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者认为,独处(solitude)与孤独(lonliness)不同,它是一种积极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人类经验。Vicktor Frankl曾说:“我们需要新的休闲方式,一种能带来沉思和冥想的方式。为了这个目的,人需要有独处的勇气。”他希望人们能摆脱无休止的聚会等与人共处的休闲方式,花些时间完全只与自己相处。同时,他也意识到,回归自己的世界是需要勇气的。而选择了独处的人得到的回报也是十分丰厚的。
一、独处的个体差异
很明显,有些人喜欢独处,有些人更愿意与人共处,人们对独处的需要是不同的。有研究者认为,确实存在独处偏好这一人格维度,它能描述人们在寻求和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上的差异(Burger,1995)。处于这一维度一端的人偏好独处,对于他们而言,独处能带来舒适感。Maslow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偏爱独处时光,喜欢享受舒适的与人分隔的状态。他们不喜欢参加聚会,不希望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分心。他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保持一些亲密的友谊关系,而不是周旋于一大帮朋友之间(Alexander,2000)。他们是学会了从独处中受益的人。还有一些人,因为某些性格因素而偏好独处,比如内向的人喜欢安静的环境(Dornic,1990)。相比而言,外向的人对独处的偏好较低。
二、独处与心理健康
(一)独处时的心理体验
独处能带来成长和发现,形成对自己更深的理解和评价,提高内在的力量感和自我信赖(Tricia1,2004)。我们都知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幸福感的源泉,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首先应该学会和自己友好相处。自我接纳是建立起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而独处恰恰能为我们提供自我评价、反省(reflection)和计划的机会。那些在独处时不觉空虚无聊的人,更能享受与人交往时的美好感觉。独处还能为我们提供自我整合的机会。每天我们都会经历着不同的事情,这些新的经验必须能够与我们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融为一体,自我才能成为一个不断生长完善的系统。而当我们不再关注别人的时候,我们能更好地关注自己的直觉、感情和想法,所以独处能使我们有机会整理自己的生活历程。
有学者通过名人传记研究了独处与创造性的关系,发现人在独处时更富于创造性,有很多因独处,甚至是被迫的独处,而产生伟大的作品的例子(Buchholz,1997;Storr,1988)。有些作品是在狱中完成的,比如雷利的《世界史》,另外因疾病造成的独处也会产生同样的作用,比如耳聋后的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戈雅创作出了大量的传世之作。还有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天才人物,则是从主动选择的独处中获益,比如哲学家康德、维特根斯坦等人,他们通过独处来保持自我的完整感(unity)。晋代诗人陶渊明也只有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僻静山村中,才能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还有中国古代众多艺术家,他们或孤傲地冷眼旁观,或因不得志而潦倒,但也正是远离官场,甚至远离尘嚣的生活经历才成就了他们的不朽作品。难怪李白会发出“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慨叹,这也应是他自己的肺腑之言。
独处体验是一种很主观的经验,有时候会很奇妙,可能会包含真实、美、自然、尊敬和仁慈(Moustakas,1961)。也许正因为这样,独处才与宗教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穆罕默德经常隐居在山顶的洞窟里,昼夜沉思冥想。经过几年的思考,他的思想逐渐成熟,看清了生活中的虚假浮华。释迦牟尼是独自在菩提树下静思默想,才顿悟而成佛的。耶稣在忍受了40天极度的孤独和屈辱之后,才终止苦难,得以升天。独处使他们获得对人世的新的洞察,成为宗教领袖。普通人也有可能通过独处而获得宗教体验,那是一种个体与外在世界相和谐的一体感,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具有神秘色彩的体验。正是道家所谓的“居尘出尘,住世超世”。罗曼·罗兰认为,它是“对永恒的一种感动,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大洋似的感觉”。还有近些年来在繁忙的都市人中流行,而实已流传千年的瑜伽,其呼吸冥想讲究“调息、调身、调心”,意即借助于身体的平静而至内心的安宁,于呼吸之间,便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独处还能缓解压力。关于这一点,从前面已讲到的心理体验就能感觉到。这些美妙的体验是在与他人共处时很难达到的。有人用电话的方式访问了500个美国的成年人,要求他们完成独处时的舒适感、抑郁程度、身体症状、生活满意度等几个问卷(Larson,1996)。结果发现,独处时的舒适感与抑郁及身体症状呈负相关,而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另一项研究让被试在实验者要求的时候报告他们的情绪状态和正在干的事情,结果发现,在独处后,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报告比其他时间更多的愉快情绪(Csikszentmihalyi,1987)。还有研究者发现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主动选择的独处能减少失调行为,促进心理健康(Suedfeld,1982)。
