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隋朝时候,隋文帝杨坚驾崩后,他的二儿子杨广即位。杨广当上皇帝后便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而扬州地处大运河入江要道,是当时南来北往的运输中心。于是,杨广在605年开始营建扬州,在扬州大兴土木,广筑离宫别馆。
扬州营建完工后,杨广三下扬州巡游。当时在扬州城西的上林苑中,有全国各地的奇花异卉,宝兽珍禽,杨广每在夜间游园时,却从不张灯火,而是让人捕捉许多萤火虫送来,荧光漫山遍谷,照耀得如同白昼。
杨广
到了冬天,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杨广游兴不减,却令宫女们仿照 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和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并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让人赏心悦目。
杨广这3次巡游和赏玩园苑中由彩锦剪成装扮的美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扬州剪纸艺术的发展,使其在民间不断发展起来了。
至唐代时,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
据记载,当时每到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或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鲜花之下,相观以为乐。
另外,在扬州剪纸,还有一些特别用途。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用来祭奠鬼神。当时的大诗人杜甫就写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所说的就是这种民情风俗的反映。
在那时,我国的造纸业非常兴盛,扬州也有较大的造纸作坊,并且能够大量生产质量很好的贡纸。作为雄厚的物质条件,也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扬州自古多奇花异卉,唐宋时期历代扬州的文章太守、诗人墨客,莫不寄情于花木,他们装饰风雅,演绎故事,写下了许多名篇,这为扬州剪纸提供了充足的题材。
在明清时期,扬州剪纸有了新的发展变化。由于经济繁荣,扬州民众多讲究穿戴,居室之内大小物件都以绣花为美。至于结婚、做寿或年节喜庆,所用绣品花样更多,这些绣品都要用剪纸为底样。
因此,扬州剪纸便与扬州刺绣结合,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这就是著名的“扬州花样”。
扬州的剪纸以圆如秋月、线如胡须、尖如麦芒、缺如锯齿、方如青砖这五个要诀为其风格的标准,无论剪出什么样稿,都必须根据这种标准,这样剪出的作品才具备扬州剪纸细腻、典雅、玲珑剔透的风格。
在技法上,扬州剪纸多用镂空的技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就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构图上,扬州剪纸讲究造型的雅致,较多地使用组合的手法,使造型有适度地夸张变形,从而产生图案的形式美。扬州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抓住物象的特征,又做到了线条连接自然。
扬州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由技法的求变求新而产生的,许多剪纸因各种技法的巧妙运用,从而形成了扬州剪纸特有的“剪味纸感”。
在清代的扬州城内,以剪纸为生的民间艺人非常多。其中,在嘉庆、道光年间,著名剪纸艺人包钧就以一剪之巧而声名远扬。在包钧的巧剪下,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简直引人入胜,因此也就有了“神剪”的美誉。
另外,对扬州剪纸产生广泛影响的还有清代末期著名的剪纸艺人 “张三麻子”。“张三麻子”本名叫张永寿,出生于扬州一个剪纸世家。
张永寿从小喜爱剪纸,不过他父亲张金盛因为祖孙几代剪纸,饱尝了人间辛酸,不愿让自己的儿子再吃这碗手艺饭。(www.xing528.com)
但是,童年的张永寿却醉心剪纸,凭着潜察默记,他偷偷地学了起来。父亲偶然一次看到儿子剪的几幅兰竹,还真有一种家传的韵味,有所感触地叹道:“这孩子天生是吃剪纸这碗饭的。”不得已便开始教孩子学艺。
扬州剪纸
在张永寿14岁那年,由于家庭生计困难,父亲一把剪刀养不活一家7口人,于是他就独自外出谋生。
他跑遍了扬州、仪征、六合、天长等地的许多集镇和农村,风里来雨里去,寒来暑往,仅凭着一把剪刀,一叠白纸,给人们剪来“福寿”,送去“吉祥”,也对付了自己辛苦的生活,年节之际还攒下了余钱来资助家庭。
张永寿闯荡江湖七八年后,他的剪纸花样便渐渐出了名。因为他在小时候出过天花,没钱医治,和他父亲一样落下了一脸麻子,又因父子俩都是排行第三,所以被人们称为“老张三麻子”和“小张三麻子”。
张永寿经过长期走乡串镇的漂泊生活,不但开阔了他的眼界和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他也练就了一手好手艺。20岁那年,他结束了流浪式的卖艺生涯,在扬州多子街上一家名叫德兴衣庄的门楼子里,摆下桌凳,挂个招牌,算是正式开张卖艺了。
张永寿的摊子与众不同,桌上放一个红木镜框,里面盛放各式花样子,门前一块招牌上写着“张三麻子专剪专描新式花样”,另外还剪了一副对联:
剪成龙飞虎跃,
描就鸟语花香。
其实,这绝非是张永寿的自夸之词,他的剪纸实在是与众不同的,就拿所剪的四时八节的鞋花来说,不仅形态各异,而且颇有神采,绣成花鞋后,令人足下生辉。
时间一长,张三麻子的名气大了,扬州城内和四乡八镇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
张永寿曾创作了数千幅剪纸,先后出版了《张永寿剪纸集》《百菊图》《百蝶恋花图》和《百花齐放剪纸集》等。
其中,《百菊图》从整体来看,是一部集剪菊之大全的皇皇画卷。从单幅作品来看,101幅,在统一和谐的韵律中,又各自有着章法上的变化。那“麒麟角”钝角峥嵘,昂扬可喜;那“紫松针”锋芒毕露,俏拔可嘉;“醉红妆”如美人酒后,不胜娇羞;“芙蓉面”似出水芙蕖,分外妩媚。
张永寿的剪纸讲究以“形”传“神”,他剪的菊花,不仅外形美,而且神韵足,呈现出不同的个性。
“浣纱”力现其“飘”,“柳线”强调其“奇”,“懒梳妆”夸张其“懒”,“万卷书”突出其“卷”,真是巧夺天工,妙趣横生,表现了扬州剪彩的无限风采。
扬州剪纸艺人张永寿在其漫长的剪纸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剪纸经验:
剪飞鸟要从翅膀剪起;剪游鱼要从头部剪起;剪老虎要从后脚趾剪起;剪花卉则根据不同的花卉特点而异,像“罗汉须”,初开时是直瓣,盛放时是就起卷,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着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特殊、风味别具的菊花。
而“鹭鸶羽”花开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处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线条的粗细大小,要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