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中世纪大致是指5世纪末至15世纪的100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形成和繁荣时期。
叠石建筑的坚固剧场在战乱中被毁,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喜剧则因教会的查禁与焚毁而绝迹,因此中世纪的演剧对于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喜剧而言是丝毫谈不上继承性的。然而,基督教、天主教却发现了演剧可以成为宣传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的工具,为吸引教徒,教会在礼拜仪式中采用了许多演剧成分,以“弥撒剧”冠称。开始的“弥撒剧”的语言是拉丁文,欧洲许多国家的民众听不懂,为了广播教义,加强宣传效果,拉丁文逐渐被英语、法语和德语取代,于是宗教剧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发展起来。
中世纪的欧洲演剧起始于10世纪,衰落于16世纪。它没有古希腊戏剧的“悲剧”和“喜剧”之分,常常是在严肃的演剧中穿插谐谑的片断,而在轻松的演剧中加入严肃的说教,相继出现了神秘剧、奇迹剧和道德剧等宗教演剧。
宗教演剧逐渐形成了一种规模,参加者也由牧师逐渐扩大到地方官员、律师以及城市中的民众、商人等阶层。每逢宗教的盛典、国王即位纪念日或者赈灾,都要举行盛大的演出活动。舞台也由教堂扩展到教堂外,由固定地点到移动演出,由搭建临时看棚到建造剧场。
16世纪人文主义旗帜下的以仰慕并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和禁欲主义的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欧洲演剧开始了新的旅途,宗教剧随之衰亡。
第一节 英国的奇迹剧和道德剧
一、奇迹剧
英国的演剧起源于教堂仪式。
9世纪在复活节的弥撒上有一段插曲,只有3行对话,由牧师分别扮演天使和3个马利亚:
天使:哦,信教的妇女们,你们到墓穴里找谁?
天使:他不在这里,他已如他所预言的升到天上。去,把这消息传播,说他已自坟墓中升天。
这个最简单的戏剧雏形,后来首尾又各自增添了别的情节而日渐丰满。如,在探墓的路上,3个妇人在香油摊前停下,买些香油准备涂抹耶稣的身体;又如,与天使对话之后,她们又四处奔走相告各门徒耶稣复活的消息。
他们还把上面的对话以动听的声音唱了出来,唱完后3个马利亚合唱颂词:
妇女:哈里路亚!主复活了:强大的狮子,基督,上帝的儿子。感恩上帝,美哉!
天使:(招呼她们)过来看耶稣躺着的地方,哈里路亚!哈里路亚!
妇女:(跑过去看墓穴,表演已证实耶稣复活的动作)赞美您,上帝……
这时教堂钟声齐鸣。这就是“礼拜剧”或“弥撒剧”。
这个戏是在教堂的十字架前表演的,坟墓用圣坛指代。
大约到了10—11世纪,这种对话和轮唱的方式逐步发展为以演《圣经》故事和圣徒事迹为主的奇迹剧。
二、道德剧
道德剧也是从教堂的布道仪式上演变而来的,大约出现于14世纪下半叶,它采用中世纪常用的寓意手段,把各种道德品质,如贪婪、虚荣、腐败、诚实、勇敢、谦虚、战争、和平、饥饿、死亡等拟人化,塑造的都是标签性的个体。现存最早的一部是1440年前后创作的《牢不可破的城堡》,此剧描写了人类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变化。最著名的一部是1495年前后创作的《每个人》。剧中,上帝把“死亡”叫到跟前,打发他去把“人”捉来赴死。“人”不愿去死,又是用钱赎罪又是苦苦哀求,但“死亡”只听从上帝的,不过允许他带上一个伴儿。“人”求助于他的朋友们,如“美丽”、“友谊”、“力量”、“知识”等,但到最后只有“善行”肯陪伴他。当“人”躺在坟墓里时,天使来给他祝福,然后博士对着观众说道:“牢记着:任他是美丽还是力量,这一切都把他抛弃,只有善行来挽救他……”[1]
第二节 法国的神秘剧和世俗剧
一、神秘剧
法国的宗教演剧雏形开始于10世纪前后,是以圣经故事和天主教教义为题材的。13世纪出现了带有情节的故事表演,如《亚当的故事》等,它是个小型的三联剧,由3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现魔王引诱夏娃摘下一只苹果(禁果)给亚当吃,于是,他们犯了罪,被逐出天堂;第二部分表现亚当的儿子该隐杀害亚伯而坠入地狱;第三部分是先知上场对观众作宗教性的说教和宣传。到了14世纪,出现了一批宗教题材的戏剧——神秘剧。其中最著名的有《受难社》等。《受难社》曾先后上演过三种版本:《旧约神秘剧》、《新约神秘剧》和《使徒行传》。每种版本的长度都长于现代戏剧的几倍到几十倍,有的甚至要连续演出40天。于是神秘剧成了一部洋洋大观而结构松散的戏剧。
