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充满阳刚之气的舞台史诗的介绍

充满阳刚之气的舞台史诗的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充满阳刚之气的舞台史诗80年代初期,已过不惑之年的陈薪伊方以新人的身份跻入中国戏剧导演的行列。陈薪伊导演对当代戏剧舞台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在舞台演出日益萎缩、软性作品盛行之时,她创作的话剧给舞台带来了令人震撼的阳刚之气。有人认为陈薪伊的戏是当前剧坛上最具阳刚之美的戏,她缔造的形象是真正的男子汉形象。商鞅是帮助秦国实现变法,推动秦国统一霸业的一个历史伟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

充满阳刚之气的舞台史诗的介绍

第一节 充满阳刚之气的舞台史诗

80年代初期,已过不惑之年的陈薪伊方以新人的身份跻入中国戏剧导演的行列。到了90年代,她已经执导37部戏,获得“全国十佳导演”的桂冠,四次“文华奖”得主,数十次部队及地方奖获得者的荣誉,成为引人瞩目的大导演。在这30多部作品中,表述了她对人生和时代的种种看法,融进了她生活的磨难和心灵的苦涩。其中,有四部作品堪称其导演艺术的代表作——《奥塞罗》、《张骞》、《夏王悲歌》、《商鞅》,一部莎剧,一部歌剧,一部京剧,一部话剧,分别塑造了奥塞罗、张骞、西夏王李元昊、商鞅这样四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四个悲剧英雄

陈薪伊导演对当代戏剧舞台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在舞台演出日益萎缩、软性作品盛行之时,她创作的话剧给舞台带来了令人震撼的阳刚之气。有人认为陈薪伊的戏是当前剧坛上最具阳刚之美的戏,她缔造的形象是真正的男子汉形象。她似乎是舞台英雄的造物主。她的作品从深刻地体悟英雄的内心出发,把英雄的弱点、英雄的毁灭、英雄的内心挣扎,血淋淋、泪淋淋、鞭辟入里地表现出来。曹其敬导演这样评价陈薪伊:“人们都称她为‘女强人’,‘女中须眉’。其实,她不是不需要男子汉,她需要,她一直在寻找真正的男子汉。但是,她没有找到,她失望了,于是就像女娲一样,自己和些黄土,自己动手捏塑了。”[1]

《商鞅》堪称陈薪伊导演艺术的巅峰之作。陈薪伊导演的戏剧素养、艺术修养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和驾驭整体的能力,都在《商》剧的演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图188)。商鞅是帮助秦国实现变法,推动秦国统一霸业的一个历史伟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忠贞不渝,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实施变法,用短短19年时间,帮助秦国奠定中原霸业,创下千古伟绩。秦国强大了,而其个人却遭遇了万劫不复的灾难。最终被乱箭射死,五马分尸。陈薪伊导演在他身上见到了自己所追寻的博大的精神,巨人的精神,开拓者的精神。导演紧紧抓住了商鞅这个形象的核心精神——改革者的使命感,既浓墨重彩,又细腻入微地刻画了商鞅这一艺术形象(图189)

img205

图188 话剧《商鞅》的舞台意象

img206

图189 变法者商鞅

对于这位在历史上颇有争议,因变法而生,因变法而死的改革家的功过是非,导演寻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在商鞅这个人物身上体悟到的是一个伟大的、有建树、有力量的人的强劲的灵魂。他力排众议,统一秦国的文字,统一度量衡,其变法内容涉及了秦国的生产、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各个领域,由于他的变法,秦国的生产和军事得到迅速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他军事化的战略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图190)。他不仅拥有变法者的智慧谋略,更拥有执法者的铁面无私。他那“一人犯法,九家连坐”的足以令天下人噤若寒蝉的严厉法治,他的一系列动摇统治阶级贵族世袭的变革举措,虽严酷无情,但推进了平民和贵族平等竞争的进程。为了秦国的强大,为了坚如磐石的信念,他身先士卒,未雨绸缪,鞠躬尽瘁,寻索历史,探究历史的痕迹,同自然和历史的深刻对话(图191)。陈薪伊导演洞察到商鞅不是一个简单的古代暴戾的政客,在他身上体现着浓郁的悲剧气息,其悲剧的实质在于强者最终被弱者所毁灭。而强者被弱者所灭,英雄为小人所害的历史和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这也许就是历史的悲怆所在(图192)。

img207

图190 商鞅力排众议,变法图强

img208

图191 鞠躬尽瘁的变法者

img209

图192 《商鞅》剧照

在创作的争议中,在对于历史剧创作的论战中,在不断的怀疑和思辩中,陈薪伊导演给出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想象和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也许她的理解和诠释并不能令历史学家满意,也无法代替真正的历史。但戏剧的天职不是书写历史教科书,而是想象历史,想象历史中的艺术形象,创造有着个性和弱点的形象,创造有着人性和局限性的形象。

