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和功能、理论模型及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和功能、理论模型及同一性危机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成分是不同的,但所有人的自我同一性都具有一些共性。研究者认为,自我同一性至少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如果青年在这一阶段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淆或消极的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和功能、理论模型及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identity)或简称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体验。自我同一性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它兼有意识的一面和无意识的一面;自我同一性是人毕生追求的核心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通过自我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关于一个人自己的个性、信念、目标、价值观的内在、主观、统一、连续和成熟的自我概念,并成为自我发展的标志和动力;自我同一性是内在自我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平衡;自我同一性作为结构是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韩晓峰、郭金山,2004)。这一概念与自我概念有所不同。自我同一性总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而自我概念还要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怎么样”的问题。自我同一性基本上是社会性的,而自我概念是个体心理层面的(Baumeister,1999,p.362)。自我同一性所具有的明显的时间维度,也是它与自我概念的不同之处。

一、同一性的结构和功能

研究者认为,在定义自我同一性时有两个标准:连续性和差异性。连续性表示整个时间上的一致性,即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上个星期的我以及去年的我是同一个人。虽然个体的许多方面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保持着连续性。好比人的相貌,不同年龄阶段相貌有变化,但还是一个人。差异性是指个体的独特性。例如,对某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认同使得某个个体与不属于该群体或组织的其他个体不一样。

任何能够提供连续性和差异性的事物都有利于人们进行自我同一性的界定。一种强烈的自我同一感来源于很多具有连续性和区别性的资源。一个稳定的家庭、一份安全的工作以及已经建立起来的声誉都会使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处于安全状态。研究表明,现代人之所以非常关注自我同一性,是因为许多曾经能够提供连续性和差异性的事情不再能够维持连续性和差异性(Baumeister,1986)。而在古代,人们在整个的一生中都有固定的居住地,有同样的邻居和朋友。但是,现代人流动性很大,居住地、所属群体或组织不再那样稳定。

每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成分是不同的,但所有人的自我同一性都具有一些共性。研究者认为,自我同一性至少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首先是个体的人际关系自我,即别人怎样认识我、我的人际交往风格和声誉等;其次是一些潜在性的概念,即我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是一些基本的价值和原则等(Baumeister,1999,p.363)。

Erikson认为,在结构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在适应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在主观性方面,自我同一性使人有一种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在存在性方面,自我同一性给自我提供方向和意义感(Erikson,1968,p.23)。人生的发展有八个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所面临的危机为同一性对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如果青年在这一阶段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淆或消极的同一性。角色混淆表现为不能选择稳定的生活角色,消极的同一性(negative identity)则指获得社会文化不予认可的角色。青年往往痛苦地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而无力胜任。为了避免同一性的提前完结,不至于过早接纳尚未成形的社会角色,他们有时会出现心理社会性延缓(psychosocial moratorium)。例如,有些青年人,在做出最后决断之前,暂时离开大学旅行,或者去经历各种不同的工作,这正是寻求某种同一性的时期(黄希庭,2002,p.143)。

自我同一性一旦形成,青年就具备了忠诚的品质(virtue of fidelity),就能“尽管价值体系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仍能效忠发自内心的誓言……”。倘若不能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青年的人格中就会留下不确定感(uncertainty)。

二、同一性的理论模型

Marcia(1993)认为,自我同一性作为人格结构的属性可以在系统的心理社会理论的背景下被观察、研究,进而可以进行实证研究。Marcia依据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探索和承诺状况,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认为自我同一性状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同一性完成型(identity achievement),经历了探索并形成了明确的承诺;延缓型(moratorium),正在经历探索,尝试各种选择,但还没有形成承诺;早闭型(foreclosure),没有经历探索就形成了稳定的承诺、信念,这些承诺、信念多源于父母或重要他人;弥散型(diffusion),不主动探索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承诺。研究表明,早闭型者与其他类型者相比,特别是与延缓型者相比,表现出对权威更强的服从倾向以及僵化的思维方式(Kroger,1989);延缓型者焦虑得分最高,而早闭型者的焦虑得分最低(Waterman,1985);完成型和延缓型同一性状态与自尊呈正相关(Marcia等,1993);完成型同一状态的大学生倾向于内控,扩散型者则倾向于外控,其他两种的大学生处于内控和外控之间(Kroger,2000)。我国研究者发现,完成型同一性状态与智慧、外向性、善良和行事风格等人格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延缓型同一性状态与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处世态度呈显著负相关;早闭型同一性状态与行事风格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与智慧、处世态度、善良呈负相关;扩散型同一性状态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处世态度、行事风格呈负相关,与人际关系、情绪呈正相关(郭金山、车文博,2004)。