神秘剧除了在教堂内配合弥撒演出以外,还在圣诞节和复活节等重大庆典上演出。
二、世俗剧
世俗剧与宗教剧有明显的区别。首先是内容的世俗性;其次是表演方式为喜剧形式。15世纪世俗戏剧的样式主要有独白剧、笑剧和愚人剧等。
(一)独白剧(又称“愉快的说教”)
独白剧原是对传教士布道的滑稽模仿,后来完全摆脱宗教的内容,成为一种世俗的独角喜剧。
最出名的一出是《巴纽莱的自由射手》。它讽刺了怯弱的军人,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故事描写一个自夸勇猛无畏实则贪生怕死的军人,他自吹自擂道:这可怎么办呀?我想证实自己的能力却找不到对手,急死我了。可是当他迎面看见一个戴着法军白色徽章的军人时,他马上浑身发抖,生怕对方误会,连连求饶道:啊!老爷,看在上帝面上,高抬贵手,留我一条活命。您胸前的白色十字徽章,显然表明我们属于同一个阵营。可他刚刚说完,那人转了个身子,背后又亮出了英军的黑色十字标志时,他马上来了个头点地,以此求饶。见对方毫无反应,他以为难逃一死,慌忙中在地上写下了墓志:这里长眠着射手倍尔尼,他曾毫不退缩、从容就义。这时,对方忽然倒下了,他才发现其实是个稻草人。于是,他勇气倍增,挟着这“战俘”,向观众挥手告别,声言要继续建立功勋。
(二)笑剧(又称闹剧)
笑剧以表现人情世态为特长,情节诙谐,风格泼辣,深受市民喜爱。现存150部左右,最著名的笑剧是创作于1470年前后的《巴特林的笑剧》。
剧情大意是:巴特林是个无人问津的穷律师,为了他和他的妻子能穿上一件新衣服,他花言巧语地把一个布商侃晕,赊给了他6尺布,并一本正经地叫布商去家里领取欠款。第二天,商人去索债时,他躺在床上装病,他妻子声称他已病倒几周了,从未出过门,商人只好自认倒霉。不久,一个牧羊人偷杀了商人的羊,被控于法庭,牧羊人请巴特林为他辩护。巴特林教他一条妙计,叫他开庭时,无论回答什么问题都以羊叫声为对。想不到控告偷羊的居然就是那位布商。在法庭上,布商一会儿控告巴特林,一会儿控告牧羊人,把法官给弄糊涂了。宣布驳回原诉。然而,就在巴特林准备向牧羊人收取辩护费时,牧羊人以羊叫声回答后,逃跑了。欺人者人亦欺之,巴特林一无所获,观众也为之拍手称快。
《巴特林的笑剧》笑料丰富,结构紧凑,全长1600行,不分幕场,一气呵成。在当时上座率很高。经过改编的这出剧于1706年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在近代法国舞台上还常常演出。
另一出闹剧《洗衣桶》也很流行。一个老实的丈夫受他悍妻与岳母的欺辱,每天要做很多家务。他们为他列了一张清单,并要他在清单上画押。清单上包括:铺床叠被、洗衣服、看孩子、烘面包……丈夫按照清单帮妻子洗衣服,当与妻子一起拧干一块布时,妻子不慎倒栽进洗衣桶,大声呼救。这时丈夫镇静自若,拿出清单查看,然后回答:此事不在清单之列。岳母和妻子只好同意撕毁契约,让丈夫自由生活,丈夫才伸出手把妻子拉了出来。
第三节 德国戏剧(www.xing528.com)
一、受难剧
1633年,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城镇发生了瘟疫,村民为了赈灾向上帝立下誓愿,如果瘟疫平息,以后每隔十年就上演一次耶稣受难剧,瘟疫果然平息了。后来,村民们履行誓言,每隔十年上演一次,直到今天,成为举世闻名的盛会。
在受难剧中,主要角色是耶稣、圣母以及其他的圣者,他们均以严肃的面目出现。而一些次要角色如仆人、村民、乞丐、施刑者等则常常带着笑料出场,稍后发展成利用生理上和病理上的缺陷来产生笑料,例如瞎子、聋子、跛子以及傻子、疯子等都成为引人发噱的喜剧因素。后来定型为“傻瓜”的丑角,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观众欢笑,使观众在观看了耶稣受难而心情沉重的时候得以轻松一下。
二、斋戒剧
它是每年德国春季大斋戒期间都要上演的演剧形式。最初的斋戒剧剧中人物活动的地点是散乱的,忽而屋内,忽而路上,忽而河边,忽而森林。大约到了16世纪初,斋戒剧成为一种人物活动在同一地点的小型剧,如《驱魔计》。
《驱魔计》描写一个牧师钻到一个农妇家里去幽会,丈夫突然回来,他躲进炉灶里,弄得浑身上下全是黑灰,被当成魔鬼驱逐出去。
第四节 剧场及舞台形式
一、同台多景的教堂剧场
中世纪演剧是从教堂的祈祷仪式中产生的,因此,最早的剧场也就是教堂内部。布景是教堂墙壁上代表耶稣殉难的十字架和祭坛,灯光是透过堑花彩色玻璃照射进来的迷幻色彩,浓厚的神秘气氛便这样自然地营造而成了。后来,演剧走出了教堂,搬到了门廊到教堂前的空地上,于是,教堂建筑成为演出的永久性背景,它的作用相当于希腊剧场的“更衣棚”。
宗教剧演出时,天堂和地狱两个演出空间是必须设置的。天堂一般在离教堂门口的左边20米左右,如在《亚当剧》中有这样的对话:
上帝:(站在教堂门口,指着20米处)你见过这花园吗?
