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承两千多年的灯文化意蕴介绍

传承两千多年的灯文化意蕴介绍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承两千多年的灯文化意蕴香炉彩灯火为灯之源,灯为火之英。这个已有2000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以明火燃点为灯,而取光明,在我国流传有几千年了。传说佛殿的宝莲灯,帮助三圣母和沉香母子团圆。

传承两千多年的灯文化意蕴介绍

传承两千多年的灯文化意蕴

香炉彩灯

火为灯之源,灯为火之英。相传,从燧人氏钻木取火时期起,就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开始。

以火为灯,灯光明亮,以彰繁荣,所以说灯为火之英。有灯便出会,三朋四友,聚集灯前,觥筹交错,举酒诗兴,纵论古今,这可能是人间岁岁年年举办灯会的缘由了。

在我国历史和文化当中,灯的寓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用途也非常广泛。元宵灯会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到了宋代,人们十分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十分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加丰富。到了明代,则要连续赏灯10天,这也是我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这个已有2000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了乐舞百戏表演的场面,还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的盛况,这叫作行歌或踏歌

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借此期待自己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生查子》中有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www.xing528.com)

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中写道: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些就是描述元宵情境的古代佳作。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所以灯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以明火燃点为灯,而取光明,在我国流传有几千年了。古《辞源》对灯的解释是“焚骨以取光明者也”,它驱走黑暗,变夜为昼,可见灯是征服黑暗的勇士

民间曾流传着许多关于灯的神话和传说。传说那月宫嫦娥每晚提灯出来照亮人间。传说佛殿的宝莲灯,帮助三圣母和沉香母子团圆。

水浒传》中的吴用利用元竹灯市人潮如涌来做掩护,智取大名府。宋将马知节,镇守边关,在元宵节开灯会摆酒宴,吓退了前来进攻的敌军;又如名将狄青正月十五夜用灯会、酒宴麻痹敌人,狄青席间称病暂退,趁敌不备,夺取了昆仑关。

广东省东莞的榴花塔灯,更有一番讲究。据说在宋朝末年,元兵南侵,宋将熊飞败至广东东莞原籍,组织乡民坚守在榴花堡山头,英勇抗击元兵,战至弹尽粮绝,最后壮烈牺牲。

后人为纪念这件事,在山顶上修建了七级宝塔。中秋登塔挂悬彩灯数百盏,光辉夺目。后来,民间艺人仿照这个宝塔形象扎成彩灯,以寄托哀思和美好愿望。

史载汉晋之时成都城楼下,每逢春月花开时,蜀郡统治者都要纵民游乐,张灯结彩,以显繁荣。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观灯诗》中所写“锦里开芳宴……繁光远缀天……”等句,则记叙了当时灯会之盛大、社会之繁荣。

明月下的彩灯

自从有了电,灯会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仅使“火树银花不夜城”的景象已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要求,还使得一般的声、色、形、光、动的景象也得不到观众的喝彩了。

因此,灯会总是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新的景象与新的繁荣,才能推进灯会的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