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雩舞、万舞和戏剧发生的分析介绍

雩舞、万舞和戏剧发生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舞蹈名“雩”,舞具为羽,舞动的目的则与“求雨”有关,“雩”、“羽”、“雨”发音相同,也暗示这种舞蹈与求雨的关系。雩舞一般在专设的雩坛上进行,也有在桑林中进行的。[6]笔者认为,求雨式的“雩舞”之所以与戏剧的发生有关联,正是由于这种“联想”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世的某些戏剧表演也是这样的“联想物”。

雩舞、万舞和戏剧发生的分析介绍

第三节 雩舞、万舞和戏剧发生

在探求中国戏剧起源的研究中,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远古时期的“雩舞”。[4]雩舞是求雨祭祀仪式上表演的一种舞蹈。雩,无论是字的构成还是发音,皆与“雨”相关。其舞蹈名“雩”,舞具为羽,舞动的目的则与“求雨”有关,“雩”、“羽”、“雨”发音相同,也暗示这种舞蹈与求雨的关系。雩舞先前是由巫觋参与或主持的,活动期间还往往伴随有男女的性活动。雩舞一般在专设的雩坛上进行,也有在桑林中进行的。古人相信,可以以男女交欢来达到请求上天喜降甘霖的目的,这反映了古代巫术性思维的相似律特征,即把人类与自然界看作具有可比性和相通性,把人类的“云雨”看作是天地云雨的示范。汉民族早已赋予性阴阳两分的观念,对于旱涝等自然灾害,亦用阴阳的观点来解释和试图解决。[5]随着古人阴阳观念的联想物的逐渐增多,雩舞渐趋繁复。秦汉以降,其歌舞部分大致定型,以“舞僮八佾六十四人,皆元服持羽翳而歌《云汉》诗”为其常制,至北齐则“选伎工端洁善讴咏者”参加。[6]

笔者认为,求雨式的“雩舞”之所以与戏剧的发生有关联,正是由于这种“联想”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后世的某些戏剧表演也是这样的“联想物”。祈雨祭典上或有从正式交媾到“做交媾状”的演变,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依然流行“做交媾状”的祭祀形式。

载歌载舞的、有故事情节的对男女交欢的模拟,本质上就是戏剧——淫戏。后世民间“淫戏”特多、屡禁不止。在老百姓心灵深处,或许真相信上演淫戏能促使自然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呢!

万舞,《诗经》描绘过它的舞姿。《中国戏曲通史》引闻一多的观点,认为这原是祭祀氏族女始祖的节日里跳的舞蹈,现在尚存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歌墟”、“跳月”等可能是它的遗态。“歌墟”在中国又有“歌圩”、“坡会”、“风流坡”等名称。日本的这种古老的男女交际形式叫作“歌垣”,历来被视作艺能演剧起源之重要一途。“春歌”定在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秋歌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如此安排的民族和地区很多。歌垣也带有十分浓重的性崇拜色彩。日本《大辞林》“歌垣”条云:“这种男女集体歌舞饮食活动还伴有性开放。”中国壮族的“歌圩”至今还有饮食和性活动。中国上古时期男女间的两性放纵与两性禁忌都是有季节性的,而三月三正是两性纵情狂欢的节日。《诗经·郑风·溱洧》描写了三月三郑国的溱、洧两河边男女恋爱大集会。海南岛黎族地区的三月三节叫“孚念孚”。“墟”、“圩”、“垣”、“坡”等皆指土堆积而成的高地,这令人联想起地乳,想起“社”,想起女始祖,即生殖神。已有人指出古代社神是一位女性,即高禖——高母,又是一位主“婚姻”之神。[7]由此推测,远古男女交欢的歌会形式或许与后世的春社秋社还有点什么关系。

img13

苗族跳月图(采自清刻本《广舆胜览》)

歌墟——春秋社的性崇拜意味虽然在中国汉人地区日渐隐蔽而渐不为人所知,但它们一直没有消失。它们在民俗习惯和民俗演艺中不绝如缕地传承着,直至融入后世成熟戏剧形式之中。(www.xing528.com)

【注释】

[1]参见余甲方:《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钟敬文:《略谈巴赫金文学狂欢化思想》,收入《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学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郭英德:《世俗的祭礼》上编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郭氏推测“其图腾大致是人面、四目、熊身”。

[4]见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第一章第一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5]如《春秋繁露》云:“大旱,雩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天地之所为,阴阳之所起,或请焉,或攻焉,何如也?曰:大旱,阳灭阴也……大水者,阴灭阳也。……变天地之位,正阴阳之序,贞行其道而不忌其难,义之至也。”

[6]见《渊鉴类函》卷一百七十二《礼仪部·请雨一》,中国书店1985年版。

[7]参见何新:《诸神的起源》第七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31、1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