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attell和Eysenck的因素分析心理学

Cattell和Eysenck的因素分析心理学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attell和Eysenck这两位英国心理学家试图将Allport的特质概念更加科学化,他们继承了Allport的词汇分析研究,并有效地引进了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各自找到基本的人格特质结构,而且编制了被广泛采用的人格量表,将特质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然后,Cattell从来源上将特质区分为本体性特质和环境塑造特质。Cattell还根据内容将特质区分为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

Cattell和Eysenck的因素分析心理学

Cattell和Eysenck这两位英国心理学家试图将Allport的特质概念更加科学化,他们继承了Allport的词汇分析研究,并有效地引进了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各自找到基本的人格特质结构,而且编制了被广泛采用的人格量表,将特质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Cattell的因素分析心理学

img14

图3-3 Cattell

Raymond B.Cattell(1905~1998)是继Allport之后另一位对人格心理学有重要贡献的特质心理学家。他同Allport一样,也反对使用临床的方法;但他强调研究程序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并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应用于人格研究。显然,他更看重心理学理论对行为的预测功能。

(一)方法学思想

Cattell认为,科学理论建构应该始于实验观察或测量,在大量的观察或测量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粗略的假设。然后,再次进行实验观察或测量以验证该假设,然后继续根据新的研究结果归纳出更精确的假设,根据新假设进一步演绎出下一轮的研究设计、观察测量、归纳假设……如此反复不已。归纳、假设、演绎三个过程不断循环构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如图3-4,Nesselroade & Cattell,1988,p.17),即归纳—假设—演绎螺旋(inductive-hypothetical-deductive spiral)。而这种理论建构方法即归纳—假设—演绎法(inductive-hypothetical-deductive method)。

人格理论以精确的测量和客观的观察为基础,Cattell将观察和测量的资料分为三种:L数据、Q数据和T数据。L数据(L-data)即生活记录资料,是与个人生活史有关的资料或者说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记录,包括主观信息(如教师对学生的评语等)和客观信息(如学校成绩记录等)两大类。Q数据(Q-data)即问卷资料,是通过人格测验得到的人的自我评定结果。T数据(T-data)即客观测验资料,是为了测定人格的某些特点而在给定情境下对被试的行为或反应进行观察所得的结果,如压力情境下被试的生心反应、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时、投射测验的结果等。Cattell认为,三种资料都可以提供有关人格基本结构的信息,数量最大且遍布于整个人格天体(personality sphere)的是L数据。

img15

图3-4 归纳—假设—演绎螺旋

此外,Cattell还对研究策略和分析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所有行为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自变量的研究方法不仅忽视了有机体的整体性,而且会将研究对象过度简化。他主张使用多变量方法(multivariate method)。这种方法通过实验程序和统计分析技术同时研究多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使生活本身成为研究对象,从而萃取变量间有意义的联系。他还主张使用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技术来分析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因素分析技术有三种主要形式:P技术(P technique)、R技术(R technique)和dR技术(dR technique),其中最常用的是R技术。R技术即对多个被试在多个变量上的反应进行测量进而探求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使用R技术进行特质研究得到的是多数人所共有的特质即共同特质。P技术则是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个被试在多个变量上的反应进行测量、研究的方法。通过P技术,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每个人独有的特质,即Allport所谓的个人特质,而且可以洞悉个体的动机变化过程,见图3-5(Cattell,1957)。而dR技术则是对多个被试在两种不同情境下在多个变量上的反应进行测量,然后对变量间关系加以研究的方法。尽管dR技术考虑到了情境因素如情绪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更强的外部效度,但dR技术更容易出现情境抽样误差。因此,只有将外部效度较低的P技术和可能存在情境抽样误差的dR技术结合,我们才能获得更有说服力的信息。

img16

图3-5 通过P技术对若干特质的追踪研究

(二)Cattell的特质心理学思想

与Allport一样,特质也是Cattell人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Cattell认为,特质决定个体在给定情境下将做出何种反应(Cattell,1979,p.14),使个体行为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因此,虽然特质并不一定和生理根源有准确的对应关系,但特质绝不是统计的产物,而是对行为有决定和预测作用的重要概念。

