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当分类和花灯歌舞语汇以及伴奏
行当最先只有小生、小旦、小丑,统称为三小,后来由于剧情的需要,才有了老生、老旦、青衣等行当。花灯歌舞的语汇十分丰富,主要有“颠步”、“崴步”两种(其中还有正崴、反崴之分)。花灯歌舞是根植于农村的民间艺术,故农村的崎岖不平的山路及农村青年在劳动后的欢快心情,都在花灯歌舞中得到体现,因此,活泼清新、开朗豪放、朴实健美、乡土气息浓厚就成了花灯歌舞的风格特点。“崴”主要是靠胯的左右崴动而带动腰和上身向相反方向的左右摆动,只有这样“崴”,才能完整地表现出花灯歌舞这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崴”的过程中,手的动作“风摆柳”、“捻扇”则是配合崴步之中的基本准则。花灯舞蹈,除了少数空手跳外,一般都需持“扇子”、“手巾”、“伞”。而极为丰富的“扇花”,则是“捻扇”、“扣扇”、“满扇”、“抖扇”、“团扇”、“翻扇”等,这就是云南花灯舞蹈“扇花”的特点和基本动作。
(剧照由云南省花灯剧院提供)
在传统花灯舞蹈表演形式中,不带情节的集体舞蹈,多属于“团场”性质,即在演出之前,热热闹闹地跳上一番,把场子拉开,引来观众;舞中的唱词与舞蹈没什么关系,多数唱“十二令”及“历史故事”,如《红灯舞》、《赞花扇》等的“团场”均属集体舞蹈类。另外,如《小邑拉花》、《大屯拉花》等则是有“岔老”和“岔小丑”出场的即兴表演,由跳得较好的老艺人或“灯头”担任此角色。
花灯剧《岔老》剧照(由云南省花灯剧院提供)
花灯剧《闹渡》剧照(由云南省花灯剧院提供)
花灯舞蹈一般由弦乐和打击乐伴奏,弦乐以月琴、二胡为主,有的地区以竹笛为主;打击乐以鼓、镲、钹为主,嵩明一带的“团场”,唢呐则是突出的伴奏乐器。
带大道具的花灯舞蹈《蚌壳灯》、《虾灯》、《鱼灯》、《划龙船》、《龙灯》(包括“板凳龙”)及《霸王鞭》等,都是以前逢年过节唱灯时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花灯舞蹈的形式,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www.xing528.com)
由于云南花灯的支系多,各支系的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文化等条件以及艺人们的发展与创造的差异,故各地花灯支系的舞蹈又各具特色,体现出了强烈的“共性”和突出的“个性”,花灯舞蹈的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四个地区特征。
(一)滇西地区(姚安、大姚、弥渡一带)
这一地区的花灯舞蹈“崴”的幅度较大,“平崴步”、“风摆柳”及“捻扇”使用较多;整个舞蹈较为开朗、豪放、朴实,乡土味浓郁,风格特点较突出;代表性舞蹈有《小邑拉花》、《大屯拉花》、《十大姐》、《崴连厢》等。
这一地区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其受京、滇剧表演艺术的影响,戏剧性方面的发展较为突出,如“灯夹戏”、“新花灯”等。花灯舞蹈也就与戏剧性、性格化联系较紧密,并形成了“生、旦、丑”等刻画人物性格的舞蹈及舞蹈语汇,如《三访亲》中媒婆及丑相公的舞蹈、形体动作;《玉药瓶》中的小生及众仙女的舞蹈、形体动作;《闹渡》中的老旦、花旦、丑相公的舞蹈、形体动作,均以刻画人物为主。
这一地区花灯风格特点为“纤细”、“小巧”、“活泼”,步伐以“小崴”、“船步”、“跨崴”为主,扇花以“满扇”、“翻花扇”、“逗扇”使用较多。代表性剧目有《玉药瓶》、《三访亲》、《夫妻打鱼》、《绣荷包》、《探干妹》、《刘成看菜》、《打花鼓》、《红灯舞》、《秧老鼓》等,均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
花灯剧《探干妹》剧照(由云南省花灯剧院提供)
这一地区以罗平的《赞花扇》为代表。舞蹈语汇、跳法、唱腔及打击乐均有自己的特点,它着重于“舞姿的造型”、“画面的变化”及“扇花”的运用。步伐中吸收了彝族舞蹈的特点,“颠跳中崴”较为突出。三人舞蹈的动作、画面及舞姿造型,除在玉溪花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运用外,在《赞花扇》里的运用也较多。
(四)滇南地区(蒙自、建水一带)
这一地区处于彝族聚居区内,花灯舞蹈中吸收了许多彝族舞蹈“踩荞步”的动作特点,如“颠步”、“揉踩步”,都既有彝族舞蹈的灵活、刚健的特点,又保持了花灯“崴”的成分,在丰富了舞蹈的同时,又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滇南花灯独特的风格特征;并配以“扣扇”、“翻扇”、“小鱼抢水”以及舞姿中“跪凤朝阳”等形体动作,形成别具一格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