞西县发展到六十多个,陇川、瑞丽、梁河、畹町等县、市不少村寨也恢复或新建了傣剧演出组织。为了培养专业和业余傣剧人才,省、州、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曾多次举办创作、导演、表演、化装和武术等培训班。其中,由省群众艺术馆和州文化局在芒市举办的傣剧讲习班,参加学习的有专业、业余傣剧工作者共四十人,排练了傣剧《海罕》以及移植剧目《杨门女将》、《一千八》等,并到全州巡回演出,推动了各地傣剧的发展。1981年8月,由潞西县文教局与县文化馆在芒市城郊的松树寨联合举办了培训班,傣剧老艺人、中青年业余作者二十余人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历时二十天。培训期间,潞西县老艺人方一龙传达了省戏剧创作学习班的有关精神,交流了他多年来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二十多个傣剧剧本所积累的经验和感受。同时,还对傣剧句式、唱词、音韵及上半句与下半句、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归纳。甘必润、邵五等老艺人交流了他们在傣剧创作中的体会。其间,大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影响较大的《娥并与桑洛》的剧本结构作了剖析。学员们创作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中型剧本十四个。其中,中青年傣剧作者波岩洪、蒋上补、刀干相、金安等创作改编的《板滚罕》、《阿暖相勐》、《尚管罕鸾》、《海罕》等剧本别开生面,富有特色,龚祥国等老艺人一致称赞这几位中青年作者就像缅桂树上刚开放的花朵,吐露芳香。培训班期间创作的《板滚罕》、《阿暖帕罕》、《尚下撒》、《阿暖弓关》等剧本后由潞西县的业余傣剧队排演,《阿暖帕罕》1985年参加德宏州业余文艺会演,获剧本创作二等奖。(www.xing528.com)
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户弄傣剧队曾先后排演过创作剧目《保焕》,移植剧目《夺印》和根据傣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傣剧《娥并与桑洛》、《帕莫鸾》、《千瓣莲花》等剧目,受到观众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赞扬。户弄傣剧队除在本乡的各村寨经常演出外,还被邀请到本区以外的许多傣族村寨以及邻邦缅甸的一些村寨演出,为增进中缅人民友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愿傣剧这朵民族之花不断繁荣昌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文所用史料来源于《中国戏曲志·云南卷·傣剧志》,所用图片来源民族艺术研究《流光溢彩——云南民族艺术六十年礼赞(1949—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