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性职业戏剧脱胎于社区戏剧,所以在介绍其历史的时候,要先从美国社区戏剧的发展开始,目的主要是追溯美国社区性戏剧的萌芽,而不是罗列社区性戏剧的全部历史。
早期美国的社区戏剧运动、业余戏剧运动和小剧场运动是很难区分的,它们都是在与商业戏剧的对抗中产生。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波西·马凯(Percy Mackaye)被公认为是社区戏剧实验的早期先锋,他写了两本书《市民戏剧》(The Civic Theatre)和《社区戏剧》(Community Theatre),提倡社区对戏剧的直接参与,认为社区可以从戏剧这样一种亲切的仪式中获益,是积极的休闲,甚至是对休闲的救赎[5]。他以假面剧和露天剧的形式排演社区戏剧,1909年7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上演《格劳西德露天剧》(Gloucester Pageant),2 000多位市民参加演出,观众达25 000人。
随后,社区戏剧运动可以说是风生水起,美国戏剧联盟(The Drama League)致力于戏剧进入美国各地的小镇。1925年,曾有2 000个社区剧团向这个组织登记过。这些社区剧团中不乏佼佼者,如克利夫兰表演剧院和帕萨迪纳剧院,在当时的规模就很大,已经初具非营利职业戏剧的规模,现在依然是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中的佼佼者。不过,它们虽是地区剧院的先驱,目前也是非营利职业戏剧的重镇,却并不是这里所要讨论的社区性职业剧场,它们现在基本上是本章开头提到的标准的非营利职业戏剧“机构艺术”,有固定的演出季,演出剧目的内容大多数和本社区并无直接关系。
很多人愿意把社区性戏剧,追溯到1935开始的联邦戏剧计划(Federal Theatre Project)。联邦戏剧计划对非营利职业戏剧的影响,是在于该计划由政府以促进就业的名义直接资助戏剧艺术家,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让大家接受了艺术家是需要别人来养活的这一事实。联邦戏剧计划对社区性戏剧的影响则是其独特的创作方式——活报剧(Living News Theatre)。在联邦戏剧计划下,全国各地的戏剧艺术家即时地以戏剧形式迅速对涉及当时当地国计民生的新闻热点问题作出反应,与当地的观众形成了强烈互动,被称为人民的戏剧,带有较强的左翼色彩。即使是以民主为自豪的美国上层也对这样的草根戏剧坐立不安,招致国会会员的批评和质疑。
如果说大萧条背景下的联邦戏剧计划带有明显的左翼革命色彩的话,诞生于二战尾声时的“威斯康星思想剧院”(Wisconsin Idea Theatre)则具有明显的社会改良色彩。威斯康星思想剧院并不是一个实体的剧院,而是在“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背景下诞生的戏剧文化项目。该计划于1943年由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的教师罗伯特·伽德(Robert Gard)发起并实施。发源于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思想的理念是这样的:大学除了校内的教学以外,还必须能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公共政策决策咨询,能为当地的社区提供直接的帮助。简而言之,就是威斯康星大学必须为威斯康星州做出贡献。罗伯特·伽德相信,戏剧也能为社区做出贡献,在基金会的支持下,他寻找一切机会,联络所有对戏剧感兴趣的人士,把戏剧推展到各种形式的社区中。他致力于提高威斯康星州内的儿童剧场的水平,在从未接触过戏剧的社区里排演社区自己的故事,鼓励信仰团体以戏剧的方式发展他们的信仰故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六七十年代,罗伯特·伽德本人成为社区戏剧的象征性人物。
也就是在六七十年代,地区戏剧运动兴起,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制度趋于完备。社区性职业戏剧在戏剧为社区服务的理念及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的制度的影响下,开始真正地活跃起来。60年代比较著名的社区性职业剧团是旧金山默剧团、农夫剧团(El Teatro Campesino)、面包和木偶剧团以及混血剧团(Mixed Blood Theatre)。
