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殷周祭天遗风的舞龙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它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包含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
节日舞龙表演
按这意义扮演,龙的重要性竟超越了祖宗,即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烤。”可知,春节的“开灯”,就是代表“春祭”。所以,舞龙最初应是一种祭祀,而非娱乐,成为助庆娱乐应是汉唐以后的事。
节日巨龙表演
有一则传说,也可以说明舞龙纯是为了纪念,含有祭祀成分。相传很久以前,苕溪岸边有个荷花村,村前有一个荷花池,池塘里长满了荷花。每到夏季,碧绿的荷叶铺满水面,无数朵出水荷花,袅袅婷婷,鲜艳无比。
荷花池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夫妻俩男耕女织,相敬相爱。
这一年,荷花怀了孕,过了10个月,孩子却没有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生下来,直到第999天,才生下了一个男孩。
百叶见孩子生得端正健壮,心里好生喜欢。再仔细一瞧,更是错愕不已:这孩子的胸口脊背上竟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数一数,有999片呢。
旁边的接生婆一见,大吃一惊,嚷道:“哎呀,了不得,你们家里生了个龙神!”
消息传遍村子,人人都来道贺。消息惊动了村里的老族长。老族长的儿子在朝廷做官,他的身边留着一个横行霸道的丑孙子。这祖孙俩一听到百叶家里生下龙种,立刻手持钢刀要来砍杀。
乡亲得到消息,马上给百叶报信,大家细细商量,想出了个办法:将孩子放在脚盆里,悄悄把他藏到门前的荷花池中。
老族长和他的孙子带人冲进门来,孩子已经不见了。老族长见找不到龙种,抓住百叶逼他交出来。孙子见荷花长得美丽,心生一计,举起钢刀杀死了百叶,把荷花抢到家里。(www.xing528.com)
老族长心想:龙种没有了爹娘,即使活着,也必定饿死。再说荷花会生龙种,将来龙种会生在自己家里,这天下就是我家的了。
荷花被抢到老族长家里,她想念丈夫和孩子,十分悲痛。老族长逼着她去淘米,荷花拿着淘罗走到池边,轻轻漾动池水,忽然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花叶纷纷倒向两边,让出一条水路来,只见自己的儿子就坐在脚盆里,向她漂来。
荷花又惊又喜,连忙将儿子抱到怀里,喂饱了奶水,仍然放回脚盆里。一阵凉风,脚盆又漂回到荷花丛中。荷花知道儿子没有饿死,心里十分高兴。
节日舞龙灯
自此,她一日3次到池中淘米,就给儿子喂上3次奶水。这样喂了999天,儿子渐渐长大,满身龙鳞闪耀金光。
到了夜里,荷花池中光芒四射。村子里的老百姓知道龙种没有被灭掉,暗暗高兴。老族长得知龙种竟在荷花池中,又生毒计。
一天傍晚,荷花到池边淘米,族长祖孙两个躲在杨树丛里察看动静,只见碧波荡漾,花叶浮动,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徐徐漂来一只脚盆,盆中坐着个满身金色的孩子,欢乐地举着双手向淘米的荷花扑过去。
荷花满心欢喜,正要伸手去抱,杨树丛中闪出个人,举起明晃晃的钢刀直向孩子砍去。刹那间,只见孩子从脚盆里倏地跳起来,化成一条金色小龙,向池中跃去。可是迟了,那一刀砍到了小龙的尾巴。
荷花丛中停着的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忽然飞过去,用身子衔接在小龙的尾部,一对美丽的翅膀变成了小龙的尾巴。
小龙长啸一声,霎时间,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满池荷花的花瓣也纷纷扬扬飞旋起来。霹雳闪电之中,小龙的身体渐渐变大,化成了数十米长的巨龙,在荷花池上空翻腾飞跃。
这时,一阵龙卷风刮了过来,小龙腾空而起,乘风直上,飞入云端。这阵龙卷风好不厉害,那个砍龙尾巴的人被卷到半空,抛得无影无踪。老族长见孙子被风卷走,“扑通”一声,吓得跌进荷花池淹死了。
荷花看见儿子化成一条蛟龙飞上天空,大声呼喊,但蛟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自此以后,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来行云播雨。
当地百姓为感谢它,就从这个池中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999叶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因为不到1000叶,所以取名百叶龙。
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这个传说表现了人们除恶敬善的美好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