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上海的伶界联合会、广东的粤剧志士班、北京的奎德社、陕西的易俗社、四川的改良会、三庆会等戏剧团体积极进行戏剧改革。京剧的梅兰芳、周信芳、汪笑农、潘月樵、夏月润;京剧、河北梆子的田际云等,他们采用现实题材编演新剧目,宣传爱国思想,宣传民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包办婚姻,反对缠足、吸大烟等。在当时起到了针砭时弊,移风易俗的作用。(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京剧艺人敢于挑战,勇于革新,全面繁荣,由于齐如山等知识分子的全面介入,京剧的发展在全国的剧种中尤为突出,在继承和创新方面均率先垂范。在越剧、平剧、秦腔、粤剧、滇剧等剧种都进行了改革,锐意进取,关注社会现实。这一时期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知识分子参与到戏曲班社和学校的创办中,这些知识分子学贯中西,他们把现代教育的理念引入了戏曲教育中,戏曲教育打破了科班制单一落后的体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新的戏曲艺人。这些知识分子或试图加强剧本的文学性,亲自创作和改编剧本,帮助艺人提高表演水平和文化修养;或试图通过戏曲这一平台,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国人的灵魂与脊梁,他们尊重艺人,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强调戏曲应与文学比肩,试图让戏曲在改变国贫民弱中尽力。在高台教化、人伦道义等基础上对男女平等、反对帝制、民族气节等问题有所关注和涉及。艺人的社会责任感也被空前的激发出来了,为了反映时代的声音,为了各剧种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一批戏曲艺术改革家,许多剧种在戏曲的表演、题材及思想内容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丰富。总而言之,戏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是呈进步趋势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