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占领区的演剧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占领区的演剧活动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期的北京沦陷时期的话剧活动,以北京剧社为主干力量。演出以磅礴的气势和抗战的激情轰动上海。“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8月15日,中国剧作者协会更名为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在卡尔登戏院召开了有200个演职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决定立即成立救亡移动演剧队。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占领区的演剧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话剧演出艺术出现了一个空前绝后、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其中以抗战后期的19411945年间的成就最为辉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剧作者协会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演剧活动,此阶段的固定场所演剧活动以抗战为主题,以集体创作为方法,以大规模演出阵容为气势,相继创作演出了以保卫卢沟桥为内容的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作品。同时改变方针,进行移动演剧活动,前后组成了13个救亡演剧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演出街头剧等。

随后,上海相继进入孤岛时期和沦陷时期,在日伪统治的白色恐怖下,各演剧团体仍然坚持以各种形式的方法和策略演出,在租界内,在大街小巷里,话剧艺术在如此挤压下,并非萎缩而是生根发芽,不断抽枝。主要的演出团体以上海剧艺社、中国旅行剧团和上海苦干剧团为最活跃,创作并演出了一批在艺术上和内容上都达到艺术水准的剧目,涌现出舞台剧的大牌演员;而几个活跃的商业性剧场也不断地创作一些剧目,为孤岛演剧活动添砖加瓦。

同时期的北京沦陷时期的话剧活动,以北京剧社为主干力量。北京剧社是个有组织,有目的,有思想,有艺术水准的较专业化的剧团,上演了一批中外名剧,为推动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话剧运动贡献了力量。

第一节 上海抗战爆发时期话剧活动

1937715日,夏衍以地下党员的身份,在召开的上海剧作者协会的全体会议上提议扩大上海剧作者协会为全国性的组织,即更名为中国剧作者协会,得到全体会员的拥护,当日成立了中国剧作者协会。

协会成立后,马上着手两件工作:一是动员和组织会员编演反映“七七事变”的话剧《保卫卢沟桥》;二是筹划、组织救亡移动演剧队。

730日,《保卫卢沟桥》定稿付印。全剧由3个连续独幕剧组成:第一幕《暴风雨的前夕》;第二幕《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第三幕《全民的抗战》。它由17人集体写作,19人为导演团成员,上海各剧团、各电影公司近百名主要演员参加了演出和剧务工作。其中第一幕由于伶、张季纯、章泯、崔嵬等执笔编词;第二幕由马彦祥、凌鹤、王震之、姚时晓等执笔编词;第三幕由宋之的、陈白尘、赛克(陈凝秋)阿英等执笔编词;全剧由冼星海、周巍峙、贺绿汀作曲。

87日,《保卫卢沟桥》在上海南市蓬莱大戏院演出。演出以磅礴的气势和抗战的激情轰动上海。每天日夜两场,场场爆满。剧团还为欢迎刚归国的郭沫若和刚出狱的沈钧儒、邹韬奋等临时加演,消息传出,十几分钟内就卖光了全场的戏票。演出后,郭沫若提笔为该剧题诗:

卢沟桥已经失掉了,我们依然要保卫卢沟桥;卢沟桥它是不想失掉,在我们精神中的卢沟桥,那永远是我们的。卢沟桥虽然失掉了,我们依然要保卫卢沟桥。

演出一直持续到“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它的上演,揭开了抗战戏剧的序幕。

“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815日,中国剧作者协会更名为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在卡尔登戏院召开了有200个演职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决定立即成立救亡移动演剧队。各救亡队迅速在几天内完成了准备工作,共成立了13个救亡演剧队,每队15人左右,以演出的方式为抗战进行宣传和募捐。

在“把戏剧送上前线”,“戏剧上街、戏剧下乡”等战斗口号的鼓舞下,救亡演剧队除了两个队留在上海以外,均离开大城市,走向工厂、农村、前线,他们的足迹遍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直至香港越南新加坡和南洋等地,为抗日募集捐款。

各演剧队的工作和演出节目是以演小型的抗战剧为主,辅之以歌唱、演讲、杂耍、漫画等。代表性的活报剧、街头剧和独幕话剧有《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等,当年大江南北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好一记鞭子”;代表性的系列剧除了《保卫卢沟桥》以外,还有三幕剧《上海战争》,它也是由3个独幕剧连缀而成,包括《火中上海》、《保卫上海》、《黄浦江边》等;代表性的多幕剧有《米》、《飞将军》、《民族万岁》、《台儿庄之春》(又名《鲁南之花》)、《塞上风云》、《卢沟桥》(又名《永定河畔》)等。

