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我国民间祭灶的日子,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的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等。
祭灶,是我国民间一项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在我国古代,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灶王爷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 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爷画像
灶王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神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由于一般人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了,面目也黢黑。
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因此要敬供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的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www.xing528.com)
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作“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在祭灶以后,我国古人还喜欢选择吃饺子的习俗,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在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就叫作“糖瓜”。
灶台前的灶王爷
春节的红灯笼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50克、100克、200克,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1.5厘米,大小不同。
做糖瓜、祭灶是过小年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的精神放松,开始欢欢喜喜准备正式过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