1959年,旧金山默剧团成立并有了第一场演出,创始人是荣·戴维斯(Ron Davis)。一开始默剧团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社会抱负,剧团的演出在室内进行,观众也基本上是白人中产阶级,戴维斯是个戏剧实验者,反感主流的心理现实主义,在演出中喜欢进行各种非主流的戏剧形式的实验和创新。但是到1962年的时候,旧金山默剧团首次在公园里演出,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和意大利人前来观看,开始了剧团迄今为止在旧金山各处公园里的免费演出。和纽约公园里免费的莎士比亚不同,旧金山默剧团的演出单里没有经典,剧目大都围绕当时人们正在热烈讨论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并且坚持采用适合户外的戏剧手法,表现形式极具娱乐性,剧团所采用的各种非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有:哑剧、杂技、面具、即兴喜剧、魔术、游行、幻灯等,都是比较夸张的戏剧艺术手段。无论是戏剧的话题还是演出形式对观众都有极强的吸引力,颇有联邦戏剧计划的风格。从室内走向公园,从实验走向敏感性热点话题,旧金山默剧团具有了明显的社区性戏剧特征,和当地观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公园里,演员和观众在演出开始前和演出结束后会轻松地交谈,建立亲密的关系,演出时演员也习惯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入戏出戏非常自如,有明显的布莱希特特征。但是在1969年,剧团因演出布莱希特的未完成作品《杜兰朵》时,在到底是该单纯为工人阶级演戏还是也为年轻白人演戏上,成员们发生了分裂,戴维斯和马克思主义者均退出了旧金山默剧团。之后,旧金山默剧团依然每年夏天在旧金山的公园里免费演出,形式为政治喜剧,内容则有强烈的政治性,从全球问题如南非的种族主义、以色列和平、沙漠风暴等到旧金山的住房问题和生态问题,皆为观众当时比较关注的问题。1993年,旧金山默剧团曾邀请日本、菲律宾、中国香港等亚洲艺术家,共同创作《产业外移》,讨论的问题是国际资本向第三世界转移的问题。(www.xing528.com)
农夫剧院创立于1965年,创建者路易斯·瓦尔迪兹(Luis Valdez)曾是旧金山默剧团的成员,至今依然活跃在美国剧坛。他发愿要以戏剧为自己的社区族群服务,这个族群就是奇卡诺(Chicano),所以农夫剧院是特别属于奇卡诺人的社区性剧院。奇卡诺人是指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生活的一群拉丁语英语双语族群,祖先是美洲的原住印第安人。在美国建国初期,美国从墨西哥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划定了现在的边界,当时有一大批原住民成为美国公民,他们中间有的是墨西哥人,原来受西班牙葡萄牙人的殖民,说的是拉丁语,成为美国公民后,也开始说英语。这部分人和美国黑人、亚裔及犹太人等成为美国多元弱势文化族群中的一群。上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深入,奇卡诺运动和美国黑人运动一样也开始了发展,奇卡诺的文学艺术也逐渐兴盛。农夫剧院成立于奇卡诺葡萄采摘农夫的一次大规模罢工中,是工会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致力于直接的社会变革。瓦尔迪兹运用在旧金山默剧团学到的即兴喜剧技巧,和墨西哥的民间表演方式相结合,创作出了叫做艾克托斯(Actos)的讽刺短剧,此短剧最大的特点是西班牙语和英语的双语演出,时间为15分钟左右,以喜剧的方式表现罢工工人自己的生活。短剧常在葡萄采摘场演出,或者在平板卡车和工会礼堂演出。如果几个艾克托斯凑起来就会变成大型的演出,艾克托斯后来还到全国各地巡演,扩大了奇卡诺文化的影响。70年代,农夫剧院从工会中独立出来,剧院使命也发生了转变,从完全的社会变革转向奇卡诺社区的凝聚力建设,瓦尔迪兹提出了“伟大精神”的概念,在作品中引入与奇卡诺人有关的宗教和神话故事,特别是玛雅文化故事,试图重塑奇卡诺的文化凝聚力。1973年,农夫剧院和彼得·布鲁克合作举办了八个星期的工作坊,在加州各个奇卡诺聚居地演出,获得了国际名声。瓦尔迪兹一直在农夫剧院致力于以奇卡诺戏剧为载体创造奇卡诺的社区文化,其戏剧引入音乐、舞蹈元素叙述奇卡诺的传奇故事,并在世界各地巡演,有的还拍摄成电影、电视。
受旧金山默剧团和农夫剧院的影响,社区性戏剧的追随者逐渐增多。和农夫剧院服务奇卡诺人社区一样,位于美国北部明尼阿波里斯的混血剧团(Mixed Blood Theatre)和半影剧院(Penumbra Theater),位于田纳西州的手提旅行包剧院(Carpetbag Theatre)和位于新奥尔良的六月虫剧团(Junebug Theatre)则是为非洲裔美国人服务的社区性剧院。70年代后兴起的有路边剧院(Roadside Theatre)、旅途犹太人剧院(Traveling Jewish Theatre)、洛杉矶流浪者剧院(Los Angeles Poverty Department)。
