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商义重:《三元记·遣妾》故事介绍

冯商义重:《三元记·遣妾》故事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元记》是沈龄的代表作之一。《遣妾》一折,讲的是冯商的娶妾之夜,花烛荧煌。冯商是一个商人,却义重轻财,不从铜钱眼里看世界。否则,《三元记》不会成为昆曲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品,“吴优多肯演”。

冯商义重:《三元记·遣妾》故事介绍

八九、冯商义重——《三元记·遣妾》

正德年间,明武宗有一次南巡京口(镇江),来到内阁首辅杨一清的家里。圣上驾到,杨一清投其所好,“张乐侑觞”——拿最好的节目来助兴。但是“苦梨园无善本”,于是赶紧请嘉定人沈龄帮忙。沈龄不负重托,一边创作,一边彩排,竟在一个晚上就拿出一部传奇,创造昆曲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元记》是沈龄的代表作之一。

江夏富室冯商,是一个重义轻财的商人,经常恤贫乐施,救人急难。可惜的是年逾四十,膝下却没有一个儿子。冯商前往京师做贸易时,妻子金氏劝丈夫纳妾,以续子嗣,“劝君娶妾非为色”。冯商说:“之京娶妾非吾愿”,但还是接受了妻子的建议。也真是凑巧,他找媒婆作伐,媒婆的东邻有个姓张的,急需银子使用,愿将女儿嫁人。“聘财若出银百两,管教今夜便成双。与你执柯,期取弄璋。”

《遣妾》一折,讲的是冯商的娶妾之夜,花烛荧煌。宴席已散,只待喝下合卺酒,一对新人就可以进入洞房了。可是,这时候冯商却发现新娘子闷思郁然。莫不是聘财轻鲜,礼仪疏简?

【前腔】与你红丝新绾,期为姻眷。缘何不念新婚,愁锁双眉不转。你有事尽言,有事尽言。与伊分辨,不须愁怨。这姻缘,想他就里非无屈,其间必有冤。(www.xing528.com)

新娘子终于将原委告诉他。她本是宦家之女,父亲是运使张祖。没料想折损了官粮,父亲变卖了全部家私赔偿,仍然不足,只得把亲生女儿出卖给别人。“卖妾抵偿,非吾之愿。教我如何不怨?有谁怜,我的爹娘。儿去亲无倚,心旌两地悬。”

【前腔】听他哀情凄惨,使我勃然色变。你双亲衰老无儿,何忍把你天伦离间。小娘子,不须泪涟,不须泪涟,把你送归庭院。(贴)想我家父必将银子完官去了,奴家情愿随官人去也。你也不须留恋,请回旋。教你骨肉重完聚,别选姻缘遂百年。

听她这么一讲,冯商全都明白了。他立即把媒婆叫来,说这小娘子是宦家之女,岂可与人为妾?何况他父亲再没有别的儿女,这不是绝他后嗣吗?媒婆说,送她回去有什么难,你还他人,他还你银!新娘子在一旁哭哭啼啼,说聘礼银必定纳官用了。媒婆道,这聘财银子,是要还给他的。冯商摇摇头,责怪媒婆错了。聘礼银子他是一分一厘也不要了,他父亲在患难之中,理当相助。

冯商是一个商人,却义重轻财,不从铜钱眼里看世界。为了解救别人,他宁愿舍弃自己的私利。在传奇作家沈龄生活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种做好事、积阴德的行为。正由于如此,他感动了上帝。上帝谪文曲星与冯商为子、织女星丞相富弼为女。冯商的儿子冯京六经淹贯,诸史旁通。乡试中解元,礼部会试取第一,殿试第一名状元,三元连中,名标金榜。连中三元的冯京,被丞相富弼看中,招为乘龙快婿——能想得出来的好事都给他轮上了。显然这是沈龄精心构筑的乌托邦,却也是人们共同认可的理想境界。否则,《三元记》不会成为昆曲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品,“吴优多肯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