为了对人格的多样性做出解释,Cattell也从不同角度对特质做出了精细的区分。首先,和Allport的思路一样,Cattell也做了共同特质和独有特质的区分。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是指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拥有的特质,如内外向等;而独有特质(unique traits)则为个体所特有,通过兴趣、习惯、态度等形式体现。所有人都具有共同特质,但在程度上可能存在差异。共同特质用于解释人格在人性或群体层面的差异,独有特质则主要解释个体的个别化本质。然后,Cattell从来源上将特质区分为本体性特质和环境塑造特质。本体性特质(constitutional traits)是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特质;环境塑造特质(environmental-mold traits)则是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特质。本体性特质虽然主要受生物因素的影响,却未必是天生的,因为后天的生理病变同样可以导致人格的改变;环境塑造特质因为受社会物理环境的影响,所以是习得的特征。Cattell还根据内容将特质区分为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能力特质(ability traits)是个体在应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时表现出的技能,决定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气质特质(temperament traits)则是个体普遍的反应倾向或行为风格,决定着所有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动力特质(dynamic traits)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定义了动机和兴趣等。对上述特质,Cattell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他将智力这种能力特质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并据此编制了测量流体智力的《文化公平测验》。

此外,Cattell还将特质区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是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一般是表面上有关的一系列特征或行为表现,如乐观、爱说话、好热闹、热衷于社交活动等;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则是深层的潜在特质,是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或行为的表征。前者通过观察外显行为得到,后者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表面特质由背后的根源特质决定,因此,只有根源特质才是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例如,乐观、好社交、爱热闹等特质都是表面特质,虽然彼此各不相同,但常常同时出现在某个人身上,这是因为它们都受制于背后的根源特质——外向性。

(三)Cattell的人格动力观

不仅强调特质,Cattell也非常强调人格的动力系统。在他看来,人格的动力系统也由不同水平的动力特质构成,为个体的行为提供能量和方向。根据动力特质的来源,Cattell首先将其区分为能(ergs)和外能(metaergs)两大类。能是指先天的心理生理倾向,使个体对某些事物作强烈的反应,并产生特殊的情感,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来更好地实现某个目标(Cattell,1950,p.199)。因此,能是本体性特质,是稳定的动机单元,会增减变化但永远不会消失。Cattell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了寻求食物、求偶、合群、保护、探索、安全、自信、性爱、好斗和收获等10种独立的能和吸引力、放松、创造、自我贬损等相对独立的4种能(Cattell & Kline,1977,p.181)。

与能相对应,外能是习得的动机特质,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属于环境塑造特质,包括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两类特质:情操和态度。情操(sentiment)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事、物接触所形成的与生活中某些重要方面有关的动力特质;而态度(attitude)则是对具体的人、事、物的兴趣、情感和行为。可以说,情操是人格中更为持久、更深层的潜在动力结构,虽然与特定的事物范畴相连,但仍具有相当普遍的影响力;而态度是在给定情境下对特定事物做出某种反应的特殊兴趣,因而普遍性水平较低。虽然能、情操和态度的来源不同,概括性水平也不同,但三者却彼此联系构成了复杂的动力网格(dynamic lattice),见图3-6(Cattell,1950)。网格最左边是态度,最右边是能,中间散落着各种情操,不同的情操彼此联系,不仅可以追溯到不同能的作用,而且影响着不同的态度。Cattell将三种动力特质间的复杂关系描述为附属(subsidiation)。这就意味着,某些特质控制或引起了另一些特质的出现,具体地说,某些态度的出现是由相应的情操引起的,而情操的出现又是由能引起的。

此外,Cattell认为上述动力网格会随个体的心境或情绪状态变化,而情绪状态的变化往往又由环境的变化引起。尽管如此,人格的动力系统仍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人格中还存在一种主导的动机特质——自我情操(self-sentiment),统合和组织着所有的态度、情操和能。

img17

图3-6 动力网格的片段

(四)人格的预测作用

从人格或特质的定义,Cattell对人格或特质预测作用的强调已略见端倪,这一点在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中更为明显。他认为,人格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不同个体在各种社会或一般环境下做出何种反应的法则(Cattell,1950,pp.2-3);通过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预测所有行为。他还给出一个特征公式(specification equation)来说明特质、情境等多种因素与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如下所示:

Pj=SjaA+SjtT+SjeE+SjmM+SjrR+SjsS

其中,Pj指个体在情境j中的行为表现(performance);

 A指能力特质(ability trait);

 T指气质特质(temperature trait);

 E指能(ergs);

 M指外能(metaergs),包括情操和态度;