基于Marcia的同一性状态理论,Berzonsky提出了一种社会认知的同一性模型,即同一性风格模型,从社会认知加工的角度研究同一性形成的过程(王树青、张文新等,2007)。Berzonsky将同一性状态纳入一个认知建构的、信息加工框架来研究,认为处于不同同一性状态的青少年有不同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Berzonsky,1990)。同一性风格模型包括三种风格,分别是信息风格(informational style)、规范风格(normative style)和扩散—逃避风格(diffuse-avoidant style)。具有信息风格的个体通过积极地加工、评价和利用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来解决同一性问题;规范风格的个体很少进行慎重的自我评价,通常会遵照重要他人的规定和期望,内化这些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以相对自动化的方式来处理同一性问题;扩散—逃避风格的个体通常采用拖延或防御性的逃避解决个人问题、冲突和做出决定。

一些研究者还考虑到同一性发展中的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决定作用问题,现在一般认为它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Grotevant,1987)。基于这一共识,研究者们提出了同一性发展的模型。以下是两个较具代表性的同一性发展模型:一种是同一性资本(identity capital)模型(Côté,1996)。该模型整合了社会学和心理学对同一性的理解。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整体的经济政治变化、社会的制度支持都影响着同一性的形成;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可支配的资源特别是有利于控制环境的资源也影响着个体同一性的形成。该模型认为,个人对“我是谁”进行“投资”,将来会在“同一性市场(身份市场)”中获益。生活对个人提出了各种要求,个人必须准备足够的同一性资本来应付。同一性资本可分为两部分: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有形资本就是个体进入各种社交圈和机构的“通行证”,如教育证书、兄弟/姐妹会俱乐部成员的身份、个人仪态等。无形资本包括对承诺的探索、自我强度、自我效能、认知灵活性和复杂性、自我监控、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及其他性格特征等(Côté,1996)。尽管该理论较为抽象,维度较多,很难进行操作性研究,但它在同一性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间建立了联系,具有重大的意义(Côté & Schwartz,2002)。另一种是同一性发展过程模型(model of process of identity development)。该模型认为,同一性发展可以被看成是不断重复的过程,每次重复都是个人与情境之间新一轮的交互作用。在这些交互作用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起初人们会尽力通过同化来解决冲突,通过调节对情境的解释将其纳入已有的同一性中。如果不能将其同化,冲突就会继续存在并累积,同时逐渐消除现存承诺,直到发生顺应或同一性改变。研究表明,个人和情境因素共同决定着同化和顺应的比例及二者的最优化平衡(Bosma & Kunnen,2001)。

三、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是到现代社会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有学者认为同一性危机是现代西方文化的产物(Baumeister,1986)。Erikso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为几乎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经历同一性危机,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同一性危机产生于个体希望在情感上与父母分离的需要(Blos,1962),即希望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生活价值、目标和抱负等。但后来的学者却发现,有些人可能没有这种经历。他们还区分出两种具有不同模式和过程的同一性危机,分别为同一性不足(identity deficit)和同一性冲突(identity conflict)(Baumeister,Shapiro,& Tice,1985)。(www.xing528.com)

同一性不足是指个体没有“充分的”同一性来应对生活(Baumeister,1999,p.366)。当个体发展到人生的某一阶段时,就会面临重要选择,如果他缺乏充分的内部基础来做决定,就会产生同一性不足。例如,在选择职业和配偶时,青少年常常陷入困惑。因为,一方面他们缺乏很多信息,另一方面,选择的可能性又很多。有时,个体通过自我内部探索,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偏好,进而迅速做出决定;但在很多情况下,个体缺乏这些信息,这便是同一性不足。此外,当人们拒绝他人传授的和自己已经坚持很长时间的一些信念、价值或目标时,也会产生同一性不足。同一性危机在男性青少年中更普遍,可能就是因为男性更倾向于拒绝父母的观念(Blos,1962)。而大学生与那些直接工作的同龄人相比,更可能发生同一性危机(Morash,1980),原因也是大学给了他们许多新的思想,使其更容易质疑父母的观念。中年人中也有同一性不足的现象(Levinson,1978)。许多男性在四十岁左右时,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不满。他们常感到不如意,早年的目标要么没达到,即使达到了也没有价值感。于是有人开始抛弃这些目标,从而出现同一性不足。同一性不足的男性会尝试新的观念和生活风格,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目标,甚至选择新的职业。

