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电视文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在戏剧艺术濒于危机,铅字文化陷入困境,电影也被称为“夕照艺术”的今天,电视艺术却奇迹般地被称为“文化的象征”。[29]
一、电视文艺的出现契合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趋势
这种趋势集中体现为日益灵活、准确地记载史实,广泛及时地传播信息。众所周知,音像资料较之文字符号在记载史实方面要准确得多,它能够使旧案重现,历史重演。人们可以推翻一场文章诉讼,却无法赖掉声像俱在的公堂实录。磁带录像的高度灵活性,可以使任何一段历史在我们面前“重演”,其准确性和清晰度超过以前的一切文化传媒。
从信息的传播效果来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加入传播媒介的行列,它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为人们随意交流任何一种信息。这对于现代社会(实际上正是信息化社会)的一切活动来说,都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布鲁斯·巴顿把它称之为“一只无形的巨手”,托尼·施瓦兹则把它比喻为“第二个上帝”。正是在文化信息的记载与传播上,电视文艺契合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二、电视文艺的发展适应了艺术反映生活的综合化要求
如果说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愈益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从而将科学的类别分得更精细的话,那么,艺术家在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则走着一条与此相反的高度综合化的道路。这是因为,各种艺术依靠自身的表现力去直接描绘现实时,都有一定的限制。时间艺术苦于不能占有空间,空间艺术又无法赢得时间的延续,它们在全面反映现实生活的重任面前都痛感自身的苍白无力,于是就迫使各门艺术从其他的艺术吸收、借鉴,以扩大自己的间接表现力。[30]
电视艺术正是在各门艺术相互影响和渗透而趋于综合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得天独厚的强大优势。如同人们论述电影的表现优势那样,电视艺术几乎综合了古往今来一切艺术的某些表现要素,较之银幕时空具有更为广泛的兼容特性。电视文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正是在整体、综合地反映生活这一艺术发展的趋向面前,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www.xing528.com)
三、电视文艺已经和正在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人的生活习惯和日程安排是按照电视节目表行事的。今天的电视节目,特别是那些颇有魅力的文艺节目,已经进入每个人的生活程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文艺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还直接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是由当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组合高频演进,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所决定的。从时间和效率出发,大家都在设想用最简捷的方法去做最繁杂的事情。无论是演讲稿、解说词,还是旨在点染铺排的叙事作品,省略法已经被普遍应用。那种娓娓道来、从头说起的思维模式,已被突出重点、含蓄蕴藉所代替。[31]
事实上,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大体时,通常都是经由局部连缀、片段组合而获得整体印象的。这种通过必要的跳跃、省略中间环节的思维方式,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突进。法国著名的电影心理学家米特里曾反复强调蒙太奇的非连续性与人们感知活动的必然联系。他从人的心理机制出发,认为尽管审美客体给人们的印象是断断续续的,但当人们将感知后的连续性转到被感知的事物上时,人们对周围事物就会产生一种连续的整体感。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电影电视诞生后才具有的。只是当它受到电影蒙太奇思维的影响之后,这一思维特性才越来越突出和强化罢了。
当然,一种思维方式的演进,不仅受到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嬗变。在电视文艺作品中,通过镜头的分切与组接,可以省略下许多不必要的过程,而将最关键的动作、最精彩的场面展示出来,取得导引点化、思接千载的艺术效果。同样,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用极其简要的材料编制出美妙的理想花束,则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进化与成熟。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先生还指出,现代人普遍具有一种图像性思维和图像性信息处理能力,并称现代青年为“图像人”,甚至用“图像性”来表示他们的性格特点。归根结底,也是在说明电视思维对人类思维的巨大影响。[32]
事实上,生活向人们展示的色彩远没有被全部认识,电视文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还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