19385月,洪深在汉口发表的《戏剧突击》一文中说:“今后的戏剧工作,就在于更加把握戏剧的突击性,更加发挥戏剧阵线上的突击精神。”[1]

于是,突击性的战时舞台基本上是临时舞台。如乡下演草台戏的庙台舞台、广场中的“借地搭台舞台”、街头的“搭凳铺板”,或借个台阶的“舞台”,甚至是“木船舞台”。

第二节 上海孤岛时期演剧运动

“八一三”淞沪战争后,国民党的军队撤出上海,上海除了英、美、法等公共租界外,都沦于日军之手。当时被称作是孤岛。没有撤走的戏剧工作者,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利用租界之间的矛盾和特殊的关系,在敌伪的四面包围的恶劣环境下,展开以政治色彩不能太鲜明的娱乐形式为掩护的独特的演剧方式。

一、演出机构

孤岛时期的上海话剧的演出机构有两种形式。

()以剧场为单位

剧场按照商业化的模式运营,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交际场所,越是新建的,设备为现代化的剧场,越是文化消费人群的聚集地。在当时的报刊娱乐广告中,话剧演出场所主要集中在绿宝剧场、东方书场和荣记大世界,它们在孤岛时期是相对稳定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演剧演出场所。

()以剧团为单位

剧团与剧场保持着长期合作的关系,如上海剧艺社的长期合作剧场是璇宫剧场,中国旅行剧团的长期合作剧场是辣斐剧场。

二、上海剧艺社

1937年底,地下党组织曾发起组织过青鸟剧社,于1938元旦公演过《雷雨》、《日出》、《女子公寓》(于伶)、《大雷雨》等剧,演出后,因孤岛政治环境的恶劣,话剧界内部组成人员的成分复杂、思想上的分歧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不久便自动解散。接着孤岛演剧的灵魂人物于伶、李健吾、顾仲彝、吴仞之又想方设法准备成立上海艺术剧院,严格挑选人员,以严肃研究剧艺为号召,在阑心戏院上演了王尔德编剧、顾仲彝改编、李健吾导演的《梅萝香》,得到好评,但法国租界不予登记,艺术剧院夭折。之后,他们改变策略,决定采取“挂着洋商牌子”,改编外国进步剧本,争取合法演出的办法。李健吾、顾仲彝等参加了中法联谊会,于1938711日,以中法联谊会的名义正式成立了上海剧艺社。其中吴仞之在剧艺社的导演成绩,确定了他的导演风格与地位。剧艺社的演出活动分为3个时期。

()不定期的游击演出方式(19387月中旬至19392)

1938922日至25日,在法租界工部局大礼堂,上演了由顾仲彝改编、吴仞之导演的《人之初》,导演手法细腻,将喜剧与正剧色彩融为一体,排成了一部社会风俗剧。这部戏得到普遍好评,认为它“是给这个行将死了的‘孤岛剧坛’打了一针救命针”。1027日至30日上演了李健吾根据法国名剧改编的《爱与死的搏斗》及奥尼尔的《早点前》。

两剧上演后,观众反映说:《人之初》没有提出任何一点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的事实,然而,全剧围绕的问题是怎样改变自己的生活,正是英勇抗敌的中国人民所应该严重注意的。《爱与死的搏斗》在含义上较《人之初》深奥,不容易为观众理解,但在思想上的确有很大的启示作用。1938年底及19392月,剧社在卡尔登大戏院分别演出了《女子公寓》、《花溅泪》等,很受上海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反映上海舞女悲惨命运的《花溅泪》(于伶编剧),演出影响极大。

()星期日早场实验演出方式(1939326日至611)

在不定期的游击公演后,上海剧艺社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声望,租到了新光大戏院,开始举行了星期日早场的实验演出。共演出了《这不过是春天》(李健吾,陈西禾导演)、《结婚》(果戈理著,曹靖华翻译,洪谟导演)、《花溅泪》(于伶编剧,吴永刚导演)、《最先与最后》(顾仲彝编剧,吴仞之导演)等剧目。它一方面争取了固定观众,另一方面奠定了长期公演的基础。

()职业长期公演期(19398月至194112)

剧艺社经过一年的奋斗,从游击演出到星期日早场演出,最终发展为在固定剧场的长期演出。地点选在璇宫剧场,签约合同6个月。璇宫剧场是由浦东大厦楼下的一个跳舞场改建的。(www.xing528.com)

