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化所必需的生产技能,转变旧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获得新的社会规范,发展自己的现代性,成长为现代人的过程。通过现代化的过程,农民工的现代性会得到显著增强。
1.钱袋子越来越鼓:我们的生活日益现代化
农村土地少,劳动力多,是农民增收难和农村贫困的主要根源。改革开放前由于限制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只能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依靠土地维持生存。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对于农民工来说,城市仅仅是他们挣钱养家的地方,他们希望通过务工来提高生活水平。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通过大规模的外出打工,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实现就业,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来源结构:
——就外出打工的农户来讲,直接提高了农户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
——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户而言,外出打工具有“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立竿见影之功效;
——对于温饱已解决地区的农户来讲,则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增加了农户家庭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资金实力;
——就输出地区来讲,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则直接提高了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从历年农民收入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增收除了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个来源外,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以有外出的全部农户家庭为基数,户均外出务工收入已占到其家庭收入的近4成。
表5-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5-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纯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大量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外打工所得的工资收入大部分是带回到农村老家的,这些收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起了重大的作用。虽然相对来说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并不是很高,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来说是特别显著的。这些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可能,有助于扩大内需。同时,农民工通过打工所得的大量资金,有助于资本的地区流动,包括城市和农村的资金流动和由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向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使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得到了一定的补偿。
2.回乡创业:我们也能干大事
在出现大量的农民工之后,特别是在近十年里,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一批又一批曾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到自己家乡创业,不仅正在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而且正在形成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并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首先是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据专家估计,目前每100个外出务工农民,就有4个人走上回乡创业的道路。
其次是为广大农村地区就地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近解决数量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很多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岗位。(www.xing528.com)
据调查,农民工有5万元就可以做生意,有10万元就可以办企业,而且70%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建立,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改变了农业以农为主的传统局面,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拓了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门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
案例1:农民工唐启明夫妇返乡创业忙永顺县首车镇中坝村农民工唐启明、田久香夫妇,于春节前夕返乡,利用自己会种植西瓜的技术,在两岔乡团结村承包了近20亩稻田创业种植牛奶西瓜。唐启明告诉笔者,他们夫妇俩在2013年,有望实现纯收入近20万元。
图5-3:2013年 4月15日, 唐启明、田久香夫妇在移栽牛奶西瓜苗。(唐启武摄,来源于湖南图片网)
案例2:宁夏永宁县望远镇农民周保生、黄秀玲夫妇放弃打工,于2007年开办家庭特色养殖场后,精心学习养殖技术,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这对夫妇饲养的山鸡、肉鸽、孔雀等达2000多只,年收入超过3万元。
3.意识和行为的改变:越来越具有现代性
几千年来,广大农民以土地为生存和生活的保障,有限的土地以及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形成了他们的陈旧观念。在城市生活最大的收获就是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是许多农民工的共同认识。城市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化力量,农民工流动的城市体验,会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同时也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学习和掌握各种新技术、扩展自己的交往半径。这增加了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性,尤其是对异己事物的宽容性,降低了心理封闭性和行为保守性,逐渐养成开放的思维方式以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在这种环境下,在农民工的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现代意识的萌发。农民工在城市需要不断地参与商品生产和流通,无形中强化了商品经济意识、消费意识等,使其初步形成了现代的计划观、信息观、技术观、婚姻家庭观、生育观、对子女的教育观,初步具有商品、风险等意识,使他们相信个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周围的环境,增加了他们的自我依赖和自我效能感。
关系从地缘、血缘向业缘的转变。在传统农村社会存在的“差序格局”中,农民社会关系中最主要的就是血缘和地缘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受制于孝悌、仁义、信用等人伦道德的约束,这使得他们对关系网络的意义的理解往往仅局限于情感的交流而显得那么朴实。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首先扩大了他们交往的圈子,使他们建立超越地缘和血缘限制的各种新型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一种社会资本,被理性地运用于谋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对关系网络的运用,重释了关系的意义。
图5-4:农民黄秀玲(中)给两位村民传授肉鸽喂食技术;周保生在观察孔雀生长。(图片来源于农博网http://www.aweb.com.cn,2009 年4 月22 日)
城市制度文化与行为规范的习得。现代化的社会是“法治”而非乡土社会的“礼治”或“人治”的社会,个体只有更多地了解、学习、掌握各种正式的制度文化与行为规范才能生存。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无论是在现代化的生产系统中,还是日常的生活中都必须遵循新的游戏规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受到规则的惩罚。交通违规、随地吐痰可能会招致罚款,上班迟到、违规操作可能被扣工资甚至扫地出门,不签劳动合同、经济合同可能要上当受骗。所有这些都在提醒进城农民对于制度规范应该保持应有的敬意。也正是在这些过程中,农民工习得了不同于农村生活中的制度文化和行为规范。
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养成。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壁垒逐步松动,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他们在城市中通过各种方式学习职业技能、政策法规等,以获得更多的谋生手段;力图使他们的下一代能够在城市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好的未来,以提高对变迁社会的适应性和谋生的能力。农民工职业的非农化,改变了农民单一的生产结构;与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广泛接触,增加了他们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生产能力;高于农村平均水平的收入,使他们有条件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城市流动的经历,使他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习惯都向城市居民看齐,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市民化。
在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推动下,农村最先不安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满足于种地所获得的微薄收入的农民,开始进城寻找致富和改变自己生活际遇的机会。他们改变了农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打破了以地缘、血缘为根基的封闭的生存空间,是最先具有现代开拓精神的人。总体来看,无论是从生活水平来看,还是从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来看,相对于原来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他们具有更多的现代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