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承担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称的生活的重担的时候,当他们又不能生活在父母保护的羽翼下,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和爱的时候——
小学老师1
每天早上,当我拿着教材、提着手提袋往学校走的时候,我总能在我的楼下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11岁的女孩背着书包,牵着一个小男孩往学校走去。女孩不时在向小男孩说着什么,我想可能是在告诉小男孩在学校应该注意什么吧。
这个女孩叫彭小玲,是我们暳暳中心校五年级一班的班长,她牵着的小男孩是她的弟弟,在暳暳中心校二年级一班就读。彭小玲是我班的班长,成绩非常优秀,在班上可以说是班主任的好帮手,任课老师的得力助手。老师不在的时候,她总能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不会出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上课时,在彭小玲的带领熏陶下,总能把一个课堂弄得满堂彩。因此在班上,老师都很喜欢她,同学们都很敬重她。
可是在上学期的第十周左右,这个女孩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上学的路上,她不再牵着自己的弟弟,而是独自走在前面,弟弟只是像一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后面,两人不说一句话。在教室里,我再也看不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在课堂上,她不再积极地发言,课堂的气氛也没有那么活跃,显得死气沉沉的。课后,她总是一个人独自坐在位置上,不再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玩耍。她,彭小玲变得忧郁了,沉默寡言了。我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彭小玲的父母也加入到了打工的队伍,而且父母在外出务工时还离婚了。在家里,就由年迈的奶奶独自照顾,因为爷爷也加入到了打工的行列。可是奶奶虽然年迈,但家里的农活却不忍丢下,在农忙时就把两个没长大的孩子扔在镇上租住的屋里。在这段时间,奶奶又回家开始农忙了。在租住屋里,就只留下了可怜的姐弟俩,姐姐在这段时间,不仅要管弟弟的学习,还要像“妈妈”一样照顾自己八九岁的弟弟。早上5点钟就起床煮姐弟俩简单的早饭,只是煮一锅不干不稀的稀饭,可这不干不稀的稀饭却要花上姐姐一个小时。饭做好了,又去叫弟弟起床洗脸、刷牙、吃饭,甚至还要帮弟弟整理衣物。晚上还要起来给弟弟盖被子,放学后,有时还要洗姐弟俩换下来的衣服。彭小玲,她毕竟是个孩子,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她终于快要崩溃了,无法承受了。无论在什么时候,她都没有精力了,照顾弟弟的信心没有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信心不够了。
小学老师2
就拿我班来说吧。我班共有49人,父母双双出去务工的就有40人,父母一方出去务工的就有5人,而只有2个家庭的父母双双都在家。可这个学期学校寄宿的学生就有42人。他们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学习都在学校,他们离开了父母,独自面对生活。对于一群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对于我这个班主任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我也是第一次见过这么多的学生在寄宿。从几周的接触下来,我明显地感觉我班的42个孩子们变了,很多学生不能自理,有的变得沉默,有的变得很胆小,有的变得好动,有的变得爱捣乱了……
小学老师3
我教书的第一年就接了一个毕业班,现在他们毕业两年了,按理说,这群初二的学生,正该享受无忧无虑读书的美好时光,但他们却不是都那么幸运。他们有的因为成绩不好而辍学外出打工,有的对读书的意识不强,上课也只是在混时间。他们步入了“早恋”,成为社会上的“小混混”,进入没有什么实践能力的年轻打工仔行列,这无异于是给将来的社会造成了一个后顾之忧。
小学老师4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这个班很大一部分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第一天上课,便有一个问题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节语文课上,我叫他单独朗读课文。但是当他站起来以后,却一句话都没有读,只是低着头默默地站在那里。当问及原因的时候,他的回答竟然是:“我不会读。”我吃惊了。我还是不甘心,又继续问:“你难道一句话都不会读吗?”这一次,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我惊讶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很难想象,一个四年级的学生竟然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读不出来。
后来的事情更加令我感到头疼。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到我这里告他的状。不是跟人打架欺负低年级小同学就是随便动其他同学的东西。每天布置的作业他几乎一点都不做。一些同学建议我对他采取严厉的手段。可直觉告诉我,不能太过草率。
