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进化渊源,与人格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几项研究的介绍

人格进化渊源,与人格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几项研究的介绍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只选取与人格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几项研究予以介绍,它们是:情绪、求偶、攻击、利他。事实上,情绪进化的心理机制作为进化心理学传统的课题,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Buss等对各大洲共37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求偶时,男性喜欢年轻的、生理上有吸引力的女性这一趋势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根据进化论人格理论,女性喜欢能为其后代提供保障的男性。

人格进化渊源,与人格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几项研究的介绍

那么,人格心理学有哪些成果?这就是说人格心理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现在又在做什么?通常,人格心理学家致力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有人称之为人格心理学的四个基本关切(fundamental concerns)(Liebert & Liebert,1998,p.8):创建一种理论,通过研究检验这种理论,找到一种方法测评人格,将人格心理学应用于生活实际。当然,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得到了不同的研究发现,也找到了不同的测评方法,并且致力于不同领域的应用。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在这四个方面的工作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人格心理学的知识结构或学科体系就是由理论、研究、测评和应用四个部分构成。当然,这四部分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基本知识结构

(一)理论

人格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改变所使用的概念体系。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理论是由概念组成的系统,用于描述和解释所研究的现象。如果没有人格理论,我们对人格的研究就会流于对琐碎事实和经验的自然描述,人格心理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理论与事实是相对而言的。理论是基于事实的假设,事实是已经被验证的东西,但理论中总是包括有待验证的东西。

理论对于一个学科,好比地图对于早期的探险家。这种地图虽然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绘制的,但这些知识本身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因此,这种地图是不完成的、试探性的,探险家们却仍要依靠它指引走向未知领域的航程(Mayer & Sutton,1996,p.10)。这一比喻意味着,理论对一个学科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理论可以将有关的观点和实证研究的成果纳入到一个逻辑上一致而又较为简约的架构中;第二,理论可以引发对那些尚未被注意的事实资料的搜集和探讨,从而使有关问题或领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扩充;第三,理论可以使研究者循着特定的方向去考虑问题,不至于被纷繁复杂的现象弄得眼花缭乱而无所适从(Hall & Lindzey,1978,pp.12-15;黄坚厚,1999,pp.24-25)。

因此,理论创建是人格心理学家的重要工作。一个研究者持何种理论观点,往往决定着他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在必要的情况下改变人格的途径(Carducci,1998,p.5)。阅读本书第三章至第八章,读者就会知道,心理学家们已经创建了不同的人格理论,每种理论都用不同的观点阐释人格。不同的理论对同一种行为的解释可能很不相同。如一名男青年小李参加晚会,只要有陌生人接近他,与他交谈,他就显得紧张,试图后退或回避。对这一行为,不同的理论家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释:生物学取向的理论家可能从遗传的神经生理机制方面加以解释;特质论者可能认为,小王具有内向或害羞的特质,这种特质使他在公共场所表现出退缩或回避行为;行为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小李没有学会在这种场合与陌生人谈话的技能;认知论者可能解释说,小李因为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于是他就以为在晚会上他也不能成功地与人沟通;精神分析论者可能认为,小李的行为象征着一种潜意识欲望,即希望有人来关心他,就像小时候妈妈照顾他那样;人本主义者可能认为,小王的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不协调,他特别关注别人对他的评价,总担心自己的表现不令人满意,越是担心,就越显得局促不安。很难说哪种解释是正确或错误的,对于特定个体的特定行为,不同的理论的解释力可能各不相同,有的理论解释更有效,有的理论解释可能有些牵强。但从总体上讲,每一种理论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人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理论进行评价。我们仍然可以用一些确定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的理论(Hall & Lindzey,1978;Carducci,1998,p.6)。这些标准包括:(1)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即一种理论的假设、原理、原则等所涉命题之间应该是彼此符合的。理论各部分相互符合的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视为一种好理论。(2)包容性或广博性(comprehensiveness),即一种理论所涵盖范围的广阔程度。一种理论所涉及的人格与行为现象越全面,就越有可能被视为一种好理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种理论能解释所有的人格现象或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致力于人格的整体解释,这样的理论被称为大理论(grand theory);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格心理学家仅仅致力于具体问题的研究,如依恋、焦虑、乐观主义、攻击性、性别差异等,不再致力于创建无所不包的理论,而是就某些具体问题提出理论解释,即提出一些具体的理论或“小理论”(mini-theory)(Larsen & Buss,2002,p.602)。应该说,人格理论既包括大理论,也包括小理论。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标准主要是针对大理论而言的。当然,小理论也存在着包容性的问题,即对其所涉及的主题是否进行了全面的讨论。(3)简约性(parsimony),即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越简洁的理论越受欢迎。好的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原理往往都简明扼要,使人易于把握其要旨。(4)实用性(utility),即理论在激起新的研究、预测行为、解决实际问题(如职业选择、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作用。好的理论应该是有用的理论。总之,好的理论是内部一致的、全面的、简约的和有用的。理论的评价标准还可以包括实证效度(empirical validity)和激发价值(heuristic value)(Mayer & Sutton,1996,pp.15-16)。前者是指一种理论所包含的假设能否得到研究的支持或验证,所得到的支持和验证越多,这种理论就越易于为研究者所接受;后者实际是实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一种理论提出后激起研究者兴趣和热情的程度,或激起新的研究的可能性,如潜意识理论、归因理论等理论提出后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激起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

