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don W.Allport(1897~1967)不仅是特质流派的创始人,也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格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他首次提出了特质的概念,并就特质或人格结构的研究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思路,对特质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涉足的范围涵盖了人格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影响力仅次于Freud的人格心理学家(Hall & Lindzey,1978)。需要补充说明的是,G.W.Allport是在他哥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Floyd H.Allport(1890~1978)的影响下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的,这兄弟俩都在心理学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佳话。
一、人格的结构学说
图3-1 Allport
“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哲学、宗教、历史、法律、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很多领域的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赋予了它特定的涵义。回顾前人近50条的人格定义后,Allport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体对环境独特的适应(Allport,1937,pp.46-50)。后来,Allport意识到上述定义过分强调行为的适应性功能,而忽略了它的表现性功能,于是修改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独特的思想和行为(Allport,1961,p.28)。他认为,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等按整合程度高低以金字塔式层级形式构成,如图3-2所示。反射处于最低整合水平,可以联结形成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统合的人生哲学依次处于更高的整合水平(Cloninger,2004)。在人格结构中,特质是最基本的建构单元,但不是唯一的建构单元。Allport强调特质,但也强调其他人格建构单元及其与特质的关系。统我(proprium)正是这样的一个建构单元。与特质相比,统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更高的整合水平,是使个体具有独特性的所有事实,“包括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至关重要的所有方面(Allport,1955)。统我整合了特质、习惯、态度等属于“个人”的所有方面,是个体建立并维护自我感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统我”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而不是所谓的“知者自我”。与统我相比,习惯、态度处于比较具体的水平。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易于受到经验和学习的影响,对行为的影响比较有限。多种功能相似的习惯可以整合为一个更宽泛的特质;但在个体层面上,特质和习惯并无准确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说,具有某种特质的个体,并不一定会拥有某种与之对应的习惯。态度是与特质相似的另一种人格构建单元,二者虽是不同的概念,但也并非泾渭分明,因此要区分它们并不容易。两者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第一,态度有具体的参照对象,而特质则没有具体的指向,影响范围更宽泛;第二,态度蕴涵有评价和判断的成分,有积极消极、喜好恶憎之分。
图3-2 Allport人格谱图
二、特质学说
特质是Allport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在他看来,特质(trait)是一个宽泛的、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式一致(等同)的适应性行为和表现性行为(Allport,1937,p.295)。因此,特质具有生理基础,是相对普遍和稳定的;它不仅能激发和指导行为,而且可以统合个体对多种特殊刺激的反应,使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出更广泛的一致性。为了更详细地说明特质概念,Allport将其区分为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和个人倾向(individual dispositions):共同特质是全人类或一群人(如某个文化所有成员)所共有的特质;个人倾向则是特定个体独有的特质,是与共同特质相对应的“个人特质”。不同的特质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同的;非但如此,不同的特质对同一个人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根据特质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和影响力大小,“个人倾向”可以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类。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代表着个体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人格特质,最具普遍性,几乎影响着个体行为的所有方面。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s)是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少数几个特质,如朋友对你的描述。不是每个人都有首要特质,但人人都有核心特质。次要特质(second traits)则指那些普遍性和一致性较差、不够鲜明的特质。由于没有鲜明的表现,次要特质不易为人察觉,通常只有非常熟悉的人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三、人格的动力系统(www.xing528.com)
