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如果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它,人言又有什么可畏呢

我们如果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它,人言又有什么可畏呢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20世纪30年代的影星阮玲玉,在自杀时写下“人言可畏”4个字。对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尤其是那些有“让人人都满意”期望的人,对流言的恐惧是巨大的。但我们也看到,并不是有这么多人被流言所击倒。因为,我们如果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它,人言又有什么可畏呢!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一些天才或能人就可能被扼杀了。王朔之所以活得潇洒,是抛弃了“人言可畏”的包袱。

我们如果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它,人言又有什么可畏呢

四、坦然面对人言

张律是我曾接待过的一位咨客,35岁,也许是律师这个职业,使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大学本科的学历人生阅历,让我感到与他交谈也是一种享受。我职业性地问到:“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吗?”他沉默几分钟后,开始低沉地向我倾诉他的“不幸”事:“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活得真累,我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无论在大学时代,还是在工作的时候,都有一种我行我素的冲动。虽然让我得到了不少的机会,我却也失去了很多。在一些人眼中,我是一个产生‘新闻’的人,总有一些人好像与我过不去。在我的印象中,我被许多人中伤过,造成我现在精神不振、睡眠不够。与异性多讲几句话,就被怀疑为居心不良;到领导那里多去一趟,就被认为是有拍马屁之嫌;说话直率一点,有人说我骄傲,目中无人;多做些事,又有人认为我有野心;等等。总之,使我常常感觉是否我比别人出格了点。而那些一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人,倒活得比我轻松许多。我有时也想:算了,像他们一样地过日子,还快乐一点。但性格决定了我,不可能会像那些人一样。可我真的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我有时甚至在想:我不可能会做好一名律师,因为当我做好时,更会被这些无聊的事所累,被这些人言所伤。”

我听了他的倾诉,我突然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名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确,在生活中,总是有不少无聊至极的人,喜欢给别人——尤其是比他出色的人,进行一些流言攻击,以满足一种近乎变态的心理需要。的确也有一些人,被这些流言所击垮,一些人甚至被击溃。如20世纪30年代的影星阮玲玉,在自杀时写下“人言可畏”4个字。对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尤其是那些有“让人人都满意”期望的人,对流言的恐惧是巨大的。

但我们也看到,在这个世界上,稍有一点成就的人,哪个没有被流言所攻击呢?只不过有些流言以种种提醒、忠告、批评、责怪的形式来表现。但我们也看到,并不是有这么多人被流言所击倒。因为,我们如果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它,人言又有什么可畏呢!

我问他:“你现在是如此的压抑,就仅仅是因为别人的流言和攻击,就为此痛苦,就想放弃自我?在这个世界上,流言真的很重要吗?”

他若有所思,然后声音低沉地说:“我也知道流言并不可怕,一个人说我,我觉得没有什么,两个人说我,也没有什么,但三四个人说我,我一定会在乎的,不是有曾母信虎的故事吗?”

是的,我们确实不在乎一个人说我们什么,但如果说你的人多了,这对我们的自信心会造成冲击。也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总是“好心”提醒你要注意某人如何在背后议论你,使你的自信心产生动摇。纵观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凡属开拓、领先的尝试,凡属新颖、卓越的事物,不可能很快会被人们理解和认可,相反可能会招致某种风险和打击,以至于一般性的批评指责,那更是你应得的“待遇”。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敢为天下先,被人议论和责怪的机会就越多。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一些天才或能人就可能被扼杀了。

张律的处境,使我想起了中国文坛奇人王朔,他的一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甚有个性。他的作品,引起广泛的争议,有人说他玩世不恭,有人说他江郎才尽,有人说他是一只起破坏作用的毒蜘蛛,更有人上纲上线,说他破坏社会稳定等。当记者问他对此有什么想法时,他说:“喜欢不喜欢我都是别人的事,我也不是那种谁都喜欢的人,……我装孙子看脸色多少年,我不想装了,谁也拦不住我放狂话!”王朔之所以活得潇洒,是抛弃了“人言可畏”的包袱。(www.xing528.com)

张律听了关于王朔的故事后说:“是的,我觉得一个人之所以害怕流言,首先是有一种‘道德’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人人都满意的人,结果可能就是谁都不满意你,最后自己还可能背上生活的沉重包袱,使生活变成一场不会结束的马拉松。就像现在的我做事时,总是考虑别人会怎样看待你、如何说你,觉得自己生活在别人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眼光里,不要说有缺点会招致非议,即使做到出类拔萃、取得进步,随之而来的感觉不全是喜悦,而可能是苦恼,甚至是灾难。”

我不住地点头说:“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克服流言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放弃让人人都满意的期望。你有独立行事的权利,你想让自己一切都好,也想所有人都说你好,那么,无论你怎样的谦虚、怎样的约束、怎样的适应,都是做不到的。一个有志向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心愿活着呢,还是为了讨到一个人人说你好而活着?谁是自己的最高仲裁者?是你自己还是他人?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你的同意,无人能令你卑贱。如果某件事看来要做,而你又想做,那就果断去做,不要管别人怎样说,切勿让别人的评价扰乱了你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张律害怕流言的想法有些动摇,他说:“是啊,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不能没有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如果很在乎别人对自己怎么看,只能屈服和依附于别人的态度,可能与成功无缘。你的提醒使我想到一个哲学上的问题:到底是谁来选择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我们是为自己生活还是为别人生活?是否你愿意成为别人的影子?当我在评价自己的时候,我在用什么人的标准,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如果是别人的,别人不同意,我们的标准是不是可以不断更改呢?”

我说:“你的这一连串的提问,让我感觉到你对自己的观点有了不少的改变。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寻求赞许的心理,我们谁不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许呢?这种精神享受确实有益于我们挖掘潜能、树立自信。但是,如果把要求赞许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而不是一种愿望的话,那么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要知道,希望得到赞扬而不是一定要得到赞扬,欢迎批评而不应害怕批评。在我们的传统教育和社会传统的价值观中,不少人养成一种习惯,说话办事总想得到别人的赞扬,小的时候要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成人时要得到领导的赞扬,甚至死后的追悼会也要别人给自己吹捧一下。这样的人生只能是终生劳役,不会有任何光彩和乐趣。纵观古今中外,世界上哪位成功人士是放弃了自己人格的独立性,任人摆布而取得成功呢?曹雪琴、鲁迅弗洛伊德,这些伟大人物,只要我们去读一读他们的传记,你就会知道,如果他们也是一个世俗的人,历史上就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张律这时已经接受了我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他说:“我现在总算明白,一个人要想让人人都满意,他可能就是一个木偶,喜怒哀乐都由别人控制,自己永远找不到人生的落点。我就是我,这是独一无二的,要想快乐人生,就认定自己的行事方式做下去,也许是错的,也许别人一时难以理解,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我已活得真实。我想,我再也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某一点否定就去彻底否定自己了。”

生活就是这样,最受欢迎、最受赞许的是那些希望得到赞许而不是祈求赞许的人,是那些能以积极的心态表现自我的人。还是一起回顾美国总统林肯的一句名言:假使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各种指责——更不用说逐一做出相应的答辩,那我还不如辞职算了。我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力工作的。如果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对我的反对意见将不攻自破;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起誓我是正确的,也无济于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