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清明习俗的演变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民间扫墓祭祖如此重视,皇家对清明自然更视同非常。在明朝,祭祀祖陵的仪式相当严格。《明仁宗实录》记载,1424年,朱高炽派敕守南京的驸马都尉沐昕去祭祀孝陵,口谕:
自今孝陵四时祭祀,命尔行礼,必诚敬请清洁以裕神明,不可纤毫怠忽。
明仁宗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朱元璋的孙子。这时大明王朝的都城已经迁到了北京,他不敢忘记祭祀南京的孝祖陵,对祭祖陵丝毫不敢大意,虔诚万分,因为那牵涉到神灵保佑之大计,事关国体。
皇家陵寝,除了忌辰外,四时八节都要祭祀,但重点不同,各个朝代的礼仪要求亦有别。
《明会典》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初年,定孝陵的祭祀安排为“五小祭”“三大祭”。由主管祭祀的太常寺具体操办负责。
“五小祭”里包括朱元璋(闰)五月初十、马皇后八月初十这两个忌日;“三大祭”,就是指清明、中元、冬至三大节气,其中,清明祭陵为“三大祭”之第一祭。
“三大祭”都是“日祭”,使用“牲醴”,“牲醴”指的是牲口和甜酒,大小官员也都得参加。
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的顾起元所著的《客座赘语》记载:
凡三大祭,用祝版。已上祭祀俱百官陪祭,遣备武臣行礼。
祭陵过程中,官员的行为举止得有分寸,连怎么走都有规定。不仅不能乱言语,行祭时连咳嗽都不准的。如果有人咳嗽,或是弄出声响来,就会遭到内侍官员的严厉训斥。有的官员为逃避祭祀之辛苦,常常在清明节时称病请假,躲起来不参加。
祭陵时,祭祀物品品种很多,牛、羊、猪、鹿、兔、鸡、鱼、时令蔬菜。而且,到什么季节,上什么祭品。
扫墓历来被视为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清通礼》是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
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1530年,明代帝诏令两京国子监及天下郡县都要建立启圣祠奉祀。此外,鲁城东有颜林,是先师兖国公墓,墓祀日期也为一年两次,即春用清明节,冬用孟冬朔日,由宗子博士主祭。据广西梧州府《怀集县志》载,县有孔公祠,每岁清明日与厉坛同日祭。
一些地方还在清明这一天,祭祀和本土相关的生前要人。如河南汝州郏县西有三苏墓,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其弟苏辙的葬地。每逢清明节,这里的守官和乡民届时要到坟地拜扫。
清明节,举国上下一致的祭奠活动首推祭厉坛。据各府州县志书,各地均设建厉坛。设建厉坛其因与诏文见于《明会典》。
1393年,明代在国内各府州和县都建立厉坛,礼部曾颁发有定礼及钦定祭文。
按照各地志书中载叙,厉坛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农历七月望日、农历十月朔日致祭。
清明日祭祀前3日内,先由地方有司移牒城隍。到了祭祀那天,将城隍神奉请于厉坛内,让其南向,无祀鬼神名位俸陪于左右两侧。
老北京的清明节,有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
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城隍”最早的含义是由水庸衍化而来的。“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
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在明清时期,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除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
相传,城隍爷就是纪信,秦末汉初时期刘邦的部将。公元前204年,纪信在荥阳城被围时假扮作刘邦的模样而让刘邦逃脱,自己也因此被俘,后被项羽处死。
刘邦战胜项羽后,建都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就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塑像,永远享受香火。”
后来刘邦下令全国建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像为“城隍老爷”。
城隍庙在每年的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
旧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届时,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场面十分热闹。