人格研究(personality research)是心理学者对人格理论中所包含的假设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人格心理学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实际操作起来就十分困难,因为它要涉及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许多复杂的方面(陈仲庚、张雨新,1987,p.6),也要涉及许多生理和环境变量

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在方法学上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即临床途径、实验途径和相关途径。这三种途径在各自的领域内,独自进行着探索,但是在人格研究领域,时常将三者结合起来使用。尽管各种途径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理解人格,但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关于各种研究途径相对优缺点的争议(Pervin,1996/2001.p.21)。

临床途径(clinical approach)的研究或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进行系统深入地考察,包括行为观察、深度访谈和个人资料分析。临床研究的优点在于有机会观察多种多样的现象,将人的机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Winter & Barenbaum,1999)。通过对每一个体进行深度研究,可以全面考察人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还能避免实验室的人为控制。然而,不加控制的观察难免会有许多的主观成分掺入其中,致使研究者无法验证彼此的观察结果,更无法形成可在实验条件下进行检验的具体假设。

相关途径(correlation approach)的研究指通过统计测量的方法建立起不同人格变量间或人格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相关途径可以同时研究多种变量,并发现各变量间的关系,这是它的优点。然而,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关系仅仅是联系性的,而不是因果性的。同时相关途径的研究材料一般源于自我报告信息,无法克服自我报告资料潜在的真实性问题,而且结构性问卷限制了被试做出回答的空间,这些都影响着自我报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实验途径(experimental approach)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代表着科学理想,即通过操纵一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测查其对另一变量(因变量)的效应。实验研究是通过科学观察和仪器获取客观数据,摒弃了被试的自我报告信息,将实验中可能的主观影响降至最低点。操作具体、资料客观并能建立起明确的因果关系等优点似乎使实验途径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途径。但并非所有的人格心理学家都采用实验研究,这一事实说明实验研究必定有其潜在的局限性。首先,在操作过程中,无论主试还是被试都无法避免先入之见的影响,从而直接干扰实验的结果。其次,实验研究涉及变量有限,忽略了人格机能的整体性。除此之外,有许多人格现象不能在实验室中模拟研究,即便能够完成研究,人为情境也难免会限制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

尽管研究途径不同,人格心理学家却分享着共同的目标——将人格研究发展为一项科学事业(Pervin,1996/2001,p.30)。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人格心理学中的许多研究实际上都综合了上述三种研究策略。

