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概念的形成、结构及稳定与变化的介绍

自我概念的形成、结构及稳定与变化的介绍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概念属于自我研究中的认知层面。本节将分别阐述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结构以及改变。在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初的成分;接着,熟悉的家人被纳入自我概念,儿童开始有了自己属于某一家庭的认识。与此同时,一些活动技能被纳入自我概念。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高于社会自我。这些特征是与自我有关的,且被自己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

自我概念的形成、结构及稳定与变化的介绍

自我概念(self-conception)属于自我研究中的认知层面。它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引发、解释、组织、传递以及调节内心和人际的行为和活动,包括:(1)关于自己的记忆;(2)关于自己的特质、动机、价值以及能力的信念,即理想自我;(3)可能自我;(4)对自己的积极或消极评价(自尊)以及关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信念(Brown,1998)。本节将分别阐述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结构以及改变。

一、自我概念的形成

婴儿自我概念的萌芽是了解自己身体的界限。婴儿发现,有些东西总在身边,例如自己的手脚;而有些东西时而出现,时而不见,例如自己睡觉的床。这样的体验使他把自己的身体与其他的客体区别开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婴儿把自我等同于自己的身体。3个月时,婴儿对镜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能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一动,镜中小人就跟着动,好像魔术一般(Lewis & Brooks-Gunn,1979)。但是,儿童直到一岁才认得自己的脸,这时他就可以在照片中指认自己了。

生命的第二年,儿童开始依据外部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这是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发展的重要一步。对于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自己行为是对还是错,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虽然对外部标准的了解非常有限,儿童却有了依标准行事的自我体验。当幼儿成功地完成了某件事情时,他们会微笑(Kagan,1981)。15个月左右的幼儿能够依据性别和年龄来认同自己(Damon & Hart,1982)。但此时的年龄认同不是数字上的大小,而是儿童和成人的差异。在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初的成分;接着,熟悉的家人被纳入自我概念,儿童开始有了自己属于某一家庭的认识。与此同时,一些活动技能被纳入自我概念。其中,行走这一技能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至关重要(Erikson,1968)。3~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概念似乎主要表征为各种技能和能力。儿童对自我的理解主要依据自己能和不能做什么(Keller,Ford,& Meacham,1978)。例如,我能(不能)刷牙、我能(不能)系鞋带以及我能(不能)骑童车等等。6~12岁期间,儿童的能力感和控制感不断增强。他们不再仅仅以能和不能来评判自己,而是将自己和别人的能力进行比较。能否骑自行车已经不在话下,他们主要关心自己能否比别人骑得更好、更快、更远(Damon Hart,1982)。此时,儿童的内部自我概念也开始发展。年幼的儿童只有身体自我(physical self),如果问他有关自我的问题,他只能想到自己的身体。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图,这些已经超过了身体自我的范围,属于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Mohr,1978)。起初,认识内部自我对儿童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倾向于接受父母或其他权威告诉他们的一切。当问一个11岁的儿童,在父亲、母亲和自己三人中,谁最了解他时,儿童会回答是父亲或母亲(Rosenberg,1979)。直到青少年时期,个体才坚定地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清楚自己。

在12岁或13岁时,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Simmons,Rosenberg,& Rosenberg,1973)。从13岁到19岁,其自我概念进一步的发展,心理能力不断提高,不再依赖别人或外部评价。与较小的儿童相比,青少年更善于表现自己。此时,道德问题变得非常重要,青少年试图以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以普遍和抽象的原则来形成自我概念(Montemayor & Eisen,1977)。

二、自我概念的结构

William James(1842~1910)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empirical self)指人们经验到的一种对象,即与世界的其他对象一样的存在物(James,1950,p.160)。每个人的经验自我,就是他试图用“我”来称呼的一切(Cloninger,1996,p.291),“从属于我的”东西与“真正的我”没有明确界限,我的身体、服饰、妻子儿女及财产都参与了我的构成(James,1950,p.161)。经验自我是客体我(me),可分为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高于社会自我。物质自我的核心部分是身体,包括从属于我的各种客体。社会自我指一个人“从同伴那里得到的承认”,即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精神自我指一个人的心理能力或性情(Cloninger,1996,pp.293-296)。纯粹自我是主动我(I),由不断更迭和传递其内容的当下思想构成。在思想流中,只有当下思想具有“占有作用”(appropriation),可以占有先前思想,并占有先前思想所占有的。因此,人才会觉得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是同一的(James,1950,p.181)。纯粹自我接受不同感觉并影响感觉所唤起的动作;它是兴奋的中心,接受不同情绪的震荡,也是努力和意志的来源(Cloninger,1996,p.149)。

