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引发的剪纸艺术
那是西周王朝的初期,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幼即位,并由叔叔周公辅佐。
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弟弟,并说:“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
几天后,周公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
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也就是说天子说出的话,史官要如实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大夫要传扬它。”
于是,周成王听从了周公的建议,把唐地封给了叔虞,叔虞日后也就被称为“唐叔虞”了。
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就是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当时称之为“剪彩”。
至西汉时期,人们开始用麻纤维造纸了。传说西汉时期汉武帝非常宠爱他的妃子李夫人。后李夫人不幸去世,汉武帝非常悲伤,卧不安席,食不甘味,简直思念不已。
这时,有个叫李少翁的方士前来拜见汉武帝,说自己能让汉武帝重新见到李夫人。李少翁就用纸剪了一个李夫人的影像,到了夜晚,他把影像放在一顶方帐中,并点上了灯烛,这里就映出了李夫人的影子!
在摇晃烛影中,李夫人隐约的身影翩然而至,又慢慢远去了。武帝痴痴地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写下: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这种用纸剪成人的形象,据说就是后来剪纸艺术的起源。
至魏晋时期,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剪纸的兴起。据记载,那是在东晋时期,每到农历二月初八佛的涅槃日,民间就流行剪通草花以献佛。
在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会时,佛教徒也往往把用丝织品剪成的花叶作为佛前装饰,用以招引善男信女,这就是我国民间剪纸工艺的先声。
汉武帝画像
至南朝时期,晋宜都郡守 梁宗懔在他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当时我国南方的荆楚地区,就是后来的湖北、湖南省一带,流行一种“镂金剪彩”的习俗。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七,家家都用一些薄片剪彩成为人样,或采取镂刻金箔成为人样,用以作为屏风贴,或作为头鬓戴在头上,或把丝绢剪成花卉形的装饰用以赠送人。
特别是在立春这天,所有人都用薄片剪成燕子形状用以佩戴,并在身上贴着“宜春”两个字。这些民俗活动,促使剪纸艺术来到了民间。那时一般人家买不起“彩”或“箔”,就只能以纸代替了。
后来,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发现的5幅团花剪纸。这些剪纸,都是将纸折叠数次后剪出来的。(www.xing528.com)
金箔剪纸
这其中3幅为四面均齐的八角形、忍冬花形、菊花形等几何形团花,变化复杂,很有韵律感。
另外两幅是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团花几何形内圈之外分别剪出12匹相对的马和16只相对的猴,造型非常复杂生动。
唐代以后,“镂金剪彩”的风俗仍然盛行。特别是每逢立春,人们就剪出各式各样的“幡”,就是用丝织品剪成的小幡,又叫“春幡”,或者剪出各式各样的“胜”,就是妇女用的一种首饰。
人们将人形的叫“人胜”,将几何形的叫“方胜”,有的像燕子,有的像蝴蝶,作为节日的礼物,或者簪在头上,或者系于屏风,以示庆贺。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在宋元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剪纸艺术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剪纸活动,除了立春,人日、元旦、端午、七夕、重阳等节令时也剪“春幡春胜”“钗头彩胜”,并做成艾叶、花朵、仙佛、喜字、影戏、虫鱼、禽鸟、百兽的形状,簪戴悬挂以求平安,或陈列以“斗巧争奇”。
在当时,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剪纸生意的小手工业者,他们以剪纸生意为生。城市居民除了把剪纸作为节日的幡胜,还把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
这里的皮影、夹染刻版、陶瓷贴花等也大都用剪纸来做。甚至在民间苦于久雨不晴,人们也用纸剪出手持扫帚的妇女形象以祈求能够晴天,并称作“扫晴娘”。
在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凡是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刺绣的花样,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的。
在故宫,历代皇帝举行婚礼用以作为洞房的神宁宫,墙壁都按满族习俗裱纸,四角贴着黑色的双喜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团花的黑色剪纸,在宫殿两旁的过道壁上也贴有角花。
据说,有人用纸剪成鹿、鹤、松的“六合春”图案,并加以彩绘,贴于朝服上,连西太后都以为是绣出来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