(三)测评

人格测评(personality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是指创立并应用各种系统的技术来搜集人格资料,从而对人格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人格测评技术可用于:(1)验证人格理论,如潜意识的存在与否、表现方式以及形成机制等问题,就需要创制并应用系统的方法。(2)研究有关人格的各变量间的关系,如描述人格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变化,即人格变量与时间变量的关系。如果研究者假定抑郁者与非抑郁者的归因风格不同,即前者倾向于将失败归于内部因素(能力和努力等),将成功归于外部因素(难度和运气等),而后者则倾向于将失败归于外部因素,将成功归于内部因素。要验证这一假设,就需要使用一种工具将抑郁者与非抑郁者区分开。(3)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咨询和辅导需要人格测评,因为有效的咨询和辅导要建立在对当事人了解的基础上,人格测评就是了解当事人的一种途径;评估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即对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评估,也需要进行人格测评;临床的心理诊断需要测评技术,人格测评技术对精神科医生而言,就像听诊器血压计对内科医生的意义一样,是用于诊断的重要工具;人员选拔和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人格测评技术,通过人格测验有利于选择最适合岗位特点的人从事相应的工作,也有利于不同人格特点的人得到最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如好动、好幻想、情绪不稳定、做事不细致、不守秩序的人就不适合做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但这些特点对另一种工作(如企业策划或艺术创作)可能就不是严重的缺点甚至是优点。因此,人格测评对于理论、研究以及有关知识的应用都是重要的,是连接人格心理学知识结构其他方面的重要环节(Carducci,1998,p.7)。

关于人格研究和测评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将在本书第二章具体探讨。

(四)应用

人格心理学的应用(application)是指将人格心理学知识(包括人格理论、研究发现和测评技术)运用于生活实际,帮助人们,使人们的生活更快乐、健康,并更具创造性。有效的应用是以牢固的理论和系统的研究为基础的。这种应用主要的传统领域之一是心理治疗。许多人格理论家同时也是心理治疗家。他们在治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又运用理论去指导治疗实践。理论指导治疗家们去思考导致了当事人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去寻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人格测评也是在理论指导下,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发展起来的,许多人格测评技术的编制者同时也是理论家和治疗家。

除了心理治疗,人格心理学还被用于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关于某些特定的人格因素在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形成中的作用,心理学家就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军事上,有研究者试图考察人格测验分数与飞行员在飞行中的失误的关系。在司法领域,人格测验被用于遴选警官、确定罪犯接受审判的能力以及评估陪审团成员等。关于护士职业压力和倦怠的评估也要基于对护士的人格研究。研究者通过了解某种“事故倾向人格”,并将其从工作申请者中识别出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事故中雇员因心理因素导致安全问题的可能性。通过研究并掌握人员的人格信息,甚至也可以将某些工作领域如超市、库房和家政服务中心雇员的偷窃行为防患于未然(Carducci,1998,p.8)。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教育、组织、职业选择与指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实践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书虽未设专章讨论人格心理学的应用,但有关知识应用价值的探讨将会包含在很多章节之中。

二、学科架构与教科书体系

人格心理学的知识结构是由理论、研究、测评和应用四个部分构成,但如何将这四个部分的知识合理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并通过教科书具体呈现出来,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四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是一个难题。由于测评服务于理论和研究,并以理论和研究为根据,而应用也是理论、研究和测评方法的应用,所以,实际上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内容主要由理论和研究构成,这样理论和研究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学科架构和教科书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

(一)学科架构问题

人格心理学是庞大的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最为繁杂的一支:大到解释人性本质,小到具体的行为细节,人格心理学无所不及。与心理学其他分支相比,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是将人性作为其核心,关注整体的人。自科学心理学创立以来,心理学家们就认为应该以一种层次性的心理系统去拓展这门学科:其最底层应该是感觉、意识和学习等问题;中层是动机、情绪和智力等问题;而最高层则应是“精神人格的总体发展系统”(Wundt,1897,pp.1-6)。基于这种观点,人格心理学应当成为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最有组织、最具整合性的一个分支(Mayer,2005)。因为它不仅是心理系统的最高层的问题,而且要将底层和中层整合起来。正是因为人格心理学的这一特性,使它不仅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内部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在关于人的所有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处于基础性的位置。它与所有关于人性的学科有关,并整合关于人性的知识。

相对于心理学其他各主要分支较完备的学科架构而言,人格心理学却是唯一一个现存知识体系不能反映其研究现状的分支(Pervin,1996/2001,p.Ⅹ-Ⅵ)。长久以来人格心理学一直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学科架构来及时总结、吸纳层出不穷的研究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要从人格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说起。

