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的介绍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的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反映的是元代人民极度恶化的生存空间。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的介绍

第二节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一、关汉卿的生平与个性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戏剧家的关汉卿,其生平情况,只能以现存的一些片断材料推知大概。《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尹。他的籍贯还有祁州、解州等几种不同的说法。约生于金末,卒于元。《青楼集》把他和杜善夫、白朴都列为“金之遗民”,《录鬼簿》将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他由金入元当是可以肯定的。关汉卿传世有散曲《大德歌》,是以元成宗大德年号为题。根据杨维桢称他为“士大夫”以及他所具有的文化修养来看,其家庭在金代当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入元后很可能是并未出仕,而仅是以一个剧作家兼艺人的身份活跃于大都的戏剧界。

关于关汉卿的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对此,他本人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他毫无愧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曲中所描绘的生活,按照士大夫的传统人生取向标准来看,分明是“堕入下流”,但关汉卿却欣喜于在这种生活中得以解脱了功名利禄的“锦套头”而获得自由与快乐;他的如数家珍地罗列炫耀,对于士大夫的传统分明带有“挑衅”的意味。这种人生选择固然是特定的历史环境所致,但关汉卿的自述中充满昂扬、诙谐的情调,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力的士人心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关汉卿是元代最早从事剧本创作的作家之一,《析津志·名宦传》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元曲选》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他长期生活于勾栏瓦肆,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与一些著名艺人也相当熟悉,今尚存有他赠珠帘秀的套数。他浪子风流才气横溢,尽情放纵,无所顾忌。具有桀骜不驯,愤世嫉俗,傲视现实的个性,诙谐幽默的风格,和从事戏剧活动百折不挠的意志。他以多方面的艺术才能,用杂剧艺术向整个黑暗势力宣战——“一管笔在手,敢溺孙吴兵斗”,他的剧作以斗士的态度,丰富的题材,众多的数量,以及精深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引领了元杂剧黄金时代

二、关汉卿的杂剧作品

关汉卿见于载录的杂剧共66种,现存18种:按照习惯,可以分为公案传奇、烟花粉黛、历史英豪三类。

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三剧为公案传奇的代表,也有人把这几种归类为“社会剧”。确实,这些剧作通过公案故事,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黑暗的政治势力和邪恶的社会势力对弱小者的残酷压迫,表现了广大民众对于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安定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向往。

窦娥冤》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认为,将它放在世界伟大的悲剧中,也毫不逊色。作品的素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由此演化出来的干宝《搜神记》中“东海孝妇”的故事。但毫无疑问,关汉卿在写作这部剧本时,渗透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认识和体验,所以它完全没有历史传说故事的气息,而给人以活生生的感受。

剧情梗概:

楔子 抵债别父

第一折 守寡拒婚

第二折 受诬蒙冤

第三折 临刑誓愿

第四折 鬼魂雪冤

脚色扮演:正旦:窦娥(端云)。冲末:窦天章。卜儿:蔡婆。净:赛卢医。副净:张驴儿。净:桃杌太守(孤)。孛老:张驴儿之父。外:监斩官。魂旦:窦娥鬼魂。

旦本剧由正旦窦娥主唱。

《窦娥冤》的核心问题,是揭露社会的不公正。安分守己、善良柔顺、恪守节孝伦常的窦娥,一心听从命运安排,按天理行事做人,却被推向了刑场。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反映的是元代人民极度恶化的生存空间。窦娥的遭遇,典型地显示出善良百姓被推向深渊的过程,传达了人们强烈的怨愤和反抗情绪。第四折三桩誓愿相继应验,冤案昭雪,是人间正义最终胜利的愿望。

剧本中所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包括窦娥的父亲和她所孝敬的婆婆,都或多或少、或间接或直接地造成了窦娥无穷的不幸,而地痞恶棍加上昏庸贪婪的官僚,最后把她送上了断头台。这一结果彻底颠倒了普通老百姓所信奉所要求的善恶各有所报的法则,无论在剧情本身还是在观众心理上,都已掀起了巨大的感情浪涛,而最终从窦娥愤怒的呼喊中喷泻而出: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这是《窦娥冤》全戏的高峰第三折窦娥出场的曲词,她呈冤屈,说无辜,指责埋怨这失去正义良知的天和地。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更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滚绣球》一曲倾泻了窦娥满腔的怨恨,激愤之情犹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和现实秩序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那岩浆迸射、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窦娥幼失母爱,七岁被抵债做童养媳,成婚两年又遭夫亡。后又煎迫于张驴儿父子招亲的搅闹纠缠,张父被毒死后,为救婆婆她含冤认罪。将赴刑场处斩时,人生罕见的痛楚不幸、天大的冤屈愤恨喷薄而出,对天地提出了强烈的质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人们的命运本应庇护在公正无私廓清是非的正常秩序之中,但主宰万物、维持秩序的天地却为何是非不分、曲直不明?“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铿锵直指现实的荒唐不公:坏人得志,好人受欺,这与应有的公理形成鲜明对比。“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是对天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做了深刻颠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悲愤之极的窦娥,把所受冤屈之由直接归结到了天的身上,有力地指斥控诉了统治者所赖以维系的精神图腾,颇具民主主义思想端倪,这也是关汉卿借窦娥之口慷慨激昂地抒发一己之愤的例证。“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是愤怒抗争指斥未有结果的一声叹息。

