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Kelly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Kelly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Kelly的理论建立在自由和决定论关系的基础之上。Kelly认为客观现实是存在的,不同的人建构它的方法却不一样。

Kelly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一、建构选择主义

George Alexander Kelly(1905~1966)在治疗实践中,他发现人们最需要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进行解释和预测,便逐渐开创了关于“个人建构”的人格理论。1955年,他出版了重要著作《个人建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

Kelly的理论建立在自由和决定论关系的基础之上。“决定论和自由是不可分离的,一个决定了另一个,基于同样的原因又独立于另一个”(Kelly,1955,Vol.1,p.21)。他认为人的行为既源于客观现实,也源于对现实的感知。这既不同于Skinner认为人都是由环境(现实)塑造的观点;也不同于极端现象学认为唯一的现实就是人的感知的说法。Kelly认为客观现实是存在的,不同的人建构它的方法却不一样。因而,人们分析和解释事物的方法,即个人建构(personal constructs),才是预测人类行为的关键

img63

图8-1 Kelly

Kelly相信人是负责任的行动者,有能力做出选择和决定。同时,人也都能改变自己对当前事件的解释(Kelly,1955,Vol,1,p.15)。人并非直接根据经验做反应,而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解释或再解释这些经验,进而做出反应(Fransella & Dalton,1990,p.1)。如果一个学生以获得高学位为重要目标,那么这种主观事实将决定其相应的行为: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放弃一些娱乐和社交。对他来说,确定目标是自由的,可一旦选定目标就必然会决定一些相关行为。因此,人在创建建构系统时是自由的,但既成的建构会限定人的行为方式。这种观点被称为建构选择主义(constructive alternativism)。

二、人人都是科学

Kelly认为人人都像科学家一样,会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并预测结果(Kelly,1955,p.15)。举例而言,你2点有个约会,现在1点半,公车却碰上交通阻塞。怎么办?这类日常决策过程和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无本质区别。你会提出问题(“怎样按时赴约?”);预测答案(“来不及了,打电话再约”);分析利害关系(“爽约太伤感情”);假设可能方案(“先通知他稍等,再乘出租赶去”);最后执行可控事件(“坐出租,按时赴约”)。这种决策跟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一样不确定、不彻底,需要不断思考并重构

个体通过概括化过程对经验进行建构,然后用既成的建构去处理来自环境的新信息。Kelly认为,建构(constructs)就是根据相似和差异来组织经验的方式(Kelly,1955,p.61)。也就是说,形成一种建构至少要对三个成分加以比较:两个相似的事物和一个相反的事物。同时,建构也具有两极性——既涉及差异性,又包含相似性。例如,我们说这是一件上衣,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不是一条裤子;这种款式的上衣穿起来很漂亮,也就意味着另外一种款式的上衣穿起来就不好看。这就包含了“好看—不好看”的两极。

建构是个人化的,因此,同样的经验会被贴上不同的标签。甚至当两个人对同一经验贴上相似的标签时,这一标签的另外一极也可能不同。比如,你可能会用聪明—愚蠢、有趣—乏味、文雅—阳刚这些建构来描述某人;我可能会用外向—内向、自信—自卑、文雅—粗俗这些建构来形容他。人人都有一套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建构系统,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外部世界

三、基本假设及推论

个人建构理论包括一项基本假设和11项推论。其基本假设是:“个人历程在心理上是由其对事件的预测方式所引导的”(Kelly,1955,p.46)。所谓个人历程(person's processes),是指生活着的、不断运动变化的人本身;而引导(channelized)则指人被一种网络通路指引着有选择地进行个人历程。这种网络可以变化,却是有结果的,它能扩展人的生活,同时也限定其活动范围。换言之,人们看待未来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思想和行动)。

(1)建构推论(construction corollary)即“一个人通过解释他们生活中的重复经验预测事件”(Kelly,1955,p.51)。重复包括从不同的经验中抽象出共同的成分,贴上一个建构标签,将来用这个建构去预测别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会从行为中看出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某些结果。

(2)个性推论(individuality corollary)即人们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经验,并用不同的方法对相同的事件进行预测(Kelly,1955,p.55)。因此,人所具有的建构系统在很多方面是异质的。但人们解释事件的方式还是有共同性的;人们能够而且也确实会用相同的方式解释经验。

(3)组织推论(organization corollary)即为了方便地预测事件,每个人都颇有特点地形成了包含概念间顺序关系的建构系统。人之所以不同,不单因为其建构不同,而且其建构的组织方式也不同。建构的组织有助于人们减少认知冲突。

(4)对立推论(dichotomy corollary)指“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由许多相互对立的建构组成”(Kelly,1955,p.59)。一个建构至少包含三个成分,其中两个是相似的,另一个则与这两个是相对的。“相似的性质”和“相对的性质”就构成一个建构的两极。