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人格理论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Freud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开始。Freud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三个部分。这种人格理论的架构划分极大地影响了日后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的发展。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是以G.Allport所著之《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和H.Murry的《人格探究》(1938)两书的出版为标志的。Allport的理论构架是其所提出的特质理论,Murry的理论体系则建构在他提出的23种需求或驱力的概念之上。现在看来,这两部著作的内容是各自阐释一种人格理论,而非提出人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Mayer,2005)。这些先驱者对人格心理学的创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们的贡献更多的是在于创建一个理论派别(精神分析或特质学派),而并非将这一学科的知识用一个完整的体系组织起来。当然在那时,学科的知识积累也不够充分。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先后出现了三种对人格心理学知识整合的初步探索。第一种是由Sears所提出的人格心理学学科架构构想:人格发展,即探寻人格的形成历程;人格结构,即分析人格的组成部分;人格动力,即发掘行为矛盾冲突的原因(Sears,1950)。第二种是由Jensen和Nuttin等人所倡导的,主张人格心理学应以个人差异为核心线索,以分析个体特质、群体性格和人格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来建构和整合人格心理学(Nuttin,1955)。第三种是由Hall和Lindzey提出的,以理论流派来组织人格心理学,其著作《人格理论》(1957)涵盖了从Freud、Jung、Adler,到Allport、Murry等当时所有重要的人格理论(Hall & Lindzey,1957)。这三种对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架构的初步探索,虽明显地受到当时人格心理学研究状况的限制,但这些尝试也对日后人格心理学的整合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格心理学在之后的三四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方面是人格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发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早期人格理论,到20世纪后期,出现了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特质理论、人本主义、认知理论和生物学理论等的“大理论”(grand theory)。另一方面,更多的人格心理学家开始围绕一些明确的主题展开研究。这些主题有的明显受到了某种大理论的影响,如潜意识、依恋等;有的与大理论没有特定的关系,但可以用多种大理论来研究,如社交焦虑、攻击性等;还有的则很少受到大理论的影响,它们是在经验中产生,并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形成特定的“小理论”(mini-theory),如A型性格、成就动机等。于是该学科出现了理论(theory)和研究(research)两大(不是一强一弱)知识领域,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实际整合起来却十分困难。这样就形成了这门学科在知识体系建构上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很不相同的情形:同样以《人格心理学》为名的教科书,内容体系(学科架构)却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形之下,当前主要有以下四种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

(1)理论—理论(theory-by-theory)型架构(Mayer,1998)。这是一种大理论体系或理论型架构(theories frameworks)。这种体系发展了Hall和Lindzey的理论性体系,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特质理论等大人格理论派别组合在一起。这是人格心理学的一种传统体系,人们通常将这种体系称为《人格理论》,也有人辅以人格测评等内容便直接构成《人格心理学》。此类教科书不胜枚举,也是国内外广为熟悉的人格心理学体系。但随着专题研究的发展,这种架构越来越不能吸纳、组织和整合人格心理学领域不断涌现的新的研究成果。(www.xing528.com)

(2)视角—视角(perspective-by-perspective)型架构(Mayer,2005)。这种架构以大理论整合专题研究,是一种大视野型架构(big perspectives frameworks),基本形态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这种构架将人格理论视作本学科的不同范式(paradigm)、取向(approach)或视角(perspective),或将不同的大理论视为对人格心理学的不同层面(level or aspect)的探索,试图将不同取向的理论和研究整合起来,但仍以理论流派为线索。这种架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专题研究成果,但整个架构还是基于“大理论”之上,割裂了研究专题之间的联系。研究成果不仅没有很好地整合到理论体系之下,反而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被呈现出来的问题研究成果是片段的、相互孤立的,并且只是大理论的派生物或附属物。已有中译本的Burger著《人格心理学》就是这一架构的典型代表,也是这种架构下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3)理论—研究(theory-research)型架构。这种架构是大理论加上问题研究(grand theories plus research topics),打破了以人格理论流派为写作提纲的传统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主张将专题研究成果及时地组织、吸纳和整合到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之中。这种架构打破了大理论统整一切的局面,避免了将丰富的研究成果分割开来填塞到不同学派或取向之下的尴尬,为问题研究及其成果被组织、吸纳和整合到相应的学科体系中争得了空间。但这种体系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二者之间的联系问题难解决,而且仍以大理论为主,只能涉及少数几个研究主题,难以将众多的主题纳入其中。