路边剧院成立于1975年,是个巡回在阿巴拉契亚山的流动剧院,不定期地驻扎在贫穷的阿巴拉契亚山区各县,和当地的各色社区合作,讲述阿巴拉契亚人自己的历史故事和当代故事。阿巴拉契亚山纵向穿过美国东部十几个州,相对于东部大城市,很多山民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60年代中期成立了非政府组织,专门致力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艺术活动也被视为山区发展的重要元素。路边剧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剧院深入社区,广泛地和社区居民接触和访谈,根据当地素材创作剧目,然后在全美甚至世界各地巡演,至今已经上演了50多个剧目,在美国43个州、2 000多个社区巡演了他们的作品。在创作和演出过程中,特定社区会更了解自己的历史和现状,人们之间会更互相团结,在巡演过程中,世人会更了解特定社区的故事。
2007年,旧金山的旅途犹太人剧院上演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该演出发掘了在其他演出中不为人重视的一个元素,洛曼一家隐藏的犹太人身份,这出戏实际上是关于一个犹太家庭追逐美国梦的过程。旅途犹太剧院自然是以犹太社区为核心的社区性剧院,它的使命是希望通过戏剧来与世人分享犹太教的一句祈祷语——“修复世界(Tikkun Olam)”。剧院以犹太文化为核心,积极地与其他文化和族群的艺术家合作,试图为旧金山地区的文化多元化做出贡献。回顾一下它们的戏剧项目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它们的使命。剧院成立于1978年,创始人柯瑞·费希尔(Corey Fischer)曾是约瑟夫·谢肯的开放剧院和约瑟夫·派普的大众剧院的成员,显然他把东部的实验戏剧精神和为大众服务的戏剧精神贯彻到了西部的犹太社区性戏剧中。它们创作的剧目有关于最后一个犹太意第绪语诗人的,有关于虔敬派犹太教徙刺杀托洛茨基的,有关于非裔美国人和犹太人关系的,有关于犹太人和异族通婚的,有关于中东故事的。剧院还创作关于穆斯林和犹太人关系的剧目,首次将阿拉伯裔美国人拉进了旅途犹太人剧院的观众厅,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1985年,社区性剧团洛杉矶贫困部成立(Los Angeles Poverty Department),剧团的首字母缩写和洛杉矶警察局相同,不过,这个剧团恰恰是令警察头疼的街头流浪者组成的,位于洛杉矶的贫民窟街区(Skid Row)。洛杉矶的贫民窟位于洛杉矶的一个街区,方圆有50多个街区,有很多无家可归者。剧团创始人是约翰·梅尔培德(John Malpede),剧团的使命是表现生活在贫民窟区人们的生活现实及其希望、梦想和权利,用戏剧和其他表演艺术表达贫困者及造成贫困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剧团由专业戏剧工作者和社区的流浪者共同组成,剧团的核心人员有比较稳定的工资,是一份正式的工作,每个参与戏剧活动的人都按小时计算报酬,如果正式参加演出还能得到对流浪者来说比较可观的一笔报酬。这和社区戏剧的志愿者性质有根本的不同。另一个不同是,约翰·梅尔培德认为,剧团的任务就是创作出有艺术质量的演出,而不是仅仅让流浪者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在长期的剧团实践中,有的流浪者的艺术素质得到了开发和训练,现在已经成为剧团的核心成员,从事导演和演员方面的工作。由于剧团工作的独特性,洛杉矶贫困部现在已经世界闻名,也应邀走出洛杉矶,在全美和全世界众多城市开展流浪者的戏剧活动。
80年代组建的另一个社区性剧团也比较独特,叫做印地哇喃·嗯·查喂(Idiwanan An Chawe),是专为居住在新墨西哥普胃洛尔的印第安祖尼部落建立的。祖尼族有口头语言,但没有文字,这个剧团居然为他们创造了拼音字母,试图为他们建立书面语言。该剧团曾和路边剧院合作了一个大型戏剧项目《玉米山/松树山》(Corn Mountain/Pine Mountain),这是一出双语音乐舞蹈剧,探讨了祖尼文化和阿布拉契亚文化之间的相同和不同。
60年代开始的社区性戏剧,到今天已经快50年了,形形色色的扎根于某个社区的剧团层出不穷。而另一种形式的社区性戏剧组织也开始出现,如社区表演公司(Community Performance Inc.)。该公司由理查·欧文·吉尔(Richard Owen Geer)领导,他自己是一位导演,在西北大学取得了人类表演学博士。公司为全美各地的社区表演艺术计划提供服务,也就是说社区性戏剧的开始不再是某位戏剧艺术家的冲动和理想,而是来自社区本身的需求,社区雇佣一个艺术家来完成社区性戏剧。吉尔就在90年代受雇于美国南方的米勒县,用四年时间在当地组织了叫做“鱼香酱汁”[6]的戏剧计划,获得了巨大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