(5)选择推论(choice corollary)人会不断地在建构的两极间做选择,并倾向于做出最有效的选择。也就是说,人天生会做精明的选择。合适的选择会增强人解释世界的信心,使其敢于试验新建构,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6)范围推论(range corollary)即“一个建构只适用于对一定范围内事件的预测”(Kelly,1955,p.69)。没有一个建构能与所有事件都相关。每个建构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高—矮”这一建构对人、树和马而言都是合适的,对空气、恐惧及原子而言则不合适。

(7)经验推论(experience corollary)即“人的建构系统会在他连续解释重复出现的事件时产生变化”(Kelly,1955,p.72)。偶发事件会促使人形成新建构。若这些事件一再发生,就会促使人去重构自己的建构,使其能预测这类事件。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经验。(www.xing528.com)

(8)调节推论(modulation corollary)指“一个人建构系统的变化,会被建构的渗透作用所限制,只发生在这种建构适用的范围之内”(Kelly,1955,p.77)。所谓“渗透作用”(permeability)是指一个建构能在其适用范围内对新元素做出解释。

(9)分裂推论(fragmentation corollary)人的建构系统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他会相继使用一系列互不相容的次级系统(Kelly,1955,p.84)。换句话说,建构的次级系统并不总是互相一致,人有时也会表现出与最近经验不一致的行为。

(10)共同性推论(commonality corollary)即“两个人对经验的建构相似到什么程度,他们的心理过程就相似到什么程度”(Kelly,1955,p.90)。个性推论指出,如果人们对事件有不同的建构,那么他们的相应行为也不一样;共同性推论则认为,如果人们以相似的方式解释事件,他们的行为也将是相似的。

(11)社会性推论(sociality corollary)指“一个人若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别人的建构过程,他就可能同等程度地在涉及此人的社会过程中扮演一定角色”(Kelly,1955,p.95)。换句话说,我们若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别人的建构,就能在同等程度上预测其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相应调节。

四、固定角色治疗

能够运用自己的建构系统对生活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才有良好的适应;如果不能正确预测生活事件,就会产生不良适应。Kelly认为,要改变不良适应,就必须建立一套更加适当的建构系统。心理治疗应该帮助来访者检讨其现有的建构系统,并帮他建立新的建构系统。Kelly采用固定角色治疗(fixed-role therapy)来达到该目的。

这种疗法鼓励来访者以新的方式来呈现自己,表达自己,了解自己,以对生活遭遇建立一套新的看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新人。在进行固定角色治疗时,咨询师会针对不同的来访者设计具有某些特征的角色,向来访者详细描述这些特征,要求他在指定时间内使自己完全按照设定的人物行事。Kelly认为,让一个人扮演和本人截然不同的角色,可能比让他扮演和本人接近的角色要更容易。治疗的目的在于重构来访者的建构系统。由于来访者换了一个角色,他就需要改变对某些事物的原有看法,重组自己的建构系统。这样,来访者的整个人格也会随之改变。

五、角色建构库测验

固定角色治疗旨在帮助来访者重建个人建构系统,这需要对来访者原有的建构系统进行充分了解。Kelly在实践中设计并完善了“角色建构库测验”(The 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RCRT)(见表8-1),用于诊断来访者的个人建构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1)要求来访者在表格上方列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或代号。在整个测验过程中,这些人是不能变化的。

(2)让来访者对这些人进行分类,每次考虑三个人,在他们下面画○,并在每一行右边的空处把他们记下来。三人中,必须有两者在某一方面相似而与第三者不同。

(3)将每一行发现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写下来,这些就是来访者日常生活中用来建构的样本。

(4)如果把两个人及其相似点都选出来了,就在两者对应的圆圈里画×,确定一个建构的相似部分。再要求来访者考虑在表中所列的其他人,如果有人也具有第一次所选的两个人的相似点,就在他下面画√。如果空格没有填,就表示建构的相异部分在这里是适用的。

(5)重复操作,直至全部做完为止。

咨询师可以用RCRT详细了解每个来访者的个人建构系统。比如,来访者使用了哪些建构?在有限次数的人物比较中,采用了哪些建构?有没有重复使用的?又有多少建构是具体的人物特征?等等。当然RCRT只能收集来访者的一部分个人建构。但由于表中所列角色都是和他密切相关的人物,因此他对这些人物的看法就应当是有意义的。心理学家James Bieri(1955)通过比较不同行中的标号模式来收集信息。标号模式相似表明受测者对人的理解缺少区分性(认知相似性);标号模式多样则表明他对别人的认识有高区分性(认知复杂性)。在临床上,治疗者可以用认知复杂性来阐明来访者的问题。Hergenhahm(1990,p.421)指出,RCRT的应用不应局限于心理治疗的临床诊断,也应被推广到市场研究和管理心理学领域

表8-1  Kelly角色建构库测验(REPT)的形式

img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