(4)问题中心架构。这是一种研究主题型架构(research topics frameworks)。这种学科体系架构是颠覆性的,完全抛开传统的大理论或让这些理论服务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以研究主题为核心,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学科内容组织起来。这种构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代表着人格心理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目前,有关这种学科体系的建构仍在探索之中,很多人格心理学家都致力于完善这种新的学科体系,但不同的学者依据的思路不同,因而建构出的框架也大不相同。

以上四种学科架构被广泛地运用于人格心理学教学中,对人格心理学知识体系的整合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新兴的第四种架构正在迅猛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cAdams的“人格房子”模型(McAdams,1995),Mayer的人格系统化架构模型(System Framework for Personality)(Mayer,2003),McCare和Costa的五因素理论模型(Five-Factor Theory,FFT模型)(McCrae & Costa,1999)和Cloninger的人格“描述—动力—发展”模型(“3D”模型)(Cloninger,1996)等。下面简要介绍这几种新型的人格心理学学科架构模型。

(二)学科整合的新动向

McAdams把人格心理学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由去情境化的特质(traits)单元构成。特质是行为的显著性倾向,特质用于对人格的最基本的描述。但你仅仅知道一个人在特质测验上的得分并不意味着你了解这个人,或者说你对于他(她)的了解还是很表面的,他(她)对于你还是陌生的,因此特质心理学可被称为“陌生人的心理学(psychology of stranger)”。第二层是个人关注(personal concerns),是描述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身份等情境下的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生活任务(life tasks)、防御机制、应对策略等大量有关人格动机和策略等方面的建构。知道了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动机、关切和策略,你就进一步了解他(她)了,因此有关这一层面的研究被称为“逐渐了解某个人(getting to know someone)”的心理学。第三层是生活叙事(life narratives)。这一层更多地是对成人而言的,因为对一个人的真正了解需要去深入探究他(她)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历程,如何形成认同,如何去寻求生命的目标和意义。生活叙事即个人的人生故事,让我们获得“特定个人的私密性知识(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other)”。McAdams的人格三层次模型逐层递进,在形式上好似一座房子(见图1-1),因而这一模型又被称作“人格的房子模型(the house of personality)”(McAdams,1995)。

img2

图1-1 McAdams的“人格房子”模型

Mayer提出了人格心理学的系统化模型,指出人格心理学的四个核心问题是:人格界定(personality identification)、人格成分(personality components)、人格组织(personality organization)和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他从内—外(internal-external)、分子—摩尔[1](molecular-molar)、机体—建构(organismic-constructed)和时间(time)四个维度对人格变量进行了分类,特别提出应该根据人格变量不同的数据类型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Mayer,2004)。他还特别就人格成分、人格组织和人格动力提出了一种复杂而深奥的人格系统模型(the system set)(Mayer,2003)。

McCare和Costa从人格特质取向出发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特质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FFM),继而成为特质取向在当代的代表人物。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五因素理论(Five-Factor Theory of Personality),尽管也是由McCare和Costa所提出,但却并不等同于五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即由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开放性(openness)、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五个因素构成的特质结构。而五因素理论,则是McCare和Costa提出的关于人格心理学所涉及的五种人格变量的分类,并由此建构的人格心理学知识架构模型:(1)基本行为倾向(basic tendencies),包括个体的先天遗传倾向、生理特征、生理驱力、人格特质、认知能力和心理障碍易发点等;(2)特异性适应(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s),即胜任感、态度、信仰、目标和人际适应等;(3)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自我、认同和自我叙述的人生故事等;(4)客观传记(objective biography),即一个人真实的生命过程;(5)外部影响因素(external influences),即发展、历史、文化、特殊情境和社会影响等(McCrae & Costa,1999)。

Cloninger提出了人格的“3D”模型:(1)人格描述(personality description),这是讨论人格所有问题的基础,包括人格特质的概念和模型、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2)人格动力(personality dynamics)即人类行为背后的动因,包括心理动力学说、动机、环境适应、自我;(3)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即人格随时间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影响因素,包括跨时间的差异性和一致性、人格的生物学基础、社会任务以及人格的文化背景。整个模型以研究主题为线索,从生物化学到文化制度,从无意识的直觉表象到有意识的逻辑推理,从单个个体到社会群体,把影响人格的多层面经验及其交互作用融合在一起。以对人格的描述性模型开始,深入讨论了影响人格的所有重要因素,将实证研究与传统理论流派有机地结合在研究主题的探讨之中,立体化、系统化地呈现了现代人格心理学所涵盖的研究主题、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Cloninger,1996)。