民间还有一首杂咏诗写道:
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
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
说的就是清明节这一古老习俗。
古城西安的清明节,人们也习惯于去都城隍庙求愿。都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是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五省,故称“都城隍庙”。
庙里主要供奉古城西安的保护神城隍老爷,主管功名科举的文昌帝君,忠义无双的关圣帝君,赐人子嗣的九天圣母、送子娘娘,保佑健康长寿的药王孙思邈和有求必应的吕洞宾祖师等。
清代重修后的都城隍庙焕然一新,整座庙观布局整体左右对称,规模宏大,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道教文化的圣地。真可谓是信徒众多,香火鼎盛。
如果适逢都城隍庙的“癸巳年清明节冥阳普福法会暨忠孝祠开放典礼”,那便是非常幸运的事了。
届时,笙鼓齐鸣。大殿里,城隍老爷端坐正中,四大金刚分列两边,威严庄严。穿红衣道袍的道士们面对庄严祖师,齐声诵读,时而跪拜,时而吟唱,手里钟铙钹磬齐响,仙乐铮铮。
旁观者听不懂吟唱的内容,也不清楚法会的仪式含义,却能感受到道家法会的庄严和神秘。
法会通常要举行一个多小时才宣告结束,虽然人不太多,但来的人都有庄严之心。人们赶在清明,在城隍庙燃一炷香,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对生者的祈福。
明清时期,踏青依旧是国人经久不衰的活动项目之一。
明蜀成王朱让栩《拟古宫词》言民间踏青曰:
城外清风卷薄尘,传言都道踏青人。繁华满目开如锦,唯此宫中不见春。
明代刘侗、于奕正合撰的著名方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有京郊当年清明踏青时的一幕场景:
……玉泉三十里至桥下,夹岸高柳,丝垂到水。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明清年间一些府、州、县志中也不乏记载着有关清明节踏青的内容:
《济南府志》曰:
清明节士女盛饰,结伴游春,或携酒肴郊饮,谓之踏青。
兖州府《沂州志》载:
三月清明,男女墓祭后出郭踏青。女子为秋千戏,男斗百草。
河北《永平府志》载:
清明展墓,连日倾城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斗百草……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挝子儿赌胜负,童子团纸为风鸢,引绳放之。山原车马,尊罍相接,道隅馂余而多醉歌矣!
《顺天府志》载:
清明日以纸钱置坟头,望之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者……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
安徽《凤阳府志》载:
清明各家坟茔添土……是日前后,士民携酒肴游郊外,谓之踏青。(www.xing528.com)
福建《兴化府志》载:
清明节前后,乡学生相与据钱为酒食,邀先生和先生之友,于形胜处饮宴,以余钱奉师,谓之光斋,亦谓之浴沂会……
除近郊踏青外,历史上一些名人志士还经常在清明节选择名山胜地观光旅游。
历史上曾是辽金别都之城萧太后故居,后又名梁氏国,明代文学家刘定元在清明节到此一游,写有《游梁氏园记》名篇。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于清明日有幸与曾太史等陪祀昭陵,随之谒皇明诸陵看山,而后写成《陪祀昭陵看山记》。
明代诗人周宪王《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一鼓作气写出六首。第一首诗道:
何处难忘酒,年光似掷棱。
清明恰已过,春色苦无多。
席上红牙板,花前皓齿歌。
此时无一盏,争奈牡丹何。
周宪王惜清明时节的感受,较前辈白居易有过之而无不及。
河南府城北5千米处有山曰北邙山,又名太平山。该地为东洛九源之地,历史上多少次战争发生在这里。明代巡抚张楷在清明节时,来到此处,挥毫写下《和王仲初北邙行》:
贵贱终归一抔土,请看北邙山上墓。
墓地渐多闲地稀,卜兆谁能择佳处。
旧坟十家九磨灭,愁杀清明二三月。
新坟添土祭奠回,纸钱猎猎烧坟台。
明代著名文学家谭元春在“时方清明,男妇鬓生柳枝”时节,乘兴登游,之后写成名作《游元岳记》散文。
江西省南昌府有名山麻姑山,系道书中二十八洞天所在地。明代著名学者熊人霖清明后五日晨起,乘舆游览了该山,一连写出诗作《游从姑山》和散文《游麻姑山记》等诸多佳作。
除了踏青春游,宫廷内外至民间在清明期间亦盛行折柳、荡秋千、斗鸡、打马球、放风筝等娱乐活动。
明诗人黄世康《新柳篇》诗句道:
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
黯黯妆成寒食天,毵毵怯近清明节。
这首诗即是对清明折柳习俗的生动描述。
明代才子唐伯虎曾经写过一首《秋千诗》:
二女娇娥美少年,绿杨影里戏秋千。
