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层次论
Maslow认为,人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各种需要是“以一种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及一种强度和先后的次序,来彼此关联的”(Maslow,1987,p.137)。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表明,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它就不再具有支配性的优势了,获得支配性优势的是另一种需要。由此,Maslow将各种需要排成一个按层次发展的系统,就形成了需要层次论(need hierarchy theory)。
图7-1 Maslow
图7-2 需要层次结构图
在需要层次结构图中(图7-2),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与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它主要包括对食物、水、性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强有力的。但Maslow认为,对人类来说,生理需要虽然是最基本的,却不是人类唯一的需要。高级需要才是更重要的需要,能给人们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生理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个体接着就会出现另一种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最初的涵义是避免危险,但在现代社会中,安全涉及稳定的职业、无疾病、社会环境的安定等。当安全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成为起支配性作用的需要,这时个体大部分行为都是为了能得到安全。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得到基本满足后,归属与爱的需要就会产生,并且成为占优势的需要。处于这一需要层次的人把爱看得极其重要,希望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社会与团体的认同,并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
在上述三种需要均得到基本满足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人的生活。尊重的需要涉及自尊、自信等。我们可以把追求成就视为尊重需要的表现,因为达到一定的成就就会获得社会的尊敬。
Maslow把各种需要分为缺失性动机和成长性动机,前述四种需要均为缺失性动机,更高的水平是属于成长性动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下一小节中我们将会详细讨论。
Maslow指出,需要层次理论是对需要与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分析,动机的层次发展原理只是一般的模式,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大多数人都感到这种需要层次有合理性,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例外。例如,一些艺术家放弃满足自己的低级需要,努力去完成他们的创造愿望;富有理想和崇高价值的人“为追求某个理想或价值可以放弃一切……他们是坚强的人,对于不同意见或者对立观点能够泰然处之,他们能够抗拒公众舆论的潮流,能够为坚持真理而付出个人的巨大代价”(Maslow,1987,p.61)。因此,Maslow指出,满足理论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它必须与挫折理论、学习理论、神经症理论、心理健康理论、价值理论、约束理论结合起来才更为合理。
二、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在Maslow的需要层次中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与前述四种缺失性动机不同,它是一种成长性动机,是动机发展的最高层次。Maslow认为,“它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一切”(Maslow,1987,p.53)。在Maslow的心目中,自我实现是有关人性的最美好的图画,自我实现者是最理想的人类。
Maslow最初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状态,自我实现是人超越了缺失性需要之后所到达的人性潜能充分实现的理想境界,是一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完美的最终状态。但在后来的高峰体验的研究中,他逐渐意识到,仅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一种状态是不对的。因为当人们沿着需要层次上升时,所经历的每一次成长都会伴随着高峰体验,而处在高峰体验中的人都会暂时性地具有自我实现者的许多特征。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状态可以在任何人一生的任何时刻到来”(Maslow,1987,p.88)。这就是说,自我实现只是一种程度问题、频率问题,并非全有或全无。所以Maslow后来把自我实现看作是状态与过程的统一。
Maslow在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后,对于“自我实现”概念被误用存在着深深的忧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实现在人们的心目中,仿佛成了自我中心主义的代名词。它似乎充斥着利己的原则,忽视了对他人和社会贡献。因此,在Maslow晚期,他发展出超个人心理学以取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称超个人心理学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从超个人心理学的角度对自我实现的内涵进行了扩展。自我实现不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小我”的实现,而是以宇宙为中心的“大我”的实现。在《Z理论》中,Maslow还区分出健康型自我实现与超越型自我实现,以示其自我实现观的转变。
在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中,Maslow找出了自我实现者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对自我实现者的描述,也是普通人迈向自我实现过程的行为准则。这些特征包括:
(1)对事实有准确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们能比其他人更敏捷更准确地看出被隐蔽和混淆的事实。
(2)对自己、他人和世界有更大的认可。自我实现者对自己与他人不可避免的优点和缺点都能接受。
(3)思想言行自然、坦率和纯真。自我实现者的思想言行均发自其本性,对他们的行为最有影响力的不是社会规则,而是符合其自己的观点的基本准则。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业上,而不是追求金钱、名望和权势。
(5)有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会主动寻求独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自我导向的,不会被他人所主宰。
(6)能以新奇的眼光欣赏生活中平常的事物。(www.xing528.com)
(7)能经常体验到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Maslow指出,“在这些神秘体验中都有视野无垠的感觉,从未有过的更加有力但同时更孤立无援的感觉,巨大的狂喜、惊奇、敬畏,以及失去时空感的感觉。这最终使人确信,某些极为重要极有价值的事情发生了”(Maslow,1987,p.192)。
