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满腹文章不疗饥:《金印记·不第》故事介绍

满腹文章不疗饥:《金印记·不第》故事介绍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印记·不第》一折,叙述的正是苏秦郁郁而不得志、遭到家人奚落的故事。明刻本《金印记》插图对于苏秦的坚毅,家里人都很不理解。苏秦的遭遇便愈加引起观众的同情。苏秦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国,向燕文侯提出了使燕国强大的方针政策,满腹文章终于不再“不疗饥”。苏秦考第入宦,重归故里时,不计前嫌,使家人深感羞愧。

满腹文章不疗饥:《金印记·不第》故事介绍

七二、满腹文章不疗饥——《金印记·不第》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年轻时境遇很困难。他父亲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经商致富,苏秦是二儿子,一心求学,初试不第,只得靠妻子纺棉织布聊以度日。由于学问不够,他到好几个地方做事都不被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失望而又冷淡,这对他的刺激很大。唯独三叔表示理解和支持。

《金印记·不第》一折,叙述的正是苏秦郁郁而不得志、遭到家人奚落的故事。

苏秦满怀理想,凑足盘缠后前往秦国。临行前,他还买了一件名贵的黑貂皮外衣穿上。“一心指望功名就。谁知十上万言书。被商鞅挡住不肯奏。咸阳旅邸岁月久。金尽回来携素手。”尽管他准备了一整套高瞻远瞩的大道理,想游说秦王凭藉有利条件,发动统一天下的战争。无奈秦惠王对苏秦丝毫不感兴趣,觉得他只是一个高谈阔论、华而不实的小人物。苏秦这下子走投无路了,那件黑貂皮衣服穿破了,口袋里的一点银子花光了,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饿得又黑又瘦,只得自己编一双草鞋,灰溜溜地回到洛阳家中。

然而,苏秦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他绝不肯轻言放弃。他常常发奋读书到深夜,疲倦极了,想打盹,他便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疼痛使他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成语“悬梁刺股”由此而来。

img46

明刻本《金印记》插图

对于苏秦的坚毅,家里人都很不理解。父母见他如丧家犬一般衣衫褴褛,懒得跟他说话。妻子只管坐在织布机前,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他肚子饿极了,央求嫂嫂给自己做饭,嫂嫂却说她从来都不会做饭。又挖苦道:“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谁不羡?只怕你五行有些乖蹇,只落得草鞋儿两底穿。”(www.xing528.com)

妻不下机,嫂不为炊,还冷言冷语地讽刺他,奚落他,让苏秦的自尊心不知该往哪儿放。“我平生志气颇英豪,回来绿柳间红桃。此花若有重开日,苏秦吓苏秦吓!此身必定学龙韬。”

妻子终于从织布机上下来了。

【前腔】你道儒为席上珍,我说你满腹文章不济贫,怀内黄金多使尽,空手回来做则甚?早知书误人,何不当初莫去寻?天吓!自古儒冠多误身。

妻子的一段唱,更给了苏秦说不尽的羞辱。他觉得这样被蔑视,还不如一头扎进井里死了倒干净,唯一的遗憾是再也不能报答三叔的恩情了。

【前腔】激、激得我怒轰轰,恶气冲!闪、闪得我眼睁睁!遭、遭穷困。你骂得我羞脸难藏,万千惶恐,一似龙逢浅水遭虾弄。枉教人诗书万卷通,怎奈时乖运未逢!

人情冷暖,是每一个人都会亲身经历的。苏秦的遭遇便愈加引起观众的同情。他改变命运的办法,仍然是悬梁刺股,发愤苦读。这期间,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次好觉。一年后,苏秦对时局了如指掌,并拿出了一系列针对时势的战略。连他自己都说:“这真是能够说动当世君侯们的策略啊!”苏秦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国,向燕文侯提出了使燕国强大的方针政策,满腹文章终于不再“不疗饥”。

苏秦考第入宦,重归故里时,不计前嫌,使家人深感羞愧。这是昆曲常用的大团圆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