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夏朝歌谣演变而来的灯谜的介绍

由夏朝歌谣演变而来的灯谜的介绍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夏朝歌谣演变而来的灯谜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可见那时的这些廋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民间谜语属于事物谜。可见,灯谜在当时是一项比较普遍的娱乐活动。

由夏朝歌谣演变而来的灯谜的介绍

由夏朝歌谣演变而来的灯谜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廋辞,也称隐语。

当时列国纷争,人们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自己的意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廋辞”两字最早见于左丘明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廋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

这里讲的是发生于公元前542年的事,虽然没有记录下秦客廋辞的具体内容,但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廋辞已作为外交斗争的一种形式而登上了大雅之堂,在统治集团高级官员中运用了。

隐语比廋辞较晚出现,如同廋辞一样,也是以形象生动的评议来隐示事物,因而十分流行,上到诸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隐语。

在当时,有些统治者喜隐言而不好逆耳之言,臣民若要讽谏朝政,就必须投其所好,利用隐语转弯抹角地劝谏。在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中,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往往用隐语掩人耳目,暗中通情。

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和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分别记载了楚庄王和申无畏以及还无社和申叔展用谜语作答的故事。

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直至南朝宋时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3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象征丰收的彩灯

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为了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 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www.xing528.com)

谜语在春秋时叫言隐、隐语、廋辞,在汉代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代叫反语、歇后,在五代叫覆射,在宋代叫地谜、诗谜、戾谜、社谜、藏头、市语,在元代叫独脚虎、谜韵,在明代叫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在清代叫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灯谜等。真是叫法花样百出,但都寓含了深刻的意思。

我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

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刘勰对谜语从理论上做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精辟的阐述。

民间谜语与灯谜不同,灯谜属于文义谜,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字谜外,都是以事物的特征来隐射的,因此,民间谜语属于事物谜。

民间谜语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绘谜底,从而达到隐射的目的。

民间谜语的谜底范围比较窄,除了少量字谜以外,大多数都是事物,如动物植物、用物、人体器官、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等。它的谜面往往是山歌体的民谣,以四句形式出现较多,讲究押韵而有节奏,读之可以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故大多数都适宜少年儿童猜射。因此,有时也把民间谜语称作儿童谜语。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说,在节日晚上,贾元春送来的灯谜及宝玉等孩子所作的灯谜都粘在屏上,让贾政猜出了不少。连贾母也都说了一个谜。可见,灯谜在当时是一项比较普遍的娱乐活动

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还涌现出了许多谜师。

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会,不断地促进着灯谜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