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铺抽屉密密排∶谈刻板效应

药铺抽屉密密排∶谈刻板效应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制中草药,这样做无疑是必要且正确的。所谓“刻板效应”,是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定程度上是对刻板效应的一种表述。刻板效应有碍于人们正确认知对象,然而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造成很多不应有的误解和消极后果。刻板效应是认知的凝固倾向。刻板效应的认知过程是,先把对象分成若干类别,然后按照这些类别,分别贴上固定特征的标签,而不管具体对象的实际差别。

药铺抽屉密密排∶谈刻板效应

君不见胡庆余堂、童涵春堂、雷允上、蔡同德等著名百年中药房,店堂里偌大的药柜里密密排列着无数抽屉。每一只抽屉面上都贴有大黄、生地、车前子、红花等中草药标签,药工按处方打开一只只抽屉取药,刻板而有序,不会出现半点差错。配制中草药,这样做无疑是必要且正确的。若是对待具有复杂心理机制的人,也是如此刻板地对号入座,那可要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和扼杀人才。

在不少外地人的眼中,上海人的形象往往和“小气”、“精明”、“缺少开拓精神”、“排外”、“妻管严”、“优越感”等联系在一起。上海社会科学院特别采用科学的心理学测量方法,针对上海人刻板印象中的负面特质作对比测量,测量分别在2003年和2008年两次进行。全部数据回答以下两个核心问题:其一,上海人真的是传说中的“上海人”吗?其二,这些年来,上海人变了吗?2009年5月16日“上海人形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说中的上海人形象没有得到数据支持,只有“优越感”一项得到比较充分的证明。

所谓“刻板效应”,是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一类对象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而不管这一类对象间的实际差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定程度上是对刻板效应的一种表述。它的形成往往以民族、职业、地区、性别、地位,甚至相貌等为依据。例如,上海人被认为精明、聪明;北方人被认为豪爽;农民被认为勤劳、俭朴、自私;军人被认为守纪、乐于助人等。

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历史跨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普遍存在。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分别在1932年、1951年和1967年,对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进行过三次有关民族性的刻板印象调查。让学生们选择五个他们认为某个民族最典型的性格特征。三次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如:美国人勤奋、聪明、实利主义、有雄心、有进取心;英国人爱好运动、聪明、因袭常规、爱传统、保守;犹太人精明、吝啬、勤奋、贪婪、聪明;黑人迷信、懒惰、逍遥自在、无知、爱好音乐;意大利人爱艺术、冲动、感情丰富、急性子、爱好音乐;德国人有科学头脑、勤奋、不易激动、聪明、有条理;日本人聪明、勤奋、有进取心、精明、狡猾;中国人聪明、爱传统、忠于家庭关系

刻板印象有时是认知某一对象的捷径,因为相同的社会条件、社会生活、文化水准等容易产生某些共同点。但是,刻板印象并不是人际知觉的正确依据,它掩盖了个体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全概偏”,往往导致个体对他人作出错误的判断、评价。同时,刻板印象本身也往往是一种错误的偏见,与事实不符。人们不仅对曾接触过的对象具有刻板印象,就是对从未接触过的对象,也会根据个人的杜撰或间接的资料,如介绍、宣传等建立起相应印象。

刻板效应有碍于人们正确认知对象,然而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造成很多不应有的误解和消极后果。(www.xing528.com)

刻板效应是认知的凝固倾向。事实上,每个人时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尤其是青少年发展变化更大。若是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他人,将会严重挫伤其积极性,特别是挫伤暂时处于后进状态年轻人的自尊心、积极性,将会炮制一个个现代“拉兹”的悲剧。“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刻板效应的认知过程是,先把对象分成若干类别,然后按照这些类别,分别贴上固定特征的标签,而不管具体对象的实际差别。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即使同类人,差别也很大。那种浮于表面、仅凭肤浅的印象,简单地给人贴上类别标签,只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更谈不上客观、公正地对待了,导致自己与他人因刻板印象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要克服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就需要牢记这样一个道理:就整体而言,哪怕只有1%的例外,而对这1%例外的整体而言,就是100%的错误。

img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