(8)对人类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觉。自我实现者不仅仅关心的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他们关心的是整个人类、整个世界。
(9)具有深厚的人际关系。自我实现者的朋友不多,但他们的友情却最为长久、深厚、深邃。
(10)具有民主的性格。自我实现者不以种族、地位、宗教等背景来看人,对任何性格相投的人都能表示友好,完全无视此人的阶级背景、教育程度、政治信仰、种族和肤色。
(12)能超越各种二歧式的对立而达到一种整合的状态。自我实现者并不是用非此即彼的思维去认识世界的,在他们眼里仁慈与冷酷、具体与抽象、接受与反抗、神秘与现实均是相互协作、相互协调的。
自我实现者表现出的积极的人格特点进一步验证了人性是积极而健康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在人类身上还有许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成长潜能。去努力实现这些潜能,才是最合乎人性的价值选择。
我们如何才能有意识地去达成自我实现呢?1967年,Maslow在《自我实现极其超越》一文中,提出了趋向自我实现的几条途径:
(1)个体应全身心地专注于事物或工作,真正进入“无我”状态。
(2)在面临成长与防御的选择时,要能选择成长。
(3)要让自己的思想成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不必拘泥于他人的意见。
(4)要勇于承担责任,每次承担责任都是一次自我的实现。
(5)自我实现是一种状态,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高峰体验论
给高峰体验下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概念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Maslow的高峰体验论从多个侧面对高峰体验现象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所以我们对这一现象能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他对这种现象只是描述而未加确切的定义,因此其笔下的高峰体验便似乎有点捉摸不定。
Maslow认为高峰体验有以下三点共同特点:第一,高峰体验是个人生命中最快乐、最心醉神迷的时刻。第二,在高峰体验中,个人的认知能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挣脱了功利主义的羁绊,超越了缺失性认知的偏狭,进入到存在认知的境界,领悟到了存在价值。自我的特性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时刻,人们往往有“他们最高程度的同一性,最接近于他们真正的自我,最有特异性”(Maslow,1987,p.94)。第三,高峰体验的持续时间往往是短暂的。“所有的高峰体验都是转瞬即逝的,而非永久不变。虽然其影响和作用可能长期存在,但是体验出现的一刹那却是短暂的”(Maslow,1987,p.374)。
Maslow指出,通往高峰体验的道路有千万条,高峰体验完全是自然产生的。高峰体验可以来自爱情,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与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在海滩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潜水),来自翩翩起舞时……(Maslow,1987,p.368)。例如,当我们面对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景色时,就会领略到一种崇高感,获得一种宇宙人生的高峰体验;甚至,在春雨中,在晨露浸润的草地上,在看见阳光下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欢笑时获得的那种欣喜的生命的体验,也是一种高峰体验。
Maslow认为,虽然通向高峰体验的途径有千万条,但它们完全是毫无预料、突如其来的。意志的力量无法帮助我们产生高峰体验。我们只有任其自然、不加干预、彻底地放松自己,完全被动地去感受,才最易于产生高峰体验。但Maslow又指出,我们在高峰体验的产生过程中也并不是无能为力,人格的成熟、自我实现与高峰体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自己具有统一和谐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就比较容易觉察到真、善、美以及世界的统一性,进而产生高峰体验。“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们能臻于完善,实现希望,达到满足,诸事顺心,便可能产生高峰体验”(Maslow,1987,p.369)。
人本主义能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分庭抗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Maslow的努力分不开的。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性善论、内在价值论、社会改良论、心理治疗论、优美心灵管理理论和内在教育论等,几乎涵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所有研究领域,为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Maslow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立场,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Maslow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由生物学基础决定的,强调人的社会性的自然基础,并且对人性持乐观的看法,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理想社会应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目的。他的研究的重心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物学本性,而不是人的现实性与社会性。这一人性理论的问题在于仅用生物机体或遗传天性去解释人性中许多及其复杂的需要,而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性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Maslow倡导以“问题中心论”来代替“方法中心论”,在此原则指引下开辟了“自我实现者研究”这一心理学的新领域,为价值、人性、动机、健康人格等课题积累了重要的材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Maslow心理学中最富有启示性的内容,在于他的整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方法论。它超越了二歧式心理学,以整合的思维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动摇了占主导地位的机械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根基,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但是,在其具体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成熟的研究方法,Maslow只能依赖于小样本的个案研究,其中包括访谈、临床观察、内省报告与文献资料的分析等,这些方法离“科学”心理学家们的标准相距甚远,也是Maslow心理学以至整个人本心理学被批评的主要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