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这位美国总统的简历是这样的:自幼丧母,青少年时生活在贫困苦难中,22岁做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做生意再次失败,25岁当选州议员,26岁情人去世,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长失败,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46岁竞选参议院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林肯的一生经历,挫折一个接着一个,这就应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他没有气馁,没有后退,仍然一往无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他51岁时当选美国总统,成为一位解放黑奴、统一全国的总统,成为一位受到世界人民敬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真是:世上山道多弯曲,攀高极目会有时。
人生在世,谁不遭受挫折、打击、失意、失败?只是各人所受挫折的数量多少、强弱程度不同罢了。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推动下,在达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阻碍和干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产生挫折的原因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主要是受空间或时间等自然条件限制,如自然灾害、完成任务时间太短等;受制度、陈旧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家庭变化等社会环境因素限制,因而使个人的行为受阻,目标无法实现。一般来说,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目标达成所形成的阻碍,远比自然环境的限制要多,而且后果也要严重。主观因素主要是受个人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如脾气急躁,工作方法简单,因而难以为他人所悦纳;自命清高,居高临下,他人只得退避三舍,因而难以人际沟通,等等。
可见挫折对每个人来说很难避免。但是,在同样条件下,由于个人的抱负水平和挫折的容忍力不同,因此各人的主观感受又未尽相同。也许对某人来说已构成一种挫折,而对他人来说并未感受到是一种挫折,反倒是一个机遇。
成功与挫折相比,人们当然不希望有挫折。然而,人生道路上并非都铺满鲜花,也有荆棘,不可能没有挫折。实际上,挫折并非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挫折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积极总结教训,反思自己的认识过程,找出不足,采取补救措施,如调整知识结构并使之渐趋合理,知不足而后学,改变策略等,由此而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承受力。一个人历尽艰险,遇到挫折很多,但仍能照常社会活动,那么其对挫折的承受力也会随之提高。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地改进和应对,日积月累,奠定了其日后面对挫折的策略和心理准备,降低了今后受挫的可能性。
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力和意志。挫折是一股强大的内驱力,强者往往因为挫折而激发出更强的身心力量,虽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意志更为坚强,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孔子因厄运而作《春秋》,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屈原被贬而写《离骚》,歌德因初恋失败而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都是“化悲愤为力量”的结果,是心灵升华的典范。(www.xing528.com)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直面挫折,采取积极的态度。生活的弱者在挫折面前消沉,情绪发生消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攻击。个体目标受挫、动机受阻时,在态度和情绪上产生敌视心理,行为上进行攻击。攻击行为可能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也可能转向其他人和物,寻找“替罪羊”,还可能转向自身,采取自我惩罚等攻击行为。
退缩。个体以退缩的方式来适应挫折情境。表现为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和企图以自己想像的虚构情境来应付挫折,借以逃避现实的幻想。“白日梦”即是常见的幻想之一。
退化。个体受到挫折后,表现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退回到原来较低的心理发展水平。
固执。个体遇挫折后,反复进行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自己也知道这样做对目标达成、需要满足都无帮助,但还是坚持去做。其他还有压抑、焦虑及至轻生等。
挫折使弱者的情绪发生变化以外,还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在挫折面前,弱者受消极情绪影响,往往从主观上过高估计各种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目标不是积极尝试,探索摆脱挫折的方法,而是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因而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不可能再给自己提出很高的目标,长此以往变得保守、封闭、自卑、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水平。
挫折能降低弱者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在不良情绪状态下,大脑能释放一种有害的物质,使人身心疲劳,从而影响个体对问题的思维过程,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不良情绪状态下,会引起大脑神经元联系精确度的变化,引起主体心理状态的积极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思维的敏捷性;由挫折产生的紧张、焦虑、失望等消极情绪,会使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处于紊乱、失调状态,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崩溃。
挫折能使弱者降低自控能力,发生行为偏差。由于挫折使人身心过度紧张,注意广度缩小,认识范围变窄,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意义,不能估计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加之感情易冲动,所以自控力下降,发生行为偏差,也就并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