同一性不足表现为个体缺乏同一性,不能对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作出选择;而同一性冲突则刚好与之相反,表现为各部分自我之间的不一致(Baumeister,1999,p.367)。这种不一致是生活环境造成的。有同一性冲突的个体表现为,在抉择时,各部分自我不能达成统一意见。例如,革命时期的进步青年接受了新思想,同时又身处封建思想浓厚的家族中,新观念和家族观念的分歧就会产生同一性冲突。

研究表明,同一性不足的人的情绪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喜忧无常。但同一性冲突的个体的情绪则很稳定,总是感到非常痛苦;他们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叛徒”,正在背叛自我中的一些重要成分(Baumeister,1999,p.368)。

许多研究表明,同一性危机对人的成长是有益的。经历了同一性危机的个体,特别是成功解决了同一性危机,达到完成状态的个体,在许多方面表现得比其他人优秀,包括大学成绩、适应能力压力应对以及亲密关系等(Bernard,1981)。但是,目前的许多研究都是以男性为被试进行的,同一性危机对女性是否也有益,尚待查明。初步研究表明,虽然弥散型的女性在能力和成熟上的表现非常糟糕,但早闭型的女性在能力和成熟上的表现与完成型的女性一样(Marcia & Scheidel,1983)。没有证据表明同一性危机对男性或女性具有负面影响。目前一致的结论是,同一性危机对男性有益;对女性可能有益,也可能没什么影响。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人格的组织者,是将不同的人格过程联结起来的枢纽。如果没有自我这一概念,对人格过程的理解将变得非常困难。自我以各种方式影响人的行动、思维、特殊情境中的感受、生活中追求的目标以及应对和适应新环境的方式(Pervin & John,2003,p.623)。

心理学界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最初,心理学者仅从宏观上研究个体的总体自我价值信念,理论建构是单维的,既笼统又模糊。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测量学、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和推广,理论模型开始向多维建构发展。自我概念的结构与内容得到更深的认识。但由于自我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而且抽象的概念,完全认识它还有许多困难。对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学界有所认识,但还不是很清晰;自我概念究竟是一个统一整体还是许多自我图式的集合?自我概念究竟是主动、动态的,还是被动、静态的?自我概念是否存在层次分布?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成分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中的成分中哪些是主要的,之间的关系如何?低层次向高层次整合和重构的机制是怎样的?等等。许多问题都还悬而未决。

自尊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格不可缺少的部分。自尊的研究,可以指导人们认识自尊并学会保持适当的自尊,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关自尊与学业成绩、工作绩效、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当然,自尊的研究还需完善。已有研究对某些现象的解释还不是很合理,有些自尊研究的结论之间还不一致。最后,自尊和自我概念一样,也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的自尊研究的同时,还应立足于实际,探索适合本土文化的自尊理论。

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的核心动力因素,它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进而决定着人们所处的环境。研究自我效能对人的行为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后的短暂30年内,相关研究硕果累累,对自我效能的结构、性质、信息来源、作用机制、发展过程以及在各种领域中的功能的探讨已经比较深入,并由个人效能扩展到集体效能的研究。但是,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不是一种人格特质,而是一种情境变量,这样就很难对它进行稳定的定量或定性分析,无法重复已有研究,也不能比较不同研究领域的结果。如何准确、有效地测量自我效能,还是一个问题。

同一性研究时间不长,进展却很快。目前,同一性的研究有统合的趋势,学者们提出的模型多数都既考虑到环境因素又考虑到个人因素。在众多的同一性发展模型中,哪一种最能解释同一性发展的机制?或者这些模型都只解释了某一方面,那各自解释了那一方面?同一性危机对男性是有益的,对女性又有怎样的影响?解答这些问题需要研究者们的携手合作。

总之,从自我研究的进程来看,心理学界对自我的研究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不断寻求新的理论解释和研究方法,以求更精确地理解自我,解释行为。第二,自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驾齐驱。第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考虑到人格和情境的交互作用。第四,不再专注于整体自我的研究,更倾向于去研究有关自我的具体问题。第五,社会认知取向兴起,对自我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