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学科背景下的应用戏剧的介绍

多学科背景下的应用戏剧的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同化还是异化,均是在外界刺激下对个体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主体对环境的有机适应。

多学科背景下的应用戏剧的介绍

第二节 多学科背景下的应用戏剧

一、人类学视野下的应用戏剧——游戏的本能

与生俱来具有“游戏”的本能,人类原始的祭祀仪式就与“假扮性”的游戏密切相关,从中也孕育出“戏剧”这一形式。仪式与戏剧拥有共同的基本要素,如:音乐、舞蹈、演说、面具、服装、表演者、观众与舞台。初期的戏剧活动存在于仪式中,是人类对自身世界的观点予以形式化最原始的方法。[6]作为戏剧起源的原始仪式与应用戏剧相通之处,均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重在过程中对人精神、心灵的抚慰、同塑作用。在早期的仪式戏剧中,人们要扮演的神祇、族群、英雄野兽等等的角色,需要很高的协作性,协作、沟通培养正是应用戏剧的重要目标之一。

除了宗教祭祀仪式之外,在娱乐作用的“假扮性”游戏之中,同样有着舒缓情绪、沟通他人、了解外在事物的效果。通过各种戏剧游戏活动来促进参与者身心发展的应用戏剧,充分利用了人与生俱来的游戏本能。

二、教育学视野中的应用戏剧——从“做中学

作为教育的戏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戏剧作为独立学科,二是戏剧作为教学媒介。前者与现时中小学开设的美术、音乐科等大致相同,后者则不以培养专业戏剧演员或鉴赏者为目标,而是借参与戏剧的过程学习其他课题,这包括实质演出戏剧,或创作剧本、想象和代入角色但没有实际演出两种情况。

戏剧作为教学手段的理念起源于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的“做中学”及“由戏剧实作中学习”两个概念,经过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发展,并被英国教育家卡德威尔·库克应用到教学中来。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弊病在于学校脱离生活,主张对旧教育进行根本改造。他提出降低书本的地位,充分发挥儿童的才能并照顾儿童的兴趣,特别是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标在培育一个“whole child”,即一个身、心健全的全人儿童,这种教育目标的达成需学习者从“做中学、学中做”中实现,提倡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结合。因此,艺术特别是戏剧艺术成为首选,因为提供了经验的学习与自我表达的机会。

英国教育学家库克认为,青少年最自然的学习方法就是游戏,正如同自己去看任何一个儿童或小动物成长的课程。一种最自然的教育方法就是“练习”、“做事情”(doing thing),而不是去指导,去听如何做。[7]

美国学者麦凯瑟琳认为创作性戏剧可以让儿童在戏剧中提高面临各种矛盾、冲突、问题时的应变能力。比如在一次“冬天里的小鸟”的创作性戏剧主题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只受伤的小鸟遇到了自私的树和友好的树,由儿童设想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装扮成受伤小鸟的儿童面对伤痛、寒冷、饥饿,想办法寻找帮助,而面对受伤小鸟的大树也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应用戏剧正是通过儿童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丰富了儿童的各种经验。

作为安全的模拟性学习,运用在教育中的戏剧所采用的素材,主要是模拟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各种状况。戏剧是人生的缩影,学习者在戏剧的活动中,模仿其动作过程,借由实际参与的体验或见识,发展各种人生境遇的认知,并进而为自己所用[8]。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应用戏剧的手段,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经验结合,强调学习者自发方式的活动。对学习者来说,被动获得的讯息与知识无法持久保存;经由自由探索及自己努力所获得的知识,则易于长久保存,且可以获得能力上的拓展。戏剧提供了拟真的虚拟环境,这种将所有的事件几乎都建立在假设的原则下,来模拟学习的方式,是一种自然、自在、安全且没有现实与心理压力的学习模式,而且由于是团体进行,不易有孤立感,能够从其他人的表现中获得自信,共同分享经验。

对于教育者来说,在应用戏剧活动的戏剧扮演中,大量的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参与者的协作性等等,均可以传达出参与者的内在心理与思想情绪,从中亦可以找到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的方案。

戏剧作为教学媒介并非对所有课程都奏效,但对人文学科则十分合适。

三、心理学视野下的应用戏剧——角色预演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皮亚杰的成长认知理论认为,人在面对外界的事物和刺激时,通常有两种应对模式:一种是同化——将外界的事物或刺激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再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第二种是异化——原有的经验不能解释或应付新的情况,便会进行调整或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无论同化还是异化,均是在外界刺激下对个体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主体对环境的有机适应。

然而,皮亚杰这里所提到的“同化”、“异化”,其实施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人对外界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适应和调整。如皮亚杰将“同化”概括为再现性同化、再认性同化和概括性同化三种。再现性同化指儿童对反复出现的同一刺激作相同的重复反应;再认性同化建立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它不需要儿童真的接触到刺激,即能够根据经验作出不同的反应;概括性同化则是认知的更高级形式,儿童在刺激发生之前,即可预设出判断。它们代表了人的认知由低到高的过程,且均是发生在实践中,是现实刺激由有到无的过程。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实践和刺激,人的智慧是无法发展,认知也是无法完善的。(www.xing528.com)

如果从应用戏剧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通过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预设生活经验中的某些特定情境,然后用戏剧情境来替代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参与者置身于其中,从而“预演”在面对真实生活时可能会遭遇的生活困境。通过反复的刺激和重现,显然有助于校正和规范孩童的行为,丰富其生活经验,提高其应对能力。对于成人来说,能有机会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矛盾,也得于获得他人的认知体验,并增强同理心和应变力。

应用戏剧中“角色扮演”的优势在于,这是一种模拟的非真实生活中发生的体验,因此其体验是安全的,不会对体验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危险。例如应用戏剧中的“戏剧治疗”中常会协助案主利用角色扮演及戏剧方式重现过去,或者展望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会注意拉开案主与真实生活的距离,让其能获得一个客观的态度,避免受到从前经验的伤害。有时治疗师也安排纯虚构的故事,利用面具等工具,让案主获得安全的感觉

在皮亚杰所描述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中,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一个进攻、遭到挫败后调整的不断适应过程,人的心理和性格正是在社会环境的正向与负向的激励反应中不断形成。在此过程中,固然会获得一些经验,但过度的心理挫折会给个体的心理上带来阴影,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心理疾患。在此情况下,应用戏剧活动中所蕴含的游戏的“假装”本能,则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涉世预演。

思考题

1.谈谈应用戏剧与普通戏剧的区别。

2.应用戏剧主要有哪些应用范围?

【注释】

[1]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P87

[2]参见Hornbrook,D.(1991)Education in dramaCasting the dramatic curriculum.London:Routledge。转引自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P91

[3]彼德·布鲁克:《空的空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P3

[4]马丁·艾思林著,罗婉华译:《戏剧的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P3 P4

[5]见孙惠柱教授于“2006年国际高等戏剧艺术院校校长论坛会议”上的发言,《上海戏剧学院报》,2006年第12期

[6]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P4

[7]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P46

[8]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P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