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非营利艺术组织对创意经济的贡献,人们首先想论证的是它能为创意经济产业链创造多大的价值。
纽约市长在“创意纽约”的开幕词中自豪地举了一个例子。2005年底纽约中央公园举办了一个称为“大门”(The Gate)的艺术展。这是由纽约的两位艺术家捐赠的艺术装置,7 503个金黄色的带有门帘的大门如巨龙般蜿蜒在中央公园。这一为期短短16天的艺术展示为纽约市带来了2.4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吸引了400万观众,其中30万为国际游客[16]。据调查,单单中央公园附近的旅馆就全部客满,而去年同期的入住率仅为50%。更不用说为其他行业带来的收益了。非营利部门研究专家认为:
非营利艺术组织对当地社区有显著的经济影响。比如在旧金山湾地区,一项研究表明,1985年当地的艺术组织为当地带来了2.4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吸引的观众远远超过了各种营利性的场馆设施。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和克里夫兰,地方经济因此受益。生活质量指数调查也常常指出艺术组织为社会带来的益处。而大型公司发现哪里有令人振奋的艺术节目,哪里就更容易吸收和留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17]
然而人们常常忽略的一点是,创意经济的提出不单单是经济问题。创意经济是首个以人的创造能力为对象所定义的经济现象,这才是创意经济提出的价值所在。
从政策层面来讨论创意产业,创造了多少财富,增加了多少就业机会,是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但这不是全部的内容和最根本的目标,对整个社会的改造和更新才是创意产业的最高境界,创意产业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社会,发展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18]
也就是说,创意经济不单是为经济而创意,更是为创意而经济,是用市场的或者非市场的方式来激发人的创意,提高人的素质。所谓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都是服务于创意的组织形式。只有在这样的观念下,创意产业才能打破传统产业的划分,对其重新组合。
美国创意学者佛罗里达提出了3T(Technology、Talent、Tolerance)理论,认为城市创意能力受到技术、人才和宽容度的制约。人们往往把宽容理解为文化的宽容,但非营利艺术组织给出了一个制度宽容的例子。人们把资金捐赠给艺术家,让他们自由地完成自己的梦想,这是一种基于文化宽容之上的制度宽容,是从观念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化表现。正如纽约市长在“创意纽约”的开幕词中所说,演员来到纽约不是为了成为营利剧团的演员或者非营利剧院的演员,对他来说,演员就是演员,两者是为他服务的工具,他才是主人。也正因为非营利戏剧大大激发了戏剧人的创意,所以百老汇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剧目来源。如音乐剧《房租》(Rent),如果没有当初理查德基金会的4.5万美元的捐助,就不可能由非营利剧院纽约戏剧工作室上演而引起注意。而耶鲁定目剧院也成功地向百老汇输送了10个作品,获得9项托尼奖。非营利和营利戏剧在美国已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为戏剧创意提供了组织平台。
实际上,在各国提倡创意经济的时候,都提到了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了全球第一个创意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创意国度》,其中便提到对文化部门的捐赠问题,认为必须“通过税收减免鼓励对核准的文化组织作出捐赠,这些文化组织包括表演艺术、音乐、文学、设计、工艺品、视觉艺术、电影、社区艺术、原住民艺术”[19]。
新加坡在创意纲领性文件《文艺复兴城市》中也对私人和企业对文化的捐赠过低而表示忧虑,认为“在新加坡展示世界一流的艺术和文化,私人部门的赞助能力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应该明确区分私人部门的投资、赞助和捐赠三种身份”[20]。
而中国关于非营利组织虽然也有相关优惠政策,但对非营利组织尤其是非营利艺术组织的法律主体界定依旧比较模糊,而具体的免税和捐赠税收抵扣程序也不健全,制约了非营利艺术组织的发展。
在中国的创意经济建设中,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倡导非营利艺术组织,为它的发育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繁荣创意经济,并实现发展创意经济的根本目标——提高每一个人的创意能力和生活质量。
而艺术工作者们也应该积极利用现有的政策,主动地以非营利组织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梦想。
【注释】
[1]城市未来中心报告(The Report of 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创意纽约》(Creative New York),www.nycfuture.org,2005年12月,17页。
[2]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城市和创意阶层》(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纽约Routledge出版,2005年,157页。
[3]纽约城市未来中心:“创意纽约”论坛发言记录,http://www.nycfuture.org/images_pdfs/pdfs/Full% 20transcript% 20of% 20Creative% 20New% 20York% 20Conference.pdf,2006年4月4日,5页。
[4]城市未来中心报告(The Report of 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创意纽约》(Creative New York),www.nycfuture.org,2005年12月,11页。(www.xing528.com)
[5]同上。
[6]詹姆斯·海尔布隆(James Heilbrun)、查尔斯·格雷(Charles M. Gray):《艺术文化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8页。
[7]《美国剧院和制作人联盟演出季统计》:http://www.livebroadway.com/season_by_season_stats. html。
[8]《美国戏剧交流会2005年报告》:http://www.tcg.org/pdfs/tools/TheatreFacts_2005.pdf。
[9]以上数据均来自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美国如何赞助艺术》(How the United States Funds the Arts),2004年10月,http://www.arts.gov/pub/how.pdf。
[10]詹姆斯·海尔布隆(James Heilbrun)、查尔斯·格雷(Charles M. Gray):《艺术文化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n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127页。
[11]理查德·E·凯夫茨:《创意产业经济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220页。
[12]詹姆斯·海尔布隆(James Heilbrun)、查尔斯·格雷(Charles M. Gray):《艺术文化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31页。
[13]斯蒂芬·郎格雷(Stephen Langley):《美国戏剧管理和制作》(Theatr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in America),Drama Book Publishers,New York,1990,38页。
[14]玛蔻·琼斯(Margo Jones):《环形戏剧》(Theatrein the Round),New York:McGraw-Hill,1965,55—56页。
[15]约瑟夫·维斯里·蔡格勒(Joseph Wesley Zeigler):《地区性剧院:舞台革命》(The Regional Theatre:The Revolutionary Stag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3,2页。
[16]纽约城市未来中心:“创意纽约”论坛发言记录,http://www.nycfuture.org/images_pdfs/pdfs/ Full% 20transcript% 20of% 20Creative% 20New% 20York% 20Conference.pdf,2006年4月4日,3页。
[17]麦克尔·奥尼尔(Micheol Oneil):《第三美国:美国非营利部门的兴起》(The Third America:The Rise of Non For Profit in America Part),Jossy Bass Inc. Publishers,1989,83页。
[18]蒋多:《许焯权: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问题》,http://www.xianidea.com/read/read.asp?Id= 102411。
[19]澳大利亚艺术和通讯部:《创意国度,投资文化》(Creative Nation,Investing Culture),http://www.nla. gov.au/creative.nation/contents.html。
[20]新加坡信息、交流和艺术部:《文艺复兴城市》,12页,http://www.mica.gov.sg/mica_business/ attachment/ERC_SVS_CRE_Chapter2.pdf?sid= 131&cid= 12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