 R指个体在情境j下所扮演的角色(role);

 S指个体在情境j下的情感或身体状态;(www.xing528.com)

 Sj指在情境j下的加权系数,即各因素在情境j下作用的比重。

在上述公式中,每种因素都有自己的加权系数,代表它们在给定情境下对个体行为表现的重要程度(Cattell,1965,pp.78-80)。从理论上看,这个加权系数可以通过实验确定,相关的特质或因素也可以通过因素分析等统计技术得到。特征公式是成立的,但上述系数和变量的确定需要大量的研究,至今尚无实际应用。

(五)人格的发展

除了特质和动力系统,Cattell还十分关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他不仅提出了人格的毕生发展阶段说,而且详细讨论了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对人格的作用。他尤其强调学习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而每个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危机或任务。2~5岁,自我和超我开始发展;6~13岁,自我继续发展,个体对自己的爱将延伸到父母和他人;青春期由于生理成熟,人的情绪稳定性开始下降,并产生性兴趣和对社会的无力感,同时利他、创造、追求独立、获得爱和自我认同感的念头也开始萌发;25~50岁,人格趋于稳定,生理机能却开始衰退,但创造性仍可能得到发展;到了老年则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保守、多话等典型心理特点(Cattell,1950)。

Cattell认为,对多数特质而言遗传和环境都重要,只是二者的相对重要性不同。他用天性—教养比(nature-nurture ratio)和遗传率(heritability)等概念来考察这种相对重要性,其中遗传率是由遗传决定的变异在某特质整体变异中所占的比重(Cattell,1973,p.145)。此外,他还创造了多元抽象变异分析(multiple abstract variance analysis,MAVA)的方法以专门考察遗传和环境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比较分开抚养或共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兄弟姐妹、无亲缘关系儿童在特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或差异,Cattell确定了好几种根源特质的遗传率。

有关学习对人格发展的作用,Cattell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和整合学习(integrative learning)。经典条件作用在无意识学习和情绪性反应如恐惧症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即奖励学习(reward learning),对很多特质或动力网格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Cattell,1965)。整合学习即对一系列有层次结构的反应或反应组合的学习(Cattell,1965,p.30),因为它对整个人格结构的形成有更重要的作用,又称人格学习(personality learning)或结构学习(structured learning)。通过整合学习,我们习得了对事物的积极或消极反应倾向,进而学会了权衡现实,根据不同情境抑制或表现不同行为。

(六)对特质的研究与测量

Cattell的工作重点是运用因素分析技术确定根源特质。通过对L资料和Q资料的分析,他确定了气质特质的35个初级特质(primary trait),其中包括23种正常特质(normal trait)和12种异常特质(abnormal trait)。Cattell对正常特质的探索始于对L数据的分析。根据词汇学假设,他开始了对Allport抽取的4500个特质形容词的研究:通过同义词的合并,他得到了翼展于人格天体的171个同义词组;然后根据专家评定确定36个相关词群(即表面特质),再加上从临床资料中得到的10个特质,共得到46个表面特质(Cattell & Kline,1977,pp.30-31);最后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23个根源特质。在此基础上,Cattell通过收集Q数据,最终得到了16种因素,包括12种与上述23个特质相似的特质和其他4种特质,如表3-1所示。他据此编制了著名的16PF问卷。由于Cattell认为上述初级根源特质仍有相关,因此进一步通过因素分析将初级根源特质聚类,最终发现5个更概括的因素——外向性、焦虑、意志坚强性、顺从性和自制性,可以被看作“大五”结构的雏形。

表3-1   16PF测验得出的主要根源特质或初级因素

img18

续表

img19

二、Eysenck的三因素层次模型

(一)层次特质观

Hans J.Eysenck(1916~1997)将人格定义为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质等持久稳定的组织,决定着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其中,性格是持久稳定的意愿行为系统;气质是持久稳定的情感行为系统;智力是持久稳定的认知行为系统;体质则是持久稳定的身体形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Eysenck,1970,p.2)。

img20

图3-7 Eysenck

根据人格构成元素对行为影响力的大小,Eyesenck将人格分作四个层次——类型层次(type level)、特质层次(trait level)、习惯反应层次(habitual response level)和特定反应层次(special response level)。类型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由次级因素特质构成,特质又由习惯反应构成,而习惯反应又由处于最底层的特定反应构成,这就是人格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of personality),如图3-8所示(Eysenck,1970,p.13)。在Eysenck看来,类型对个体所有的行为系统都有弥散性的影响,使个体的思想、兴趣、生活方式、社交行为、情绪反应乃至价值观都表现出了特有的风格。特质对行为系统也有广泛的影响,但往往只限于某些方面。