两双玉腕挽复挽,四只金莲千倒颠。
红粉面对红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游春公子遥鞭指,一对飞下九重天。
而在宫廷之中,清明斗鸡娱乐更加普及。明代文学家、画家陈继儒反映南部官绅生活诗作,就有关于寒食斗鸡的描述:
太平风景是京华,白马黄衫七宝车。
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
明代诗人陈悰有《天启宫词》斗鸡篇的诗句:
宫人相约斗鸡来,笼幔青红背面开。
四百喙残高唱歇,当场双系彩球回。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宫廷内斗鸡热闹非凡的场景。
明代,马球仍然很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
古时,在北京的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唐宋时期流行的清明蹴鞠运动,在朱元璋称帝以后,下旨“蹴鞠者卸脚”,严禁军人蹴鞠,但由于蹴鞠运动本身的魅力所在,蹴鞠在民间依然盛行。
元明以后,蹴鞠活动逐渐走向纯娱乐的游戏形式。在明代杜堇绘制的《仕女图》中,就有一幅表现仕女蹴鞠的画面,图中,有几个仕女在做蹴鞠游戏,其中一人正腾身以足踢球,两边的伙伴在聚精会神地盯着被踢起的皮球,画面生动有趣。
至清代,蹴鞠活动主要成为妇女、儿童的游乐内容,爱好溜冰的满族人还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冰上蹴鞠运动。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足球的传入,我国传统的蹴鞠活动就被取而代之了。
吃青精饭的习俗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沿袭。明末张岱在《夜航船》中有“青精饭”一条,当指后者:
道士邓伯元受青精石,为饭食之,延年益寿。
张岱的这一说法,已见于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的记载:邓伯元、褚伯玉、王玄甫等人在霍童山上,“授‘青精饭食、白霞丹景’之法,见五脏,夜中能书”。
王烈入太行山,忽闻山如雷声。往视之,裂百余丈。一径中有青泥流出,烈取抟之,即坚凝,气味如香粳饭。
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
四月八日,市肆煮青精饭为糕式,居人买以供佛,名曰阿弥饭,亦名乌米糕。
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还记载有用青精饭做的“溧阳乌饭酒”,颇似女儿红:
余素不饮。丙戌年,在溧水叶北部家,饮乌饭酒至十六杯,傍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犹颓然,未忍释手。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
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亦须十五六年。打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香闻室外。
清代,随着火柴从国外的引进,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把烧红了的木炭放在火灰中保留火种了,取火的方法及过程越来越简单容易,新火和旧火没有多少区别。故而清明保留火种的习俗逐渐被淡忘。
早在宋朝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百姓人家还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之推的祭品。
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后,可以不疰夏。
清明是福州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这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
“菠菠粿”是将菠菠菜,即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关于这一习俗,在宋、元、明三朝未见记载,大约在清代乾隆以后才逐渐兴起。
考其渊源,应由“寒食”和“青饭”演变而来。寒食的食物各地不同,《淳熙三山志》记载:
州民踏青,东郊尤盛,多拾野菜煮 ,谓之菜 ,亦唐人杏粥、榆羹之意也。
即野菜和肉羹一起煮成的菜粥。菠是福州出产的野产,“菜菠菠粥”后来就演变成“菠菠粿”。至于“青饭”风俗则源于任敦食枳叶染饭成仙的故事。这风俗流传福州已有悠久历史,《三山志》记载:
南枳木冬夏常青,取其叶搞碎渍米为饭,染成绀青之色,日进一合,可以延年。
“南枳”就是现在的乌饭树。这种用植物染色的米饭,后来也发展为制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