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五千年前的墓祭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扫墓源于5000年前的墓祭,就是在坟墓前祭祀祖先。
据传,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争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清明节”的得名源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每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称呼。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在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时节总是给人以些许悲凉和伤感,而与一般伤春悲秋不同的是,它不是关乎个体当下的特殊经验,而是一种更加深沉辽远的生命之感。
“事死如事生”。清明将至,细雨绵绵,草木萌生,踏青远足,南燕北归,那逝去亲人的坟茔墓地是否也会有狐兔穿穴打洞?是否也会因雨水浸满而塌陷崩落?或者,我们自己是否也会有因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带来的某种情愫心思需要前去倾诉抒发?
正是这样一种随天地运行而来的情之发、意之动,才引发了人们清明墓地祭扫的情景。于是,清明也就由一种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自然之“气”,转换递进为缅怀先人的文化之“节”,具有特殊的意涵。
扫墓实际就是墓祭。古代帝王曾将其确定为国家礼制。 上古时期“墓而不坟”,就是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因此这个日子主要与上巳和寒食联系在一起。后来,便“墓而且坟”,祭扫之情便有了依托。
当时,人们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回乡扫墓。而扫墓内在依据,结合我国民间传统的“鬼节”可以更清楚地被理解。
从节气上看,霜降以后天气转凉,我们自己要添衣御寒,那生活在彼岸世界的先人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需要呢?于是就有了给他们捎点衣物钱财以顺利过冬的烧包习俗。
“事死如事生”的情感逻辑以古老而朴素的灵魂观念和祖先崇拜为基础。“鬼节”最初的缘起如此,清明节最初的缘起也有此因。
(www.xing528.com)
清明节流行扫墓,扫墓其实就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就成为社会重要风俗。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直至后来,清明扫墓成为盛行的习俗,世代相沿。
古代寒食节也叫禁烟节,有禁烟风俗。每年到这一时节,要求国人家家禁止生火,皆吃冷食。禁烟是节日里最主要甚至是必需的措施。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后来就慢慢成了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距冬至一百零五天,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和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的源头,其实是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树木来钻火,有改季改火的风俗。而每当新的季节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往往又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便要祀火。
在古代,家家户户所祀之火,每年都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此举被称为“改火”。每当改火时节,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据《周礼·秋官·司煊氏》记载: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铎,在街上走,下令禁火。司煊氏,其实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
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在此期间,人们还有吃杏酪的食俗。杏酪自古以来就被人们作为寒食节中的一种高档食品。在东晋孙楚祭祀介之推的食品中,便有杏酪。
以后,寒食节才与介之推的传说联系起来。而寒食节的日期要长达一个月。长期吃冷食,毕竟不利于人的健康。以后,人们便缩短日期,从7天、3天逐渐改为1天。到了后来,人们便直接把寒食节融合在清明节中一起度过了。
古人在寒食节扫墓,通常也不设香火。人们将纸钱挂在坟茔旁的树上。前去扫墓的乡里人,都登到高处遥望,以示祭祀。将裂帛抛往空中,称之为掰钱。而京师的周围地区,人们在拜扫时,便设置酒和饭食,带领全家老幼外出春游。
此后,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若干食俗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节期间,此时不仅春暖花开、阳光和煦,适合人们出外春游、拜扫亲人坟墓,还消除了“隆冬冷食,残损民命”的忧虑。把寒食节并为清明节既符合民意又符合时令,实属明智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