在Allport的动机理论中,机能自主(functional autonomy)是核心概念,充分体现着人格动力系统的前动性特点。Allport认为,当习得性动机的系统张力与系统形成之初的原始张力开始有所不同时,动机的机能自主就实现了。换句话说,曾经为了满足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后会自己发挥作用,这时,先前的动机会转化成新的自主的动机。当动机变成在机能上不同以往的新动机时,机能自主就发生了。机能自主可分为持续性机能自主和统合性机能自主。持续性机能自主(perseverative functional autonomy)是原始、基本的动机系统,用于解释许多重复性行为模式以及对规律和熟悉性的偏好,它在动物和人类身上都是存在的。对人类而言,持续性机能自主多体现在成瘾行为和习惯性行为等重复性行为上。Allport认为,与持续性机能自主有关的动机不属于统我,它们处于人格的边缘,整合水平较低,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简单行为。统合性机能自主(propriate functional autonomy)是与人格整合有关的主导动机系统,是与“统我”的维持有关的动机。与持续性机能自主相比,它代表更高的动机水平,与自我感的关系也更密切,因而对理解人的动机也更重要。统合性机能自主不仅是联系外周动机和统合性动机的桥梁(Allport,1961,p.244);而且决定着人对世界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Allport认为,一旦动机变成“统我”的组成部分,就开始依据自我生成规则(self generated rule)自行其事,不再受到外在奖赏和他人期望的影响。
四、人格的发展
与临床心理学家不同,Allport反对通过病态人格推测正常人格。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两种人格,一种是儿童期的不成熟人格,另一种是成人后的成熟人格。两者不可能属于同一个人格维度。不成熟人格常常体现在避免饥饿、获取安全感等直接指向生存需要的行为,这对儿童来说是正常的,但发生在成人身上则是病态表现(Allport,1955,pp.28-29)。成熟人格较少受生物驱力和反射驱力的影响,也不受童年经验的约束,它更多受当前动机和情境的影响。
成熟人格必须具备6个基本条件:(1)将自我感扩展到自身以外的人和活动;(2)热情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亲密、同情和容忍;(3)具有情绪安全感和自我接纳感;(4)对生活有现实的知觉;(5)具有幽默感和自我洞察力;(6)具有统合的人生哲学。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特征,人才能实现机能自主,不为早年的经验所奴役。这样的人才是健康成熟的。如何实现人格的统合,使之达到成熟?Allport认为,统合随主宰感(master-sentiments)的形成而发生,主宰感的形成又依赖于“统我”的发展。从出生到终老,“统我”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依次经历八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整个发展始于婴儿身体“我”感的形成;18个月后,儿童开始意识到,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自己始终是同一个人,这是自我认同感的萌芽;两三岁时,儿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开始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开始发展出自尊;从三四岁起,儿童开始明白了“我的”的意义,开始将那些原来不属于“我”的东西纳入了自我系统;到4~6岁,自我意象开始形成,开始对自己的“能力、身份和角色”做出评价,对未来有所期望,并学习按父母的期望行事;6岁后,儿童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开始懂得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并热衷于计划行动、检验自己的智力技能,成为“理性的应对者”;到青少年期,人已经具有“有指向或有意图”的动机,即为之奋斗不息的长期目标,开始听从内在标准行事,并形成“应该”的意识;到了成年,知者自我出现,并试图在认知上将前七个阶段的“成果”统合为一体。
五、对人格的研究和测量
就人格的研究方法而言,Allport提倡研究取向的开放性和折中主义。他曾列出过52种可用于人格研究的分析方法。在《人格类型和成长》一书中,Allport(1961)介绍了生理诊断法,对文化背景、地位和角色的研究,个人档案和个案研究,自我评价,行为分析,他人评定,测验和量表法,投射测验,深度分析,表现型行为研究和综合法等11种相对重要的分析方法。他认为,人格研究应该以观察和解释为核心,结合多种方法,甚至可以少量采用科学范畴之外的常识心理学和直觉方法。
Allport对人格结构的探索也意义深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他对人格描述词的研究。根据词汇学假设,Allport及其同事从《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1925)挑选出“能够将一个人的行为与他人行为区分开的所有词汇”(Allport & Odbert,1936,p.24)。整个词表包括了17953个词语,占词典词汇量的4.5%;他们将上述描述词分成四大类:(1)人格特质;(2)暂时的状态、情绪和活动;(3)对品行和声望的评价;(4)其他词汇如描述身体特征、能力天赋及其他与人格关系模糊的词语(Allport & Odbert,1936)。除了自然语言,行为是可用于推断特质的另一重要线索。Allport将行为分为表现型行为(expressive behavior)和应对型行为(coping behavior)两种。前者是自发出现的、近乎无目的的行为,往往下意识地表现出来,主要反映个体特有的风格和生活形态;而应对型行为则是由特定情境决定的、指向特殊目的的有意识行为,主要用于满足个体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具有适应功能(Schultz,2001)。个体的表现型行为是其人格的体现,应该予以重视。
除此以外,Allport还完成了一份著名的个案分析报告,并通过问卷分析等方法,编制了广为使用的《价值观量表》和《宗教取向量表》等一系列的测量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