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此相应的,是心学思潮的泛滥。到了阳明后学,特别是泰州学派那里,圆融庄禅思想,更加决裂藩篱,表现出“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的异端色彩。晚明戏曲艺术的繁荣与这种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风气有关。总之,这加快了晚明戏曲文人化的进程,并造就了晚明戏曲的辉煌,也从而使得明代戏曲艺术思想的发展在晚明时期达到了繁荣和成熟的境地。
万历时期,明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尤其是在江浙等南方地区,一些城市人烟凑集、市廛林立。商业的繁荣,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为追求享乐、富于感官刺激生活的商人和市民们提供了条件,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畸形的穷奢极欲的享乐风气,文人仕宦阶层也受到这种风气的浸染。对鲜活、享乐、感性的俗世生活的赞美和追求,替换了前中期古朴的、理性的审美理想,而成为时代主题。
与此相应的,是心学思潮的泛滥。心学在阳明时代就强调要回归心灵,在主体对“道”的真切体味中“致良知”,扬弃了程朱理学中的各种外在束缚和桎梏。到了阳明后学,特别是泰州学派那里,圆融庄禅思想,更加决裂藩篱,表现出“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的异端色彩。比如有人主张“率性所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颜钧),有人主张“解缆放船,顺风张棹,则巨浸汪洋,纵横任我”(罗汝芳),率性、自我成为心学最为吸引人们的核心理念。李贽更是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并认同发乎自然的声色之情。这些观点,为人们率性而行,追求声色等感官刺激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心学家们本意上仍然是要重建儒家伦理道德,走出道学虚伪、繁琐苛刻的困境,但一般文人、社会大众对心学的接受却主要表现在对主体精神的张扬,对个体享乐生活的追求上。(www.xing528.com)
晚明戏曲艺术的繁荣与这种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风气有关。而文人在欣赏戏曲,享受声色之美的同时,也以戏曲自娱娱人,或借助戏曲抒发个人化的情感,表现主体精神;或通过戏曲来重建伦理道德,向传统回归等等。总之,这加快了晚明戏曲文人化的进程,并造就了晚明戏曲的辉煌,也从而使得明代戏曲艺术思想的发展在晚明时期达到了繁荣和成熟的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