193986日公演了于伶编剧、朱瑞均导演的《夜上海》,通过表现具有民族气节的开明绅士梅岭春避难孤岛的种种遭遇,赞颂了坚贞不屈的节操,鞭笞了出卖灵魂的人,它用血淋淋的现实告诫孤岛民众:应艰难地活下去,别拣容易的路走,出卖自己的灵魂。

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除了以前演出过的《花溅泪》、《人之初》以外,演出了顾仲彝改编的、朱瑞均导演的《生财有道》,熊佛西编剧的《赛金花》,宋之的编剧、徐渠导演的《武则天》以及阿英编剧、吴永刚导演的《明末遗恨》(又名《碧血花》)。其中,后者卖座极盛,连演了35天。之后,迁入辣斐花园剧场,又陆续演出了二年之久,相继演出了《闺怨(许子刚译,吴仞之导演)、《家》、《北京人》、《女儿国》、《李秀成之死》、《妙峰山》、《正气歌》和《小城故事》等40多个剧目,其中《家》连续演出3个月满座,创票房纪录。

()解体

1941年夏天,上海剧艺社的部分精锐演员和编导宣布脱离剧社,重组上海职业剧团,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留下来的成员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人心涣散、锐气大减,加之1941128日,珍珠港事变后日军进入租界区,10日,上海剧艺社宣布解散。

三、上海职业剧团与演出《蜕变》

194110月,黄佐临、吴仞之、石挥等人组建了上海职业剧团,他们第一场演出,选择了曹禺的《蜕变》,由黄佐临导演,石挥和丹尼主演,引起轰动,连续演出37场,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直到工部局迫于日本人压力下令停演为止。

《蜕变》的剧情大意是: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一家医院内,院长持“非常时期”可以“非常一点”的想法,得过且过,管理进入无序状态,职员们跟着“玩他妈的”。只有热忱负责的丁大夫在一丝不苟地为伤员医治着。当上级派来的视察专员梁公仰到来时,丁大夫正准备做完最后一个手术离开。梁公仰查出了医院的纱布被主任夫人拿去做了蚊帐,药棉做了棉衣,甚至伤员用的铁床也被院长太太搬回了家。这时,敌机来轰炸了,院长、主任和职工护士们都吓得逃跑了,丁大夫只好叫住被她当做医院员工的“老头儿”帮助她完成给小伤员的手术。手术终于在爆炸声中完成,丁大夫也知道了“老头儿”就是新来的梁专员。梁要求丁大夫留下来,共同建设一个新的前线伤兵医院。二年后,一所新的伤兵医院在抗战的烈火中蜕变而获得新生。

四、业余演剧活动

孤岛时期的上海租界持中立态度,不允许搞群众性的抗议活动。但社会公认演剧是娱乐活动,不受当局查禁,于是,社会上的演出活动活跃起来,主要以行业剧社和学生演剧社的活动为主,曾一时发展为120多个业余剧团。产生了“艺蜂”、“银联”、“邮局”、“海关”、“大同”、复旦剧社等较有影响的剧团,这些剧团后来常搞联合演出,最后发展为戏剧交谊社,也组织星期日公演,曾以“艺林星期小剧场”的名义从1939122日起,一连几个月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了《骑马下海的人》、《刽子手》、《刘三爷》、《获虎之夜》、《求婚》、《冷饭》等剧。1939724日至30日,上海业余演剧团体在黄金大戏院举行了“义卖”公演,演出了7个多幕剧和3个独幕剧。太平洋战争以后,戏剧交谊社改为戏剧产销合作社,以营业性质掩盖统战活动,支持戏剧工作。

第三节 上海沦陷后的苦干剧团

1941128日,珍珠港事件后,日军进驻上海各租界,“孤岛”不复存在,上海进入沦陷时期。当时禁演美国电影,电影院无法维持,给戏剧演出创造了一个空间。一时,“投资有人,编导有人,观剧有人”,剧团的组织“如雨后春笋样地竞相茁长”,“连银幕上的红星”也都“纷纷投身剧坛”。

1942310日,上海卡尔登、阑心等八大剧院同时演出话剧,其中有中国旅行剧团跟由电影明星组成的未名剧团,两家《雷雨》唱对台戏,演出可谓盛况。但是,坚持长期演出的只有1个剧团:苦干剧团。

