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一次在教堂听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在最后捐款的时候,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捐给教堂;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身上的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未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后来,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马克•吐温出于对牧师冗长演讲、浪费时间的气愤,不仅分文未捐,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最后从盘子里拿走两元钱,这不可信,纯粹是轶闻作者为了增加趣味性而添加的一点“调料”。但牧师冗长的演讲造成马克•吐温的心理逆反却是真实的。类似的情形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些广告虽然制作得很有艺术水平和情趣,但连续不断地在屏幕上出现,尤其在连续剧中间插播,使人十分反感,给人以“大街上叫卖最凶的都是些卖不出去的东西”的印象,违背了广告的初衷;《红灯记》等“样板戏”,经过反复提炼,演艺唱腔都十分精湛,但在文化饥荒的年代,每天广播电视里耳闻目睹“样板戏”,令人生厌。“好戏连演三遍令人厌,好菜连吃三天令人烦”,这是对超限逆反最生动的写照。
所谓“超限逆反”,是指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超限逆反是一种生理———心理自卫本能,与高级神经活动的时相变化有关。一般认为,反复是增强引导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反复却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心理学家米勒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把广告画贴在大学生宿舍公共场所的墙上,每隔15英尺贴一张,共贴三十张,贴两天,这是中等次数;在过量次数的条件下,贴三天以上,结果表明:中等次数使大学生们增加了对广告画的喜欢,过量次数则减少了对广告画的喜欢。
有位乐师能演奏许多美妙的乐曲。有一次,乐师被一大富翁请到家中表演,一曲曲动听的乐曲令富翁心旷神怡。富翁兴奋之余对乐师说:如果你能把今天的乐曲昼夜不停地演奏下去,我可以送你百亩良田。乐师接受了富翁的条件,三天三夜未曾停息,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那些曲子。第四天,富翁受不了了。现在他听这些曲子,再也感受不到那优美韵律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相反,动听的乐曲全都变为令人烦躁不安的噪音。第五天,富翁只得认输,懊恼地给了乐师百亩良田,把他打发走。许多东西,人们觉得美好,是因为只能拥有一次。如果拥有过多,不但会归于平淡,甚至适得其反成累赘。这则故事也印证了米勒的研究。
凡事都得有个“度”,过犹不及。开会讲话,事先要作充分准备,预算时间,一定要避免冗长、重复、啰嗦的言语,且讲话以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为好,否则容易使听讲者的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诱发人们产生逆反心理。往往不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临到“马拉松”会议快结束时,“我简单说两句”。这“简单的两句”,一说就是10分钟或更长,实在“不简单”。这样做,除了使人们产生超限逆反的对抗情绪和对领导水平的贬责外,可以说别无所获。(www.xing528.com)
教师拖课是学校中的常见病。下课铃响后,学生的兴奋点早已转移,这时如果教师继续讲课,学生已无心思听,哪有学习效率可言?然而,不少教师明知故犯,经常拖课,造成学生产生超限逆反心理。
讲话音量过高,他人听时感到如在受罪。这时再精彩的讲话艺术,再引人入胜的内容,在超限逆反下也会变得乏味无效。
人们有了缺点错误,需要批评。但同一错误,一般只需批评一次。重复批评,会导致超限逆反,于是人们可能不把批评当成一回事。同样,表扬也不能“廉价”重复。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一次讲述她的“阿毛”不幸事件时,人们都侧耳认真聆听,无限同情。但后来她逢人就说,一次次地重复,人们厌烦了,便也不当一回事。所以,切勿做生活中喋喋不休的“祥林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