《商鞅》的总体设计则依据板块结构,运用场与场之间的补叙、回叙、插叙这些的方法联结与处理,使全剧具有线性结构所具有的连贯与流畅,使演出空间不仅成为演员的物质生活空间,更提升为心理和情感交流的空间;全剧不拉大幕,场次更换以灯光来切换不同时空,紧凑流畅,节奏明快,干净利落。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和舞美对于二道幕的处理,帷幕的结构被取消,代之以上下可升降的景片,中间景片可推移的高墙壁垒(图193)。这一设计使得《商鞅》的时空场景的变化非常自由和舒展。上下景片升降至一定比例时,就会出现开阔的遮幅式电影的画面效果;左右镜片推移的过程中,舞台的演区也随之变化,并且产生了强烈的纵深感;上下左右景片全部闭合时,就留出了舞台前区室内戏的演区。舞台调度除平面横向调度,较多采用纵深和高低调度,以强化舞台意象的戏剧性张力,并使舞台调度丰富和富于变化;演员的表演没有为程式而程式,而是借助程式自然地体验,创造了具有形体美、造型美和雕塑感的人物形象。舞台艺术总体呈现了导演既深知传统又不失现代的美学精神,简炼,深厚,大气,不啻为“大家风范”。

img210(www.xing528.com)

图193 《商鞅》的时空场景

为了将艺术构思付诸实践,她严格地要求每一个创作部门,她说:

所有的艺术,凡是想取乐观众统统都是劣质产品,统统都是小拇指头,因为你没有魅力了,你只有取乐了,话剧失去观众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努力取乐观众,努力讨好观众。我说这些个,目的就是在这个戏里我们各个部门,包括音乐听觉的,视觉的,人物造型的,演员表现的,各个方面,灯服道效化,特别是灯光,不要企图展览自己的才能,不要企图取乐观众,就是把这个戏的体裁、风格把握住,扎扎实实,深入到这个戏的内在魅力去研究它,找出最准确的表现手段。[2]

她要求舞美各部门统一演出的风格,把商鞅变法的历史统一在一个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奴隶社会的古朴和残酷之中。在她看来,《商鞅》的舞台意象应该是一种“铁板状戏剧形象”,不管视觉和听觉都是铁板状的,所有的景片绝不是铁皮做的,就是雕花也是在有十公分、五公分厚度的铁板上抠出来的。绝对不能出现大幕飘飘抖抖地拉起来,而应当是铁板被四分五裂的嘎嘎声,导演认为惟有这样铁板式的冷峻和严酷,才是《商鞅》的风格(图194)。

img211

图194 《商鞅》的布景艺术

img212

图195 《商鞅》剧照

导演让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变法者,在一个铁板森森的空间里出场了,这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跨越2000多年的时空,与今人展开了一场富有历史意味和哲理意味的对话。在导演的构想中,那是一个何等自信和高傲的商鞅啊!志变法强国,成变法大业,矢志不移,一往无前,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豪迈和壮烈把自己推向了世道人伦的对立面上(图195)。纵然清醒前途险恶,仍无怨无悔,毫不妥协。在生命最辉煌的时刻,遵从人的坚定的意志,纵身跳进历史的混沌的巨浪,昂首面对命运之车轮的碾踏,坦然迎接杀戮和牺牲,迎接自身无法逃脱的悲剧性的结局。导演以史诗和交响乐般的笔力,刻画了商鞅这一推动历史巨轮的伟大变革者的傲岸不群、宁折不弯、一往无前的铮铮铁骨的英雄典范。对于一个严酷的变法者的功过是非,导演把自己的哲思寄寓在了对历史的思考之中,寄寓在了永不褪色的艺术形象之中。在商鞅变法的生命历程中,导演张扬了有进无退,纵身跳进历史长河的献身精神和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而这种英雄气概正是我们这个“混世哲学”盛行的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一种民族的开拓精进的精神。

《商鞅》最后的戏剧场面,是这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的最后的咏叹。倚靠在姬娘怀中的,已是利箭穿心的商鞅,他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地喊出了:

你想照亮别人吗?

你就得烧毁你自己。

你想得到人间的温暖吗?

你还是必须先烧毁你自己。

你被你自己点燃的火焰吞噬了。

娘,孩儿就是这无情的烈火!

导演手法既能从大处放笔挥写,又能于小处不忘雕琢,大气磅礴又不失精湛细致,在场面的运用及调度上,可谓别开生面,沉实畅朗。舞美灯光在导演的统一安排下,见功见力。那些矗立于战火纷乱,肃杀萧条的情境中的兵马俑,以及铁板森森的冷峻场景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种苍古雄健,万古寂寥的史诗意境。在商鞅生命历程的呈现中,始终张扬着有进无退,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这种气概正是西北地区古已有之的精神气质,我们听陕西的秦腔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秦腔不是哼出来的,不是吟出来的,也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吼出来的,这是古代秦人的精神特质在文化中的顽强的渗透。陈薪伊是陕西人,她的身体里流动着秦人豪放的血液,陈薪伊唱过秦腔,她能够感同身受地把握古代秦国变法中的这场历史悲剧的脉博。

导演以其惯成的史诗手法,以其擅长的歌颂强者精神的激情,凝练而明快的手法和铿锵有力的舞台语言,刻画了商鞅睥睨权贵,自信自恃,傲岸不群,不媚不谀,宁折不弯的性格和矢志不移的改革精神,就是这样一个英雄,女导演为他安排的归宿是“母亲”的怀抱,商鞅躺在姬娘的怀抱里迎接万箭穿心,迎接五马分尸,一生的事业、志向犹如昨日梦境,而今孤零零地散落于荒野深处的马车上,英雄的伟岸、辉煌、强健、脆弱最终在母亲的怀里得到了全部的承认和永久的宁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