《滚绣球》曲词除直截了当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思想性格得到淋漓痛快的表现外,艺术上还汲取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口语入词,质朴自然,准确精练,“不工而工”,富有音乐节奏之美。王国维称赞他“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而离奇。着力表现了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终于产生了感动天地超乎自然的力量,自然世界顺应正义的呼唤,发生了反常的现象,三桩誓愿一一得以应验,浪漫主义的叙写借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规,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进一步突出了窦娥的冤枉,是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抗议。

为了报仇申冤,窦娥的鬼魂继续进行斗争。对她那恪守封建礼教并有点儿昏庸的父亲,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在复审时出堂作证,终于使冤案得以昭雪。结局使得剧中的激情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平息下去,这是对观众欣赏趣味的有意无意地投合,毕竟,市民阶层的观众需要在看完一场戏以后仍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但这样一来,戏中原本异常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悲剧色彩未免被冲淡了。

窦娥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一个悲剧形象。首先,她恪守封建道德伦常,尽孝守节,好女不嫁二夫;其次,窦娥是孝顺善良的,公堂之上,窦娥本来是忍受毒打决不肯屈招的,但当糊涂官要当着她的面毒打蔡婆婆时,她为了保全婆婆的性命才挺身屈打成招,招致死刑;第三,窦娥是刚强的,是富有斗争精神的,面对张驴儿的要挟,她不肯屈服,面对行刑,她以三桩誓愿,作出了最后反抗,成就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反抗者的悲剧形象。

《鲁斋郎》和《蝴蝶梦》二剧通过“权豪势要”对平民甚至小官吏的肆意压迫描绘出一幅昏乱黑暗、无法无天、全然没有公道和秩序可言的社会景象。站在黑暗现实对面的,是刚正不阿的“清官”包拯。但他也只能用瞒天过海、偷梁换柱的计策,惩除凶顽,保护弱者。包拯的形象,表现着受迫害的民众对封建“王法”所承诺的社会公正的期望,是他们于黑暗中挣扎时所能够看到的一丝光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关汉卿的创作代表了人民的理想。

救风尘》、《望江亭》虽属烟花粉黛戏,却能反映弱者对社会中邪恶势力的反抗,仍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救风尘》

剧情梗概:

 第一折 阻嫁

 第二折 闻变

 第三折 解救

 第四折 官判(www.xing528.com)

脚色扮演:

 正旦:赵盼儿。外旦:宋引章。冲末:周舍。外:安秀实。卜儿:宋引章之母。丑:张小闲。外(孤):郑州守李公弼。

 旦本剧由正旦赵盼儿主唱。

《救风尘》写同是风尘女子的宋引章和赵盼儿,前者天真轻信、贪慕虚荣,后者饱经风霜、世情练达;宋引章被轻薄浮浪又狡诈凶狠的恶棍周舍所骗,赵盼儿利用周舍好色的习性,以身相诱,将宋引章救出火坑。

赵盼儿形象特点:

1.饱经风霜,世故机智。

2.侠义心肠,仗义救人。

3.泼辣豪放,出语痛快。

《切脍旦》又名《望江亭》,写谭记儿面临杨衙内企图杀害她丈夫、强娶她为妾的险境,机智地利用酒色将他愚弄,使之沦为阶下囚的故事。两剧本都把恶势力的代表放在被愚弄的地位上,他们虽然貌似强大,却由于自身的卑劣品格而受到引诱、欺骗,终于大倒其霉,这无疑给普通观众带来很大的快感。在这里,通常为社会道德所不赞同的色相欺骗,成为代表正义一方的必要和合理的报复手段,这显然反映了市民社会的道德观念,剧情也因此变得十分活跃。

拜月亭》写尚书之女王瑞兰在战乱流离中与书生蒋世隆结为夫妻,后来被父亲强硬拆散。相隔多年,王尚书招进新科状元为女婿,却正是蒋世隆,夫妻终得团圆。《调风月》写婢女燕燕委身于答应娶她作“小夫人”的小千户,又被迫代小千户向一位贵族小姐莺莺说媒,恼恨之余,大闹婚礼,使得小千户不得不实践诺言。这两个剧本肯定了女性对婚姻的自主选择。另外,《金线池》和《谢天香》都写士子与妓女的爱情,在关汉卿的笔下,那种彼此天涯沦落、相互怜惜的意味要更为浓厚,这同元代文人的现实处境及关汉卿本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剧中对杜蕊娘、谢天香两个妓女真实而细致的心理和性格描写,显示出作者对这一类人物的深刻入微的理解。