于是,我开始用各种方法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原来,他也是一个留守儿童。几年前,他的爸爸被判入狱,妈妈也离家出走了。只剩下他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为了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去照顾他。从小缺乏父爱和母爱的他,便开始寻找各种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后来,他逐渐发现,每当闯祸之后大人就会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尽管这种关注更多时候是责罚。于是,他就开始有意无意地犯一些打架之类的小错误。由于他经常打架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和他关系比较要好的同学也慢慢疏远他了。在接到其他同学的不断告状以后,老师也难免会对他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自然很难有好的转变。
小学老师5
她叫婷婷,大大的眼睛下藏着冷漠,单薄的身体里透着不羁,本该是乖巧懂事的女孩,但表现出来的是一副“假小子”的形态。“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婷婷的父母在她一岁时就外出打工了,在她的记忆中父母在5岁的时候回来过一次。婷婷交给年迈的奶奶看管。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她,认为只要给她吃饱了就行了。上学后,则认为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她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婷婷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很差,每天都是头不梳、脸不洗,鞋子也是反着穿。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老师们讨厌她的习惯、做法,看不起她。她也因此经常跟学生发生纠纷,经常跟同学打架。她的奶奶要是一听说她的学习成绩差,迎接她的就是一顿痛打。童年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要经常遭到责骂、责打,再加上遭到同伴的排斥,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她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小学老师6
一、个案基本资料
年龄:9岁
性别:男
年级:小学三年级
二、家庭情况(www.xing528.com)
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由于工作繁忙很少回家看望他。他一直和年过花甲的外婆相依为命。
三、个案分析
他是一个十分聪明活泼的孩子,学习基础也还可以。但是上课时间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爱讲小话,爱做小动作,可是只要老师一点他的名字,他立刻一本正经,认真和小组的同学探讨,积极汇报小组成果,但保持时间不长又得你提醒。
(有一次,班上有个同学的50元钱丢了)
下课了,还有没等我坐下,王晓东就径直走进了办公室。“老师,暳暳同学的50元钱是我拿的,任凭你处罚吧!”我真没有想到他竟然这般理直气壮,这般不屑一顾。“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钱呢?”我态度严厉了起来。“你还是把我外婆叫来吧!让她来跟你说。”我就觉得更不可思议了,一般的孩子是最怕老师请家长的,他倒好,还主动让请家长……为了及时了解事情的真相,我立即打电话通知她外婆赶紧到学校来一趟。不一会儿,他外婆就火急火燎地赶到学校了。听我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老人家长长叹了一口气,“唉!他一定是又在想爸妈了。”老人家眼里噙着泪水,“他在家也是这样偷过钱,那一次我是气得不行,操起棍子把他打得满身伤痕,我是边打边哭,边打边骂他是个不争气的孩子。孩子在地上痛得满地打滚,终于忍不住叫了出来:‘我想爸爸妈妈回来!’这一句话使我刚要抽出的棍子停在了半空中。我才意识到孩子是想妈妈了,是想以偷钱的方式来得到父母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来看他。孩子确实很可怜啊!”“呜呜呜……”一旁的王晓东此时竟失声痛哭起来,“老师,我其实不是真的想偷钱,因为每次只有我犯错误的时候爸爸妈妈才会回来看我,教育我,所以……”
小学老师7
暳暳小学现有400名学生,留守儿童有286名。调查显示: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4.6%;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85%;
非常想父母的62%;
做错事被批评是当面顶撞的15.3%;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50%;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3%;
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78%;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8.5%;
觉得身边的人不太关心自己的50%;
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34%;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5%
小学老师8
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得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数表现得很漠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症,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等不良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