(二)独处的作用机制(www.xing528.com)
既然独处能带来如此之多的益处,我们要问,这其中的机制是什么,独处是如何起到这样的作用的呢?研究者认为,独处可能会提供一种独一无二的机会,使人可以看清楚现在的压力和生活状态,从而使独处变得有建设性(constructive)。这暗示了独处具有认知功能,能提供评价压力的机会。而精神分析学家Winnicott强调独处时潜在的情绪调节功能。他认为,完全成熟的成年人是能够利用独处来平息焦虑的,比如那些因压力而生的焦虑,而且他们也能利用独处来重建情绪平衡。独处能力是情绪发展成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因此,独处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能从认知和情绪这两个方面来解释。
另一方面,独处时间的长短也影响着心理健康。人们能从或长或短的独处时光中获益。研究发现(Larson,1990),美国的成年人平均花掉30%的清醒时间用于独处,而且这个时间比例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那些丧偶和离异者。对于那些丧偶者,他人的同情和劝慰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在独处中让自己接受这一现实。这种接受的过程非常私密,因为这与丧偶者和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别人没有分享过,也不可能分享。在另两项研究中(Larson,1980),研究者发现那些有规律地花掉清醒时的20%~40%的时间用来独处的青少年,比那些从不独处的青少年要适应得更好,因为在这一人生阶段要解决自我同一性这样的重要而有难度的问题。而那些承受着很大压力的人会经常抱怨他们没有时间独处,正如Horney所说,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绝不是神经症;相反,没有能力创造独处时间其本身就是一种神经症的征兆(Burger,2004,p.252)。
尽管一定时间的独处对我们有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独处时间越长越好。有一项针对青少年独处时间的调查表明,中等程度的独处对青少年的成长和适应最有利,太少或太多的独处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Larson,1997)。太长的独处时间,会带来抑郁、更多的身体症状,以及更少的幸福感。而缺乏独处时间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后果。其实独处和与人接触都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我们应该学会寻找到两者的价值,并保持对我们最有利的平衡。
三、独处的文化差异
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独处偏好。在不同的文化中,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可获得的社会支持是不同的,这些差异会影响到人在独处时的感受。而且不同的文化会赋予独处不同的价值和目的。有一项跨文化研究发现,和土耳其人和阿根廷人相比,美国人更愿意把独处看作是反省(reflection)和接纳自我的机会(Ami et al.,2000)。这与美国文化是有密切关系的。独处在北美文化中很流行甚至被鼓励,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该文化中的人们变得愈发孤独、与他人缺乏联系。当今的北美社会,初级群体的互动呈下降趋势,这是指面对面的亲密交流,比如与家庭成员、亲属、亲密朋友等人的交流。美国文化强调个人成就和竞争,强调自我成长、自我理解和自我接受。因此他们更愿意把独处作为一个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机会。而对于像土耳其这样的国家,绝大部分居民是穆斯林,还保持着传统的价值观。人们所拥有的共同的教育和职业背景,以及他们的宗教团体,是他们归属感的来源。土耳其的文化强调忠诚、婚姻关系及友谊。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于独处的态度较为负面,也更难以积极的方式来对待它。另外,研究者还认为(Warren,1985),不同文化中描述独处及其影响的语言的可得性是不同的,这也是影响人们独处偏好的因素之一。
【注释】
[1]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著名政治家,他的著作《君主论》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的理论也被曲解为马基亚维利主义,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强权至上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