苦干剧团于1942年在上海成立。主要领导人为黄佐临。孤岛时期的上海剧艺社和上海职业剧团停演了,但黄佐临、吴仞之等剧人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聚集在一起研究话剧和排练戏剧片段,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性的同仁团体。大家共同的信念要为话剧艺术埋头苦干,就决定把它命名为“苦干剧团”。19454月,更名为苦干戏剧修养学馆。

1942年夏,苦干剧团和上海艺术剧团合作,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了3个剧目:《荒岛英雄》、《大马戏团》和《秋海棠》,其中,《大马戏团》在40天里演出了77场。

19433月,剧团演出了李健吾根据佳构剧作家萨尔度的《托斯卡》改编的《金小玉》。由于剧情波澜曲折,丝丝入扣,引人入胜,舞美使用了电光布景,形象逼真,连续演出了1个月,轰动了整个上海。

194310月,苦干剧团为解决经费问题,与申报馆合作,租下巴黎大戏院和辣斐剧场开始了长期演出。公演开始时,他们向观众印发了一篇“献辞”,说:苦干剧团是“整个剧运中的小小环节,我们确信工作的庄严,同时心折一位先贤的警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只要有所皈依,努力决不会白费”。他们一直坚持演出到19462月。

苦干剧团为进行艺术上的多方面探索,演出剧目尽可能地多样化,共演出多幕剧22个,独幕剧5个。其中有《舞台艳后》(根据奥斯托洛夫斯基《无罪的人》改编)、《乱世英雄》(根据莎士比亚麦克白》改编)、《夜店》(根据高尔基《底层》改编)等。在当时上海极其恶劣的政治环境下,敢于并坚持演出如此有分量的话剧,实属不易。

抗战结束后,敌伪对话剧界发动了全面围剿,苦干剧团不得不以歇夏为名,暂时停止了活动。

第四节 北平沦陷后的北京剧社

193845月间,北平沦陷。滞留在北平的一批具有民族意识、有声望和演剧经验的职业剧人,爱好话剧的知识青年们陆续组织了一些业余剧社,如北京剧社、四一剧社、古城剧社、艺生剧社等,其中的北京剧社在当时的北平是影响比较大,成立时间比较长的剧社,当年的《中华周报》曾报道:剧社在古城有着它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性格。19384月,剧团开始筹建,准备先由业余性质逐渐过渡到像中国旅行剧团一样的职业演剧团体。当时剧团成立需要按照日伪警察局、社会局对戏曲班社登记的方法进行注册。申请许可证时,两伪局各批各的,其中之一否了就算不合法。申报登记时,要有两家“殷实铺号”作保,盖章证明,要有固定的社址,并有房东出具证明,如果是业余性质的团体,主持人还必须有固定职业,于是,选中了第一任社长是宋若狂,他利用亲属关系,托情送礼办成了“立案许可”的手续。

在报纸上公开招募后,北京剧社正式成立。193910月,剧社分为两个社团,一个保留原名北京剧社,另一个起名人人剧社。1940年,两个剧社再次合并为北京剧社。先后入社的社员有400余人,主要演员有石挥、张瑞芳、陆柏年、丁莹、白珊、刘景毅、魏石凡、童超、杨师香、舒润华等。

全体社员一致认为,剧社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用罗曼蒂克的方式,提醒人们正视现实生活,振奋精神,扫除障碍,争取美好生活的实现;在演剧实践中,创造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演剧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演剧技术,培养自己成为能同时具有一定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戏剧工作者;承认戏剧艺术的社会功利性,但反对以演剧为捞钱的目的;拿起戏剧这个有力的武器,回击企图消灭中华民族文化的阴谋,针锋相对地推动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戏剧运动。

在前后8年的时间内,剧团相继演出了《天罗地网》、《雷雨》、《日出》、《茶花女》、《原野》等16出戏。

19449月,剧社在刘乃崇的组织下,举办了两期以北师大、北大工学院在校生为主的共有40余人参加的“戏剧干员养成班,培养了一批校园演剧人才。19466月,剧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思考题】

1.从演出影响的角度,试论述《保卫卢沟桥》的意义。

2.谈谈救亡演剧队的演剧形式。

3.谈谈在敌伪包围下的上海剧艺社的演剧方式。

4.谈谈苦干剧团。

5.谈谈北京剧社。

【注释】

[1]洪深:《论舞台美术与戏剧管理》,转引自李畅《中国近代话剧舞台美术试谈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