Carl Rogers在临床上发现患者的话题总围绕自我展开,这使他开始关注自我。Rogers也认为自我包括主格我(I)和宾格我(me)两个方面。宾格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它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己的有意识的态度系统而形成;主格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主格我在宾格我的框架内活动,又具有面向未来的特征。这使它可能超出现有的宾格我的框架,赋予人自由意志性、创造性和新异性。Rogers还提出了理想自我(ideal self)的概念,与现实自我(real self)相对应。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与自我有关的,且被自己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而通过对自己体验的无偏见反映及对自我的客观观察和评价,个人认识到现实自我。Rogers认为,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理想自我,而不是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决定着个体对知觉到的环境赋予何种意义,进而决定着个人对于环境的反应。理想自我的实现即自我实现,即理想与自我概念完全一致,Rogers称这种情况为“成为一个人”(becoming a person),一个健康的或机能充分发挥的人。(www.xing528.com)

Markus认为每个人都有关于自我的认知结构,即自我图式(self-schema)。自我图式是关于自我的认知的内化,它组织、指导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Markus认为,每个人都有单一的、整合的自我概念,其中包含无数具体的小概念,即自我图式(Markus,1977,pp.63-78)。大的自我概念是被动的、静态的,而自我图式则是主动的、动态的。自我概念若由某些活跃的自我图式所主导,其他图式就被忽略。因此,许多人似乎没有特定的自我图式(Burger,2002,p.367)。如有人认为自己健谈,有人认为自己寡言,有人却从来就没有依据善谈或寡言来考虑自己。具有某种自我图式的人与不具有类似的自我图式的人在行为表现上是不同的(Pervin,2001,p.279)。例如,具有某种自我图式的人比没有这种图式的人处理相关信息时更有效率。不同的人,其自我图式的数量也不同,图式多的人面对问题时有丰富的内部资源;图式少的人则只能用少数图式去看待所有问题,这样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Markus还提出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的概念,指人们认为他们将来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想成为的人和怕成为的人,后者被称为可怕自我。可能自我不仅有助于组织信息,还具有强大的动机功能。研究表明,回避可怕自我,是个体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Ogilvie,1987)。可能自我是现在和将来的心理桥梁,具有导向作用。如一个人的可能自我是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他会努力工作,勇敢地面对困难。研究还表明,失足青少年的可能自我范围狭窄,充斥着不好的观念;而正常青少年的可能自我则范围广阔,好的和不好的都有。

Higgins(1987)认为有两种基本的可能自我:理想自我(ideal self)和应该自我(ought self)。理想自我是指自己和重要他人期望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自我是指自己和重要他人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理想自我代表理想或抱负,而应该自我代表义务和责任。这两种不同的可能自我与个体不同的情绪相连。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一致时,会使个体感到悲伤和沮丧;当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不一致时,会使个体感到焦虑、难过,甚至内疚(Higgins,Klein,& Strauman,1987)。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都是自我导向(self-guide),即个体用于组织信息和激发行为的标准。自我导向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还会影响到个体注意的方向和动机。理想自我导向使个体关注目标和成就的实现,即促进性关注(promotion focus);应该自我导向使个体关注责任和义务,即阻止性关注(prevention focus)。例如,在友谊关系中,理想自我导向者多采用趋近策略,如“多给朋友情感上的支持”;而应该自我导向者则更可能采用回避策略,如“不要和朋友失去联系”(Cloninger,1996,p.324)。

三、自我概念的稳定与变化

自我概念是稳态的还是动态的?目前的看法是,自我概念的整体结构是稳定的,但某一时刻进入个体注意中心的自我概念成分是不断变化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自发的自我概念(spontaneous self-concept)或现象自我(phenomenal self)(Derlega,Winstead,& Jones,1999,p.345)。情境变化会使自我概念中的不同信息被激活,因此现象自我是不断变化的。研究者发现,在特定情境中,人们会格外注意使他们显得突出的个人特征(McGuire & McGuire,1982)。例如,中国人在国内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到了美国,就可能经常想起自己是中国人。这并不是说在中国时他没有把自己看成中国人,只是没有特别注意这一事实。情境会使人注意自我的某些方面,忽略其他方面。自我概念就像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件库,特定的情境使人们提取库中的特定文件(Derlega,Winstead,& Jones,1999,p.346)。

虽然自我概念的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但也不会一成不变。研究者们曾经认为可以通过选择性注意(biased scanning)的方式来改变自我概念。一项研究让被试回忆自己在某情境中的表现风格是外向还是内向。如果被试选择性地注意外向风格,他会认为这种风格是自己的本性,在以后的情境中也会保持这种风格(Jones,Rhodewalt,Berglasand,& Skelton,198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社会互动在自我概念的改变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中,被试要在两种情境下回答自己是内向或外向的问题,一种情境要求在面谈中回答,一种情境为匿名回答。结果发现,只有在面谈中,被试的自我概念才会发生改变(Schlenker,Dlugolecki,& Doherty,1994)。可见,选择性注意可能改变自我概念,但社会相互作用的影响更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改变自我概念,改变自己被其他人知觉的方式是非常有用的,这些有关自我的社会反应能够被内化,从而导致自我概念的改变(Wicklund & Gollwitzer,19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