亚当:它叫什么?
上帝:天堂。
亚当:它很美。
上帝:是我种植的花园。
地狱则设在右边,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片可以活动的平地,放着必要的道具。教堂门口有帷幕,帷幕后演员可以候场和换装。观众从3面观看演出。
大约到了12世纪,演出空间通常被隔开好几处,一台演出可以设置有坟墓、监狱、地狱、天堂、总督府、该亚住所、约瑟住所、耶稣门徒寄居地、3个马利亚的活动场所以及小客栈等场景。这些场景一般布置得极为简单。演出开始前,人物进入布景点,等到剧情发展到和他们有关时,他们出来活动。
到了15世纪,布景点较之以前被装置得精美了许多。天堂里,圣母马利亚坐在周围都是小天使的宝座上,在她的前面有一架通往天堂的梯子,“圣母从天堂下降”,“圣母上升到天堂”,就经由这架梯子;地狱是个硕大的龙头,两只炯炯发光的巨眼,张着血盆大口。
而到了16世纪,布景点简直成了建筑群。天堂成了一个椭圆形的亭子,上帝坐在中央,周围是“和平”、“仁慈”、“公正”和“真理”这4个预言之神,外围还有小天使在飞翔;地狱被设计成二层建筑,顶上有3条杂色凶猛的火龙守卫着,撒旦跨坐在一条扭动身子的火龙上;地狱后面的窗户,站着未受洗礼的祖先,忧伤地看着窗外;在天堂和地狱中间依次排列有金门、主教府、城堡、耶路撒冷、寺庙和拿撒勒。这些建筑通过高低不平的平台相接,看上去很壮观。
二、“彩车”舞台
宗教剧演变成神秘剧和奇迹剧,主持人也由牧师变成了行会,在行会的组织下,教堂前面的演出变成了一种可以移动的由马车改装的彩车演出(或称为“大车舞台”)。
每一个剧团有它自己的彩车,或部分彩车。这种彩车有9个轮子,上有高台,包括上下两个房间。底层供演员换装,上层则用于演出。因为它四面都是敞开的,因此有观众都可以看见和听到他们。演出地点在各个街道上,它们先从教堂大门开始,当第一辆彩车演完,就拖到市长门前的十字路口演出,然后依次到其他街道;因此每一个街道上都有一辆彩车在演出,直至这天轮到的所有彩车队全部演完……[2]
有多少个基本情节就安装多少辆车,一台戏的演出通常要用十多辆彩车。行会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力,把彩车装扮得很考究,演员的服装也力求华丽而悦目。演出费由行会会员和市民捐赠,捐得多的,彩车车队就有可能停靠在他家窗口处演出。
三、圆形剧场
世俗闹剧的演出一般在街头临时搭建的圆形剧场中。中心最低处是演出空间,安置着“坚强堡垒”,墙壁透空,观众四面围观。舞台与观众看台之间挖有水沟以表明区域。
在圆形看台的顶部一般设置5个棚架,分居着“上帝”、“尘世”、“撒旦”、“肉体”和“贪婪”。每个棚架都有幕布包裹。戏开演时,轮到谁出场,谁就拉开幕布,到下面来演出。
上层看棚可以分割成若干个单间,这可能是最早的包厢。下层看棚往往要自带坐椅。大的圆形剧场可以有200多个单间,可以容纳8000左右的观众。
【思考题】
1.谈谈英国的演剧形式。
2.谈谈法国的演剧形式。
3.谈谈德国的演剧形式。
4.试比较几个国家演剧形式的不同。
5.谈谈剧场与舞台形式。
【注释】
[1]谭霈生:《世界名剧欣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2]谢尔登·钱奈:《剧场三千年史》,美国1949年版,第165页,转引自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