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价值的失却
戏曲电影曾经有过受大众追捧的辉煌时期。《定军山》上映时“这一传十,十传百,就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了”。[16]20世纪50年代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观众人次达1.4亿,豫剧电影《花木兰》达1.14亿,评剧电影《秦香莲》和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均为9千多万。这些票房达到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故事片如《白毛女》、《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的观众人次。[17]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在香港连续放映38天400余场,观众近40万人次。1978年,《红楼梦》在国内重映,出现了昼夜不停放映的盛况。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戏曲电影急转直下,风光远去,数量日渐减少,票房成绩不再傲人。
戏曲电影与一般电影的最大差别在于戏曲元素的介入。因此,戏曲电影的命运往往与戏曲本身的遭际休戚相关。很大程度上,戏曲的盛衰决定了戏曲电影的冷热。中国戏曲历史悠久且变化多端,对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戏曲,甚至同一戏曲曲种在不同时期的存在而言,虽隶属于戏曲这同一名称之下,其间的差别可谓剪不断,理还乱。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艺的生态环境悄然改变,观众的需求不断演进,戏曲的形态、特征、功能也在不断演绎中。(www.xing528.com)
历史上,农民和市民曾经是戏曲最忠实、最痴狂的观众。为了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理想,民间戏曲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故事演义,综合了多种民间文化要素,以真人表演故事,融歌、舞、杂耍为一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尤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社会,娱乐手段十分有限,戏曲无疑具有强大吸引力。同时,戏曲又因能承载道德教育功能而为统治阶层所推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民间戏曲是最具广泛性的精神消费品,又是极具娱乐性的教育工具。如今,农业文明已逐渐为工业文明所取代,娱乐方式丰富多样、日新月异。戏曲的生态环境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电影、电视等现代文艺形态的出现对民间戏曲的生存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逼真的声响、炫目的画面、跳跃的剪辑节奏、自由的时空转换、不可思议的特技……不断刺激着人们的视听和身心。这些传统戏曲从未曾也不可能带来的体验让人们彻底折服。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18]如果说戏曲的核心是歌舞和故事,那么,如今戏曲有板有眼的唱念做打已很难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就故事而言,戏曲情节的复杂曲折也远远不及影视剧的天马行空。如果戏曲依然坚持在这些方面参与竞争,那失败是必然的结局。大众的戏曲狂欢已渐行渐远。民间戏曲的未来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戏曲电影曾经掀起的观影热潮,其原因在于:首先,那个时代的观众对戏曲依然是有感情的。同时,当时的电影虽然已经起步,但技术简陋,类型单薄,题材狭隘,叙事能力有限,视听感官不够震撼,尚不能完全挑战戏曲的地位。电影对戏曲重新包装之后的表现成为必然的选择。其次,不难发现,在受欢迎的戏曲电影名录中,黄梅戏和越剧等程式水平不高、写实成分更强的戏种占了绝对的比例。就中国的戏曲艺术而言,发展到黄梅戏和越剧阶段,其艺术本质的写意抒情已被弱化,更贴近生活、通俗浅显。换言之,此类戏曲电影的成功是电影与并不能充分代表中国戏曲艺术最高旨意的戏曲形态的结合。如今,电影若还是企图以搬演戏曲来取悦普通观众,将很难得到票房的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