在生理研究的基础上,Eysenck进一步完善了上述人格结构学说。在他看来,人格最基础的层次(L1)是遗传型人格,主要是神经过程的兴奋—抑制平衡;第二层(L2)是以第一层为基础得到的实验事实或现象;第三层(L3)就是表现型人格,表现为特质和习惯反应;第四层(L4)则是态度、状态等特殊表现(后来,这一层因内容过于模糊而被删去)。遗传型人格(L1)主要由遗传决定,而表现型人格(L3)则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图3-9,陈仲庚,张雨新,1987)。

img21

图3-8 人格的层次模型

img22

图3-9 表现型和遗传型人格的关系

(二)人格的类型

虽然同样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Eysenck和Cattell的关注点却并不相同:Eysenck研究发现,高度相关的特质可以构成更具概括性的人格因素——类型,因此他更关心人格类型,而不是特质,这里“类型”即连续的维度。Eysenck最终确定了彼此独立的三个基本维度或“类型”——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其中外向性和神经质是Eysenck早期确定的两大人格维度。外向性(extraversion)的一端为典型的外向特征群,另一端为典型的内向特征群。典型的外向者好交际、爱热闹、易冲动、自信、活跃、喜欢追求变化;而内向者则固执、刻板、主观、害羞、不易激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处于中间位置。神经质(neuroticism)是另一个重要维度,一端为情绪不稳定,另一端为情绪稳定。高神经质者可能会有过分担心某事或害怕某物的倾向,也可能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焦虑状态(Eysenck,1965,pp.97-100);低神经质者则往往是平静的、好脾气的、耐心的。精神质(psychoticism)是Eysenck后来提出的一个重要人格维度,一端为精神质,一端为超我机能。前者表现出了高攻击、冷漠、自私、冲动、反社会、思维和行为迟缓等特点,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高创造性、坚强等特点;而后者则显示出较高的超我机能,表现得仁慈、好心肠。Eysenck用首写字母E、N、P分别代表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三个维度。为了方便,通常用缩写词PEN来指称Eysenck的三维度模型。在上述界定的基础上,Eysenck编制了著名的人格问卷——Eysenck人格问卷(EPQ)。尽管如此,Eysenck并不认为三个维度是人格的全部,他和同事们也曾多次试图提出四个或更多的因素(Wilson & Eysenck,1976)。需要说明的是,外向性和神经质两个维度垂直相交得到的四个象限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体液说中提到的四种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如图3-10所示。

(三)人格的发展

Eysenck对人格的发展过程未做任何描述,但非常强调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并通过人格的普遍性、稳定性和遗传率等方面的资料对遗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考察。他曾对欧洲、非洲、美洲、亚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年和儿童被试进行大规模施测,结果发现,文化、性别、年龄等因素都无法导致不同于PEN模型的人格结构出现。不仅如此,三个人格维度的跨时间稳定性还得到了纵向研究的支持。这些结果间接证明了人格的遗传根源。

和Cattell一样,Eysenck也使用双生子研究证明遗传的作用。结果发现,就外向性而言,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42,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61,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17;而对神经质而言,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38,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53,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为.11(Eysenck & Eysenck,1985,pp.93-95)。此外,其他很多双生子研究还发现,同卵双生子在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疾病上的共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这证实了遗传对精神疾病的重要作用(Eysenck,1967,p.222)。尽管如此,Eysenck也强调环境因素的作用。在他看来,社会行为会受道德的影响,而道德就是个体习得的条件反射的总和。人会在发展过程中学习为父母和社会所赞许的行为,以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因此,从本质上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行为的学习过程。虽然社会化过程相似,但每个人学习社会规范的难易程度并不相同。内向者学习社会规范比较容易,外向者则比较困难(Eysenck & Eysenck,1985,p.241)。

img23

图3-10 Eyesnck的人格维度与古希腊气质学说的对应关系

总之,无论遗传的作用如何,环境的作用显然是肯定的。在他看来,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应该不是哪个存在的问题,而是哪个更重要、二者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遗传是重要的,但行为矫治也是可能的(Eysenck,1982,p.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