比较这几种“问题中心”型人格心理学知识架构(表1-1),我们认为:McAdams的人格房子模型,架构简洁,层次分明,也得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认同和支持(如Emmons,1995;Little,2000)。但这种体系架构内容略显单薄,不能涵盖现有人格心理学的全部研究主题。此外,支持这一架构模型的心理学家大多是侧重于“个人关注”或“生活叙事”中某些“小理论”的倡导者,缺乏足够的影响力。Mayer的人格心理学系统化知识架构,从对人格的界定开始,系统地构建了人格组织和人格动力,并辅以人格数据的分类予以支持,整个架构模型显得详尽而周全。但这种过于庞杂和深奥的架构体系也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质疑(如Funder,1998;Hogan,1998),因而没有被广泛接纳。再者,这种试图通过整合人格心理学来整合整个心理学的思路是否适合于现阶段人格心理学的发展程度也值得商榷,即现阶段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水平还不具有整合整个心理学的能力。至于McCare和Costa“FFT”模型,虽然也尽力体现了现有人格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容和趋势,但由于其明显的特质取向痕迹,侧重于对人格的描述而较为忽视人格动力机制的揭示。相比而言,Cloninger的人格心理学“3D”模型则显得更为完备一些。因为其他三种体系架构模型几乎都能纳入到“3D”模型之中,无论是人格特质、人格成分、动机、情绪、人生叙事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体现在对人格描述、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之中。不足的是,Cloninger的“3D”之间缺乏更为充分的联系和逻辑支持,她本人并没有对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架构这一核心问题做出清晰而完整的阐述,只是按照这一思路编写出了教科书,因而有必要对Cloninger的人格“3D”进行补充。

表1-1   几种人格心理学知识架构

img3

(三)“3D”修正模型与本书的编写思路

我们综合以上四种新的人格心理学架构模型,尝试对Cloninger的“3D”模型进行如下修正。首先,第一个“D”Cloninger命名为人格描述(personality description),这种命名有待商榷。因为对研究对象的“描述”正是学科任务之一,“描述”的主体是研究者,而不是人格。鉴于这一层面所呈现的知识大多属于那些外显的或易于测量的人格变量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该把第一个“D”改为“人格表现(personality demonstration)”。“表现”的主体才是人格,这样也与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的表述一致。这就是说,人格心理学知识架构的第一部分是关于人格表现的知识。“demonstration”意为:(1)证明、论证;(2)示范、解释;(3)集会、游行;(4)表现、实例。牛津词典的这四种含义恰恰是人格心理学学科架构第一部分所需要完成的任务:(1)对人格的论证;(2)示范和解释什么是人格;(3)罗列所有外显的人格维度并集中呈现;(4)归纳人格表现,提出人格结构。这四种含义又以第四种“表现”最为概括、形象,也最便于理解和记忆。在Cloninger的体系中,由于她是将人格理论和专题研究融为一体,因此在她的人格描述部分,主要内容是特质理论与研究,以及基于特质的个体与群体差异。在本书中,由于有专章讲特质理论,在人格表现部分,我们采取了古老的知情意三分法,具体而言还是一些研究较充分的特质。在知的方面,本书主要探讨了场依存—场独立、归因风格、乐观主义三种特质;在情的方面,本书主要探讨了焦虑、抑郁、孤独、幸福感四种特质;在意的方面,本书主要探讨了攻击性、利他主义、控制、独处四种特质。这种编排不一定无可争议,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在目前学科整合程度不高,及各种人格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我们这种思路姑且作为一种尝试性的方案吧。

其次,第二个“D”即人格动力(personality dynamics)。这一部分在Cloninger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我们在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三种社会性动机,即成就、亲和、权力;个人目标,包括个人计划、个人奋斗和生活目标三种“目标单元”;自我,包括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同一性四个方面;生活适应与健康,包括压力与应对机制,以及A型性格和完美主义这两个与健康关系密切的人格变量。