历史剧单刀会》、《双赴梦》、《哭存孝》,在反映民间大众心理的同时,比其他剧作更多地表现了作者个人的人生情怀,带有较浓厚的文人化的气息。

《单刀会》

剧情梗概:

 第一折 定计

 第二折 劝阻

 第三折 训子

 第四折 刀会

脚色扮演:

 正末:乔公(第一折),司马徽(第二折),关羽(第三、四折)。冲末:鲁肃。杂:关平、关兴、周仓、黄文(东吴信使)。

 末本剧由乔公、司马徽、关羽主唱。

第一、二折为铺垫,主要人物关羽均未出场,第三折关羽方出场。第四折关羽单刀赴会为全剧高潮所在,与一般元杂剧高潮在第三折有异。

剧情简单却有抒情诗剧的特点。鲁肃设宴约关羽过江,企图强迫他交出荆州,关羽明知其意,却不肯示弱,单刀赴会,怒斥鲁肃,智退伏兵,安然归去。剧中通过描绘关羽的英雄业绩、慷慨豪情,突出了英雄主义主题的同时,也地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感慨。如关羽过江时那一段脍炙人口的唱词,对于剧情并不重要,实是作者借剧中人物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

【双调 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历史的行程是惨烈的,而惨烈的历史转首成空,这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地方;但是,即使如此,英雄也不能放弃他们在历史中的行动,而必须在历史中建立自己的业绩,这是令人感到亢奋的地方。所以,这一段唱词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双赴梦》写英雄无敌的关羽、张飞丧生于不足挂齿的小人叛臣之手,阴魂不散,双赴西蜀,托刘备为他们报仇;关汉卿本人的性格无疑是很高傲的,当他着意描绘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不幸遭遇,写他们如何在命运的巨大压迫下被粉碎时,实际上也宣泄了自己在那特殊的时代中所感受到的内心深处的悲凉。

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二是集中反映了受压迫的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三是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下层人民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于美好人生的执著追求。这既与关汉卿的个性相关,同时也与市民社会积极乐观、注重现实的情绪有关。这些特点融会和发展了传统的文人文学和市民文学中最富有生气的成分,谱写了中国戏曲的新篇章。关汉卿杂剧中也有若干陈腐的东西如有三纲五常之类的说教,有对商贾的轻视,有对攻读诗书、应试中举的赞美等。这表明封建传统的价值观在当时社会中仍有相当的势力,从而反映出元初知识阶层失落的心态。

三、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新鲜的社会意识与人文追求

作为一个向戏曲舞台提供演出剧本的“书会才人”,关汉卿很少在炫耀辞采、驰骋才情上花费心血,无论是选材与剧情安排,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的运用,都致力于重视舞台演出效果,迎合观众的欣赏心理,以生气勃勃的艺术活力,表现出新鲜的社会意识与人文追求,充分发挥戏剧这一新兴文艺样式的长处,是他的剧本的唯一宗旨。关汉卿能够成为元杂剧的奠基人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2.用戏剧传递市民阶层改善社会秩序的吁求愿望

关剧能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来选择题材,提出了社会正义这一人类生活中的严峻问题。社会对于弱者从来就是不公平的,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赞同并描绘了弱者通过自己的机智斗争来获得社会正义,表现了作家的良知,体现着改善社会秩序的愿望,也是正在发展着的市民阶层通过作家所发出的呼吁。而这一类题材通过戏剧这一种最具有煽动性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其效果也格外强烈。

3.善于营造激烈的戏剧冲突,使舞台演出内容丰富精彩

元杂剧四折的体制限定很容易写得单薄,而关汉卿常以适当的剪裁、布局,有效利用戏剧结构艺术,使短小的体制篇幅最大限度地容纳了丰富的内容,从而营造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使剧情变化多姿,使舞台演出丰富多彩。当然,作为早期的戏剧,关汉卿的作品仍属于比较单纯明快的,并不以结构的复杂精巧见长。

4.善于塑造各种类型的鲜明的性格

关剧中活跃着各种类型的人物,从大家闺秀到风尘女子,从英雄烈士到市井小民,从权豪势要到地痞恶棍,大多写得富于生气,能刻画出人物复杂深邃的内心世界,表现出鲜明的性格。如《窦娥冤》中与窦娥相依为命的蔡婆婆,《救风尘》中勇敢泼辣的赵盼儿,《望江亭》中的机警勇敢的谭记儿等。

5.炼俗为雅,化雅为俗,雅俗兼收,串合无痕的“本色”语言

关剧语言较少文饰,既切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与个性,也贴近当时社会活生生的口头语言,更能把观众感情引入到剧情和戏剧人物的命运中。但又不是日常生活中口语的简单搬用,而是经过艺术加工,把质朴浅俗的口语锤炼成鲜活清新的“本色”语言,朴实自然中有一种流转跌宕的节奏,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炼俗为雅,化雅为俗,雅俗兼收,串合无痕,却始终新鲜活泼,在中国戏曲文学中别开生面,被称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从根本上影响了后代许多人对于戏曲文学创作原则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