最后一个“D”即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与Cloninger原有内容相比,应该更准确地体现人格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和发展。从遗传、生理和进化等生物学因素,到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文化背景下社会角色的发展。而人格发展历程的话语整合形态就是人生叙事。有关人格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也将得到专门的探讨,这些问题包括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以及天性与教养的交互作用等。

修订后的人格“3D”模型,更加凸显了以人格研究主题为核心的架构线索。“3D”诸层之间逐步递进、紧密联系。整个模型从人性的共同性到个体的唯一性,从外到内,从静态到动态,连贯有序,涵盖了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体现了这个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更有利于读者对人格心理学的学习、理解和运用,也更加适合人格心理学的教学。

但这种彻底的问题中心架构还是未能整合各大重要的人格理论,目前还很难做到完全按范畴或问题设计一种架构同时将各大理论和重要专题研究整合起来。在这种现状下,完全抛弃大理论可能背离人格心理学从整体上把握人性及其差异的宗旨,经验研究注重分析,理论建构注重概括。在经验研究越来越深入的同时,理论的提炼和整合也十分迫切,而传统的大理论恰好提供了理论概括的思想基础。于是,我们认为将第三和第四两种架构结合起来考虑不失为一种策略,即保留大理论传统,并从大理论开始叙述,但这种叙述是较为概括的、简略的。这种做法西方也有(如Mayer & Sutton,1996),但西方的这种同类架构大理论所占篇幅还是太多了一些,问题研究部分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也不令人满意。与西方作者不同,我们以六大理论加上三大主题(理论加3D,或“T & 3D”)为基本单元来组织人格心理学的知识具有理论上和经验研究上的依据,更能体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它与前文所述第三种即理论—研究(theory-research)型架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理论从主要内容变为背景或纲领,充分整合第四种即问题中心架构并使其占据大部分的篇幅。因此可以将“理论加3D”的思路视为第五种方案(见表1-2)。

表1-2 理论加“3D”模型

img4

一个学科的体系架构就是为了提纲挈领该学科的学术领域,并把重要的学科内容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如今的人格心理学恰恰缺乏一种整合的、一致认可的学科架构,而缺乏一个明确的学科架构必然无法将人格心理学中理论流派、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新兴的研究发现等内容组织在一起。这一现状极大地限制了人格心理学的学习、研究和教学工作,也不利于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形象,几乎将整个人格心理学推向末路(Mayer,2005)。为了探寻一个能够完整体现现代人格心理学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的学科架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更具整合性的人格心理学架构模型,从早期的“理论—理论”型架构到“视角—视角”型架构,再从“理论—研究”型架构到正在兴起的“问题中心”型架构,人格心理学体系架构经过了一条漫长的整合之路。当前,又以McAdams的“人格房子”模型、Mayer的人格系统化模型、McCare和Costa的“FFT”模型和Cloninger的“3D”模型这四种“问题中心”型学科架构最具影响力。这四种知识架构都以人格主题研究为线索呈现了人格心理学这一学术领域,却也有各自其不足之处。比较起来,人格“3D”模型较为合理、完善。

我们依据学科发展的趋势,针对Cloninger原有人格“3D”模型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正后的人格“理论加3D”模型:以六大理论作为背景和纲领开始叙述,再深入探讨人格表现、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实六大理论也主要是围绕人格表现(结构)、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三大主题展开的,只是各有偏重。其中有的人格理论同时是病理学和治疗学理论,因此除了以上三大主题还包括人格改变的主题,但这是一个与心理治疗交叉的领域,属于人格心理学的应用范畴,在本书也有涉及,但考虑到人格心理学的基础性,我们没有将人格改变置于与前三个主题并列的地位上。

当然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形成是不能一蹴而就的,Mayer从1993年提出人格系统化架构模型后,每隔三五年就会予以修正完善(Mayer,1993-1994;1998; 2004;2005),McAdams近期也将人格的生物学基础和社会文化情境等内容“装修”进了“人格房子”(McAdams,2006)。因此,一种好的学科架构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可以不断自我完善的。这本书是我们的一种尝试,当然还有待改进和完善,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注释】

[1]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数量单位。这里与分子层相对,指宏观层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